APP下载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探究

2021-09-30周拥虎徐雪超

高考·下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周拥虎 徐雪超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更加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高中地理课堂中的问题设计进行探究,并阐述了它的教学重要性,以及对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下的问题设计做了分析表述,目的主要是为了教师能够更科学、有效地去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基础地理思维,促使学生逐渐产生对地理的求知欲,激发其思维学习活动,更专业、更全面地去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问题设计

一、问题设计探究的重要性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学生经过了初高中生的角色转变,学生的身心条件、接受能力等都发生了变化,更是要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互动,而问题的提出是一个很好的环节,提问的设计需要一定的技巧,要求既能调节课堂氛围,又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达到课程教学的效果。面对新的教学课程标准下,对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思考、什么时间教师提问才能真正地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去探究和解决的。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对问题进行设计,这是一个比较考验教师综合素质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思维方式的一个重要过程,而这个探究过程就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必修三本书为例。

二、地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问题设计

(一)问题设计过程中可结合人地协调观进行

目前全球正在不断面临各种环境问题,比如全球变暖、大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也让人们认识和明白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说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培养学生关于人地协调观的基本观念,这样有助于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关于人地关系的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进而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推动作用。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应该创设新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产生亲切感,然后再进行教学,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产生兴趣,又能实现教学目标[1]。

协调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是作为推进高中地理教材编写的重要线索,所以说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应该让学生明白一个问题,人类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来说,人类的生存要得到发展就要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来说,人的新陈代谢和人类活动的废弃物要排放到环境中;这也就说明了这两者的相互关系是必然的,因此就要引导中学生用正确的观念来处理人地关系。例如在对课本必修三第二章第一节进行讲解时,课堂导入可以设计一个情景:现在大家都喜欢旅游,当大家去三亚旅游时,身处一个怎样宜人舒适的环境,阳光、沙滩、海浪,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当大家去敦煌旅游时,除了令人震撼的壁画,又身处怎样的一个环境,一望无尽的沙丘,面对这两个地区环境的明显差异,大家有什么想法呢?通过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让同学们进行思考,进一步对问题深化,荒漠化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人类会不会造成影响呢?而人类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治理荒漠化呢?在问题设计的过程中也注重循序渐进,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代表性,但也要遵从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通过小组进行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积极去保护生态环境,从身边的一件小事做起。

(二)问题设计要考虑学生综合思维

地理学科是综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这就考验了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综合思维能力。地理综合思维是在对地理环境进行区域认知的理论基础上,不断探索进行各种地理综合实践,成为实现人地协调的重要综合思维表达工具。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自然综合体,在不同地理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环境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影响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2]因此就应该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教学技能与授课方法,去对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样才有助于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性地提出一些问题,一方面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对教师接下来的讲话内容进行铺垫;另一方面来说,通过引导学生一些的回答内容予以评价,以及对学生的回答内容给予肯定,然后再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这样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了学生,也是对综合思维有效培养的一个过程。基于综合思维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高中地理生活化問题情境的创设和趣味性教学氛围的营造,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展开思维观察活动,在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总结等思维过程中,促进自身综合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发展。[3]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更高的素养,在理解的基础上还能很好地将教材进行“二次加工”,在课堂中所讲授的知识基于教材而又远远不止于教材,用新颖、开放的思维方式去引导学生,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综合思维,进一步完善地去认识地理环境。

例如在讲解课本必修一第三章第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来让同学们思考:最近大家都感受到了拉萨的雨季,空气变得更湿润了,那么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落到地面的雨滴来自哪里呢?落到地面后又去了哪里?通过一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同学们去思考去探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对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讲解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图的利用,通过水循环示意图的展示,使得所讲知识由抽象变得形象具体,让学生掌握起来也更加容易,还是一个对综合思维很好地培养过程。

(三)问题设计可涉及区域认知

在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总要对周围的地理环境有一定认识并能加以分析,去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而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及其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在传统的地理学科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不高,新型的地理学科教学方法更多地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对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加强对学生地理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4]

例如在对课本必修三第三章第一节进行讲解时,同学们看到大标题“能源资源的开发”时,这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学生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分析,难度系数比较大,而小标题是“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这样的话就可以将区域认知很好地联系在一起。如果在讲课过程中,直接讲能源资源的开发,全世界不同地区的能源分布是不相同的,且能源消费结构也是不相同的。宽泛讲这一部分内容,一方面来说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没办法全部掌握;另一方面来说,正常的一堂课教学时间为四十至四十五分钟,教师也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这一部分零碎的地理区域知识点讲通透。所以说教师在讲课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课堂导入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在我国北方地区,在冬天是怎样取暖过冬的?在我国这些能源哪些省份分布较多?通过提出问题的过程,在思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

(四)问题设计可联系地理实践力

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大自然便是最好的教师,大自然中的万物用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就是一个完美的课堂,以此来进行教学,这就在一定程度要求学生要有野外实践的能力。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学生参与地理研究实践的能力,野外考察、实验观察、社会调研等既是地理学科重要的课题研究活动的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实践学习活动方式。在中学阶段,教师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需要开展各种各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但地理实践活动并不仅仅是到户外游玩,而是要在户外运用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考能力和行动能力。[5]但是进行地理实践的前提是要夯实地理知识基础,这样到户外实践的时候,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以此加深记忆,更好地去拓展知识面。

例如在讲解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时,标题“山地的形成”对同学们来说可能相对抽象,无法在脑中形成一系列具体的图片,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来理解这一部分内容。在讲课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进行课堂导入:假如大家都是一名地理爱好者,去野外探险,张开双臂想要拥抱大山时,有没有发现大山有不同的形态呢?而它们在地理中又有怎样的名称呢?在课堂中,教师只能通过一些图片来讲解内容,其实这个过程是局限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野外考察时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如果在各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课堂内将理论知识讲完,可以带同学们走出课堂、走向户外,通过实地考察去观察、去判断,真正做到知识的内化。

结束语

在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下,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因此对教师在课堂中表现的期望值也就越高了,以此来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相比起“三维目标”,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更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分析能力,对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有更好地见解,用发散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在课堂的教学环节中,与学生互动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活跃课堂氛围,提起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在讲课时,课堂导入很重要,教师备课时可以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展开,通过一些生活化的小问题将学生引入到课堂中,有意识地去培养综合思维能力,進而去解决生活中更多地问题。目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实践力还是比较欠缺的,这就要求教师用多方面、多维度的方法去教学,图文说教结合就是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中,通过问题设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互动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是最终的目的,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罗德尧.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93

[2]张凯.地理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培养路径初探[J].中学课程资源,2020(05):68-72.

[3]周舟.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J].中国农村教育,2020(15):116-117.

[4]柳国强.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0(11):45-46.

[5]狄佳云.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生地理实践力研究综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50-151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课程标准核心素养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精设计,巧提问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