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对接,探索高三英语新题型复习的新途径

2021-09-30黄丽云

高考·下 2021年8期

黄丽云

摘 要: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模式,新题型,新分值,对高三师生复习备考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使高三复习课堂高效成为教学研究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新题型;英语备考;复习新途径

英语高考新题型的出现对广大师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要求我们教师去研究新模式的复习备考策略。作为一线教师,除了要认真研读试卷上与往年不一样的题型及分值外,更要随这些重大的变化来改变复习的方法与策略,否则复习不但不会使学生进步,反而会使学生事倍功半。

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内在驱动力。

高效的课堂是成功的关键。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考英语,词汇量要求达到5000个,很多学生面对如此巨大的词汇量缺少吃苦的精神,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常思考如何去“激趣”即“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教师的人格魅力最能吸引00后的学生。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很多学生读书先是喜欢老师后才喜欢这个学科。因此,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自己的学科是我们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第一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这样上课才能做到知识讲解时如鱼得水,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时俱进,能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二是教师课堂风趣幽默语言的应用。比如有一次,一个体育特长生踊跃上黑板听写单词,当时我考了15个单词+词组,这位学生写出了“forgive(宽恕),apology(道歉),energetic(精力充沛的),look forward to(期望),keep one’s word(遵守诺言),hold one’s breath(屏住呼吸)”。记得当时批改到他的听写时,我是这样评价这位学生的:虽然这位同学才写出了6个单词出来,但从他所写的这些单词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三观正的好孩子,加油!老师相信你一定行的!听完我的话,全班同学都鼓掌起来,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而且从那以后,我发现这孩子变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见到英语就怕,而是想方设法去读去背去学英语,所以老师有时哪怕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能改变一位学生的人生轨迹,这显然比起苦口婆心的说教要有效地多。三是要寓教于乐,既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又能让学生尊重并佩服你的魄力,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学生一视同仁,视如己出,一点一滴,学生慢慢就会喜欢上你的课,老师的话就是“圣旨”,那么高效课堂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四是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要多学多思多想,要学会用知识武装自己,多向前辈同行请教,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要勇担责任,时刻以一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情怀投入工作岗位中,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少年强则中国强,肩上重任大,唯有投入才能不负学生,立德树人要求我们教师要先做人再育人,好老师是社会的呼吁,孩子的指明灯。

二、高考英语新题型下复习的三大突破:

(一)突破新题型下词汇掌握的新理念

在英语学习中,词汇是根基,词汇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新高考下,英语阅读理解分值在原有40分的基础上增加了10分,又添加了一篇读后续写新题型,这两大变化对学生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得阅读者得天下,但“得天下”的前提必须是词汇量要足够大,否则阅读理解及读后续写无从谈起。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去引导学生高效熟记单词至关重要,作为一线教师,首先一定要学生明白“遗忘规律”这个道理,即:如果没有做到及时复习巩固,等到发现已背词汇忘的差不多才去读,就需要花更多地时间与精力,那么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因此复习词汇时不但要指导学生如何快速记忆单词,比如利用音节读音去背,如:“enthusiastic”这个单词可以分为“en-thu-sias-tic”这四个音节边读边记,这样背起来就容易很多;平时上课还要经常在黑板上与学生一起当场巩固长难词汇,每天不忘多敦促多考查,如此反复,背过的单词就如刻在脑海一般再也不容易忘了,当然,刚开始学生会觉得困难重重,但是背多了,方法又有了,最后他们就很乐意去背了,更何况当学生在考试中尝到了进步的甜头与喜悦,教是为了不教就顺理成章了。

(二)突破词汇复习渠道的新拓展

显然,单个词汇记忆遗忘率高,在教学中一定要教会学生联想记忆,比如从一个单词的发音或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分词去寻找类似的单词。如:“lie-lied-lied-lying”到“die-died-died-dying;lie-lay-lain-laying;lay-laid-laid-laying”到“say-said-said-saying”及“pay-paid-paid-paying”等以及由这些词所构成的短语:“tell a lie,tell lies,lie to sb”及“die”的名词“death”,复数“deaths”又表死亡的人数,形容词dead以及be dying for(渴望),由“渴望”联想到“be hungry /thirsty/anxious/desperate/eager for”,还有“long for”“have a desire for; starve for”等,从一个词到它的同义词及反义词等联想记忆,再到词组及与它有关的短语,句子以及以前试卷通常怎么考查这个单词,在哪一部分题型出现,有没有“熟词生意”,所有能联想到的都给它巩固起来。因此,平时单词小测,不能一味只是为了测学生单词而小测,而是教师要有目地的去甄选高考常考高频词汇,短语,批改时要与学生共同联想记忆,双管齐下,既达到了考查学生词汇掌握的情况,又达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这种课堂复习新模式比起以往枯燥的去复习教材或讲解复习材料要实用高效。

