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30张元丽

高考·下 2021年8期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

张元丽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混合学习方式受到了教学工作者的重视。所谓混合学习方式就是指将线上线下学习结合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模式,它打破了传统课堂在实践和空间上的限制,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满足了全新时代下学生的学习需求,顺应了教育教学发展的规律。本文基于混合式学习,对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展开探究,以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如今已经成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为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框架,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保证阅读的效果。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整本书阅读课程将是大势所趋,诸多一线语文老师都在积极地探索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而采用混合式学习则是推进整本书阅读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混合式学习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连续性的阅读

混合式学习能够让整本书阅读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师生借由信息技术能够及时的进行互动,提高了互动的时效性,也让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质量有所保证。学生借由网络能够随时随地的利用学习资源展开学习探索,并且借由整本书阅读展开师生和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动式学习是互联网和教学结合的产物,能够极大的促进资源的共享,搭建起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沟通桥梁。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混合式学习能够丰富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形式,提高老师教学的能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是顺应全新时代下学生学习的规律,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的方式。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支持系统

整本书阅读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老师本身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并且要对教学展开深入的探究,老师的身份也要发生转变,不只是知识的教授者,更是阅读课程的开发者。老师要带领学生展开探究性的阅读学习,因此老师的教学负担会加重,教学指导压力会加大,如何减轻老师在课程开发和教学指导上的负担就显得尤为重要。互联网能够为老师带来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也能够借由互联网获取想要的学习信息,学生通过辩证思维,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信息进行筛选,依靠自身力量解决问题,当问题无解决时,再借由老师的指导辅助学习。这种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更好地展开深入的探究学习。

(三)凸显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当中,经常以老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学,而混合式学习则转变了这一教学弊端,学生为了更加深入的进行整本书阅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的资料,借由收集到的资料完成问题分析和思考,因此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动性,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是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依据,学生在自主思考之后提出问题,并且探求问题的解决方式,这就表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只是接收者,而是成为了主动的学习探索者。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借由混合式学习能够节省课堂的教学时间,在课堂当中主要对整本书的阅读成果进行分享和研究,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培养其探究精神。

(四)加强差异化学习

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学习方式,按照自己的阅读方法和进度进行整本书阅读。在阅读书籍时,学生可以先从导读入手,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创作背景。通过网络平台也能够监督学生的阅读进度,对学生进行评测和个性化的分析,并且对数据进行记录。老师可以根据平台数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依照数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策略。通过双向互动更好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展开个性化的学习。

二、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阅读计划

为了更好地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老师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情,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阅读能力,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目,制定科学的阅读目标,让阅读能够有序开展。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做好调查分析工作。传统的问卷调查操作起来比较繁琐,调查的时间也比较长,借由大数据支持,如今涌现出很多小程序,如问卷星等,能够帮助老师快速获取数据,准确分析数据,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科学的规划,老师在制定阅读计划前,可以利用数据分析的小程序设计线上测试题,让学生在线回答,从而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全面的了解。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能夠了解到学生目前对哪类书目感兴趣,以及其阅读的习惯是怎样,需要为学生提供哪些阅读指导,然后根据学生问卷的情况,分析并且确定整本书阅读的书籍,制定阅读计划,并且积极有效地推进计划的执行。

