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对内蒙古高职院校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1-09-30张广成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6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机遇挑战

[摘 要] “双高计划”对内蒙古地区的高等职业院校来说既带来机遇又存在挑战。一方面内蒙古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迎来政策、管理体制和高校自身发展的机遇,另一方面也致使内蒙古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社会认同感和自我认同感的双挑战,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双高计划”对内蒙古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来看利大于弊,我们要以对口支援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积极构建“双高计划”特色发展格局,促进内蒙古高职院校的发展。

[关键词] 双高计划;机遇;挑战;建议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大学道德治理研究”(NGJGH2017022)

[作者简介] 张广成(1994—),男,内蒙古赤峰人,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9级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6-0052-04    [收稿日期] 2021-04-12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是我国在新时期重点建设的具有高水平专业集群的重大工程。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将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研究制定并联合实施,“双高计划”正式启动。2019年4月,财政部和教育部共同颁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提出关于“双高计划”教育经费实施和教育教学的参考性意见。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名单197所,分为高水平建设高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群两大类,这在中国高职高专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双高计划”不仅解决长期困扰我国高职院校的难题,为高职院校和高职专业的发展提供政策、财政的“双激励”。而且在政策上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强心剂,有利于消除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误区。

一、“双高计划”给内蒙古高等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政策機遇促进发展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经过40年的发展,经历了全面恢复、初步创立、规范发展和内涵式发展4个阶段。[1]总体上存在着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活力不够等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百年历史未有之大变局,社会正在经历重大变化,人工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科技迅速兴起,在第四次科技革命到来之际,中国仍然急需一批动手实践能力强、专业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而专业素养人才更多以高等职业院校为落脚点。“双高计划”具有良好的应对策略,能够弥补当下不足,有助于解决内蒙古高等教育当下困境,改善内蒙古高等职业院校经费不足。截至2020年11月内蒙古共有高等职业院校36所,双高建设院校占比虽然仅达5%,但双高院校仍可以带动内蒙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双高计划”并不是固定的遴选模式,“双高计划”以五年为一周期,实行动态评定,入选“双高计划”建设工程的学校名单在建设周期结束后,项目学校按要求提高验收报告,经过省级验收后,报两部门备案,作为重要原则,同时在下一轮评选中,区内高职院校均有机会参加评比,进行择优录取,这激励了区内高职院校的办学积极性,提高了教育质量。其次,“双高计划”在遴选过程中,坚持高质量导向,参评双高院校要求坚持高质量为主要导向,要求评选院校在人才培养、职业办学定位和国家科研项目和专业群内,均有高质量的要求,入学计划也必须满足以上一个方向,评价指标的高标准能带动区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在办学定位、教学质量。科研力度和人才培养上的提高,促进高等职业院校的整体发展。

(二)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善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决定》一语道破的政府对学校统得过死、而政府又没有管好分内的事情,对于管理体制的改善。《决定》可谓是切中利弊。《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一个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必要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这从国家层面为职业教育正名,打破了职业教育就是“低等教育”,职业教育就是“学困生教育”的谬论。2017年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放管服”改革,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破除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让高校拥有更多的大学办学自治权。新时期我们不但集中精力解决了困扰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而且也在高等教育管理行政体制的改革中取得实质性突破,高等教育正向“管理向治理体系”迈进。[2]总之,经过70年的探索历程,高校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体制的解决为“双高计划”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内蒙古入选双高高职院校拥有更大的自主性、决策性,激发他们立足基本国情、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模式。

(三)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机遇

1.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机遇。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40周年我国一直不遗余力的改革教育体制,寻求一条适合本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绩,“双高计划”的颁布是我国高职高专建设的关键时期,当下国际国内的环境总体稳定,但技术更新速度较快。因此高等职业学校要抓住机会谋求发展,争取在下一个科技革命的到来之际发展成有体系、有内涵、有特色的中国式高等职业院校。

2.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即跨民族、跨文化的教育交流,以达到本国教育水平发展、改善、提高的一种交流模式。[3]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走国际化道路,才能缩短同世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主要在于:首先,当今国际世界的教育正在追求卓越、公平和国际化,各个国家都纷纷加大教育的国际交流力度,高等职业教育也顺应时代潮流加大国际交流,引进新的管理方式,以促进健康发展。其次,虽然我国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显著的成就,但与美国、澳大利、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仍有差距。因此,地方政府应抓住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精神。最后,当今世界呈现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化,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本民族优秀的企业也在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国家既需要熟悉“国际化”的精英人才,同时又需要具有“国际化”素养的高级技工人才。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机遇挑战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