(三)以每次考试试卷分析为契机,重点突破英语语法难关

新高考英语题型,对语法的考查不再是重中之重,但又不能忽略。所以,语法复习时,要讲究方法方式,重在以文章为依托,通过语境,分析句型结构来穿插语法点,否则,语法纲纲条条讲的再多,语法题目练的再多,学生到头来还是一头雾水。因此,每次考试完,试卷讲评尤为重要,讲解时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份试卷,而在于学生从这份试卷中学到了多少知识点,如何利用这份试卷去解答下一次考试中相似的题目,比如,试卷中的语法填空,这是一道语法点融入的题目,作为教师,自己会做,不等于学生会做,一定要研究怎么讲解,讲多少,讲多深,才能让学生遇到同样的考点能够融会贯通,这就要求老师平时要多研究历年这个题型出题的方向,命题人的出题意图,这样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讲解前,要先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得分情况,为什么错,怎样去避免。虽然这道题考查的是语法,可是在文章中考,这跟以往在选择题中考是完全不一样的,它重在考查语法在语境中的应用,因此,一是要学生理解整段话,分析句子结构及所填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份,这些都是解题的技巧与关键,如“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Forbidden City_____(survive) more than 200 earthquakes since _____ Ming Dynasty.”在这个句子中,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是一句“It is done that”的句型,“It”为形式主语,真正地主语是“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这样学生就明白第一个空格是考查谓语,那么考查谓语不外乎就是考虑时态、语态还有主谓一致原则,而时态的确定要从句子或整篇文章去寻找,那么这句时态的突破口显然是“since”引导的时间状语,所以时态用现在完成时是肯定的,那么语态呢,由于“survive”这个词是及物动词,它后面本身就带了宾语,译为“从……中生还”,所以不需要考虑被动态,又主语是“the Forbidden City”,从上文我们可以知道它作主语时视为单数,所以最后得出答案应为“has survived”; 而第二个空格又是考查冠词的使用,冠词考查在语法填空就是“a,an,the”这三个答案,那么因为后面是朝代,所以前面要用定冠词“the”,这样通过详细的分析,学生明白文章里的题目再怎么变化,再怎么考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学生一旦明白了考题里的“套路”,那么拿到高分是轻而易举的事。慢工出细活,高考备考复习不是走过场,而是要实效高效。

三、融会贯通,旨在培养学生学以致用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知识的输出,所以作为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知识的储备有了,但如何引导学生去应用是关键。高考新题型,重点突出对学生英语写作要求的提高,高考除了一篇小作文15分外,还增添了一篇25分的读后续写,考试时间仍然是120分钟,所以平时课堂,不能纯粹地教学生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如何把学过的单词、短语、句型应用在写作中。对于小作文,教师平时在复习作文高频词汇时,要经常与学生一起运用这些词汇翻译一些“高级”的写作句型,比如复习到“acknowledge”这个单词时,不仅让学生知道它有“答谢,承认”等意思,更要懂得句型“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這个句型,译为“人们普遍认为…”或“众所周知”,然后可以就这个句型造句(make sentences),比如:众所周知近几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句子不难,学生只要应用这个句型套进去就行,即“It is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这样既达到了巩固了词汇,又能告诉学生祖国的伟大,正能量的思想也贯穿在教学中了。而读后续写虽然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较难,这就需要老师平时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对读后续写常用词汇的积累,比如一些表心理状态的词,表动作的词,表环境描写的词,还有表情感升华的词等,在词汇积累的基础上,更要帮助学生如何在原文材料及续写两段首句提供的情况下写出一篇“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好文章,教师不但要帮助学生如何解读原文材料,更要了解阅卷人如何定“分数档”,一旦学生弄明白这些,那么写出来的文章就不再是天马行空,偏题离题,而是能合情合理,又能有自己的感情升华,独到的见解,这样拿到高分也不再是难事。

总之,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一定要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制定一套符合他们水平的高效的复习策略,让学生在形成知识体系下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并能轻松驾驭考试的解题技巧,发挥出他们应有的水平,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朱泽玲:《新课程的改革背景下高三英语备考的策略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