(二)利用微课提高学生阅读兴趣

所谓微课就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1~2个知识点为内容,保证教学时长在10分钟以内的教学视频。微课的针对性比较强,因此能够教学特定的知识点,适用于整本书阅读的导入环节。在导入环节当中,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热情,学生通过知人论事,激发了阅读的兴趣,才能够在主观上积极主动的展开阅读活动。老师可以从网络当中筛选出合适的教学资源,将其制作成微课,在整本书阅读活动开始之前,将微课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背景基础。比如在阅读沈从文的《边城》之前,老师可以先制作有关于沈从文及其家乡的微课,展现出边城的风土人情,以提高学生对于《边城》阅读的热情。另外,老师还可以借由微课完成阅读指导,整本书阅读指导应该和篇章阅读指导区分开来,面对不同的文章,老师要制作不同的微课来完成阅读指导。比如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中,其章节目录是对后续情节的概括,因此借由目录能够快速的把握整本书的内容。有些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情景也比较丰富,老师可以借由思维导图来引导学生阅读。基于阅读方法指引的微课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录制当中,借由微信、QQ等平台分享微课视频,提高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三)利用打卡功能营造阅读氛围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阅读工具不断更新,这也让閱读不在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着Kindle等电子阅读器的发展,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展开阅读,各种阅读软件层出不穷,移动终端的普及,也让学生的阅读方式更加的丰富和便捷。整本书阅读的时间比较长,学生单凭一己之力难以坚持读完,而依靠软件打卡功能,让学生在打卡当中树立起每天阅读的意识,激发阅读的兴趣,约束难以坚持的学生完成阅读任务。比如腾讯、钉钉等APP的打卡功能,可以用于阅读监督。整本书阅读一般是在寒暑假中展开,打卡能够帮助老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监管,通过打卡将阅读的任务划分为一个个小目标,在实现学生自由阅读的同时,也能够帮助老师进行监督和调控。比如对于高中生来说,其阅读的速度大约在每小时2万字左右,假设学生每天安排一小时阅读时间,对于《红楼梦》这种73万多字的著作,学生大约花费一个月就能读完。老师让学生在线上进行阅读打卡,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树立起阅读的意识,强化阅读教学的效果。

(四)师生共同参与,打造阅读共同体

学生可以自行分成阅读小组,每组推选阅读组长,借助微信和QQ等社交工具展开整本书阅读。小组成员可以在群内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形成一个共同体,激发出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阅读思考,也能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老师也要参与到阅读共同体当中,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通过混合式学习,师生之间形成了阅读共同体,完成阅读活动,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师生共读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其思辨思维。

(五)通过线上线下讨论,完成深度阅读

学生在阅读中普遍存在表层阅读的问题,很多学生只是浅尝辄止,并没有进行深度阅读。线上学习能够完成资源共享,进行实时的交流互动,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随着问题的引导,主动的对文本进行探究。此外,学生通过线上即时交流平台,能够对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以此来推动线下阅读的开展。比如在进行《边城》的整本书阅读时,阅读小组可以根据小组情况选择课题展开研究,组内成员分工协作,通过网络收集信息,在线上进行讨论,由组长整合讨论的结果,并且将其制作成PPT课件,在语文课堂当中进行展示和讨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当中,每一个成员都要发挥特长,展示自己的优势,在交流和互动中完成思想上的碰撞,发展思维的思辨性,学生在交流中借由不同的观点,推进阅读的深入。

(六)实时检测,完成多元化评价

利用混合式学习展开整本书阅读时,老师能够通过网络平台中的测试工具,对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评价,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巩固书中的内容。学生通过网上的测试,也能够发现自己在阅读过程当中的问题,调整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在线测试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线上平台能够对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阅读指导,让学生能够调整阅读的方向。借由平台反馈,老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其次,信息化的平台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比如学生在阅读完《边城》《红楼梦》等著作之后,可以在微博等平台当中分享读后感,借由网络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留言互动,以提高学生对于书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结束语

基于混合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课程化,但是又不能过度模式化,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开放的和有差异的,以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的阅读。混合式学习是将信息技术融入阅读教学当中,这种深度学习模式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了连续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树立起终身阅读的意识。进行混合式教学,对于学校信息库的建设,和老师的信息化使用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要为老师提供充足的培训和指导,让语文老师能够拥有更多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和教学能力,保证阅读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荣怀、马丁、郑兰琴、张海森.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1).

[2]李卫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J].语文建设,2016(9).

本文系江苏省常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研究》(编号:CJK-L202023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混合式学习高中语文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基于MOOC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设计与研究
基于Moodle平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开放大学:过去充满传奇但前景依然未卜?
混合式教学法在《现代通信技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