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021-09-30代云容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7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摘 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国一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对环境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生态学”作为环境专业的基础课程,在高素质、高水平环境人才培养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革探索和实践,为生态文明建设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学;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资助“《环境生态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649199111010)

[作者简介] 代云容(1986—),女,重庆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水生态系统及其污染防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7-0045-04    [收稿日期] 2021-03-23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必须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这对环境专业人才在跨领域、多学科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环境专业的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环境专业人才的培养单位需要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新实践,对环境专业的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进行适度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环境生态学是一门生态学与环境学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着重研究人为干扰条件下,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相互关系,以及生态系统的内在变化过程、规律和机制,并运用生态学理论来解决全球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由于“环境生态学”的课程内容丰富,且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强,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被设为环境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开设本课程,可以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学和生态系统的基本知识,理解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和修复技术,尤其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思想和环境保护理念,形成独特的研究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开设了“环境生态学”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其中环境科学专业对生态学类课程的要求更高,多作为必修课程,且学时数也较长[1]。某些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还同时开设有“普通生态学”和“环境生态学”课程[2]。相比之下,环境工程专业对“环境生态学”课程的学习重视度稍低,学生的兴趣也不高。同时,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导致难以深层次地反思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且较少从宏观的生态系统角度考虑如何解决环境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需加强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对“环境生态学”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结合该课程的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以满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社会对环境生态保护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为了提高“环境生态学”教学质量,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环境专业人才,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四个方面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环境工程专业的“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引入新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发展为多媒体教学。目前,多媒体课件在高校教学中基本实现全面普及,而慕课、翻转课堂、雨课堂等新媒体教学开始渗透到日常授课过程中,并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3,4]。新媒体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中一种新興的、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技术,它具有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课程实际情况,积极将新媒体技术引入课堂,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环境生态学”的课程内容较多,多数高校的教学时长只有32到48个学时[1],而其中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等基础生态学知识占用近一半课时数,利用普通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学生反映各种生态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等内容较枯燥,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慕课、翻转课堂和雨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方式。在上课前,通过雨课堂将带有相关知识的慕课视频或预习课件推送到学生手机上,让学生在课前完成知识点的学习;同时学生可以通过雨课堂与教师积极沟通,及时反馈问题。此外,也可以通过雨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时答题,与学生进行弹幕互动,还可以进行学生出勤考核,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又能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模式,加强案例和实践教学

“环境生态学”课程中有很多概念和理论较为空洞、抽象,同时现有教学模式是教师着重讲解基础性知识,实例和实践教学较少,因此学生只能依赖想象理解某些知识点,难免觉得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积极应用新媒体教学手段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也有必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除课件中的文字和图片外,还可以音频、视频等多种方式补充课本外的知识,以丰富课程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应及时跟踪国内外环境生态学理论发展情况,将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进展引入课堂,不断补充和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和动态性。比如讲解中国环境质量现状内容时,可采用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的数据,向学生介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分析近年来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并可结合目前我国的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役的推进情况,让学生了解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树立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可重点讲解生态系统服务、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等当前国际上的生态学热点研究进展,补充讲解多维同位素、3S技术(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先进监测仪器、大数据、系统分析方法等先进技术和理论在环境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情况。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工程教学改革
装备环境工程
探讨环境工程工业污水治理中常见问题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处理措施分析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