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体育类院校学分制改革的探索路径

2021-09-30钟湘婉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

钟湘婉

摘  要:面对学分制改革的浪潮,体育类院校作为专业院校,其技术类课程专业性强,师资力量及教学资源相对受限,无法直接应用综合类高等院校的学分制改革经验,本文针对体育类院校特点,为其学分制改革路径的探索提出建议。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

面对科技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的技术冲击,各行各业都在寻求制度创新来适应新的技术革命,教育领域不可避免的受到经济技术领域的影响,为了培养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人才,我国高等教育也在学分制改革中不断探索,其中体育类院校作为我国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重要一环也在探索其学分制改革路径。

一、我国高校学分制改革现状

学分制自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大学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其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又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及潜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中,北京大学于1918年在蔡元培校长的推动下由学年制改为学分制。而后我国高校受苏联影响均普遍使用学年制。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学分制改革来自于内生性,我国学分制改革的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政策的推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为全面深化我国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我国高等教育也在进行具有新时代社会主义特征的学分制改革探索。

二、学年制与学分制的根本区别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育管理制度,通过量化学生的学习过程,以衡量学生对学业的完成情况。学年制则通过规定学生学习年限及课程设置,以考核合格为标准,衡量其培养目标完成的进度。学分制又细分为学年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复合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弹性学分制及完全学分制。学年制计划性强,目标明确,但无法根据社会发展及学生个人特征进行调整。学分制灵活性强,但对学生个人及高校管理制度配合度要求较高。为适应我国国情,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学年学分制,在固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下根据学校现有资源开设通识课程,规定此部分课程学分,并由学生自主选择。学年制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学习规划是否出于个人学习意愿做出的决定。

三、学分制改革的必要性

1.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

对于欧美成熟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其教学管理制度从高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美国高中课程以模块式选课制度,鼓励学生以其未来发展方向为目标进行选课,并设有专门的指导部门,邀请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面对学生未来发展做出规划建议,而后再由学生本人了解利弊做出选课决定。而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学生选课时不再由学校及家长出面干涉,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决定。

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背景,一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普遍不强,往往到大学后仍延续高中的学习习惯,并不清楚自己的规划,而大学的教学管理系统无法想高中一样,对每一个学生个体学业高度关注,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主规划。以往在学年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下,大部分学生只需要按部就班按照课表上课完成考核,即可获得学位。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需要被动去思考自己的课程安排,对于促进学生思考未来职业规划是非常必要一个过程。

2.对于我国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都在进行跨学科合作。学分制教育模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学习,有机会去融合其原有专业知识,打破思维定式。

3.對于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的需要

学分制教育模式,可打破学校内各专业,甚至一个区域各个高校的教育壁垒。欧洲学分制模式的改革首先来自其Eramus计划,该计划通过将欧盟内各个高校联合,让学生有一年的时间在欧盟学校内自由选择学习课程及地点。通过联盟内的学分转换模式,有效整合了整个欧盟内的教育资源,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共享。

四、体育类专业院校学分制改革路径

1.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分制改革

体育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里可分为专业课及公共课,公共课作为人文教育层面,可在校内进行资源整合,保证校内各专业学分数设置同一标准,课程时间设置在同一时段,以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具体课程。其专业课又分为专业技术课及专业理论课,该类课程应在学分制培养方案设置有基础课程和提高课程。在学生低年级时可根据自身条件及意愿选择某一领域的基础课程,修满基础课程后可继续选修提高课程。

2.体育类院校应建立高校联盟选课制度

体育类院校受其专业的局限性,人文教育课程可联合区域内普通高校进行教育资源优化,综合类院校的人文教育类课程势必比体育类院校丰富,学生可以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样性的课程。对于专业教育方面,针对某一具体运动项目,联合所有开设该项目专业的体育类高校进行教育资源整合,签订合作协议,让学生在某一学期可选择去到其他体育院校进行学习训练,体验不同的训练方法,也可从不同角度学习该项目。学生跨校开展选课制度也是学分制改革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3.教学管理配套制度改革

学分制模式下,无论是学校内部的教学资源整合还是校际间教学资源共享,必须有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配合。首先,应有完善的选课制度,并辅以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现高校均已普遍对学生的学籍学业等信息进行管理,在技术层面上选课已不是障碍。但选课制度的公平、公正、公开还需要高校不断完善自己的选课制度来实现。其次,为保障跨校际选修制度,应有统一的学分制定标准,在不同学校选修的课程回到本校后应以统一标准换算为本校学分。最后,学分制在学生管理上还需要

五、结语

我国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学分制最根本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以各种管理制度辅助整个学分制系统的运行。而对体育院校来说,学分制改革除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完善的教学管理配套制度外,还应该解决专业院校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想要真正实现学分制改革,需要政府从宏观政策层面做好顶层设计,高校根据每个学校不同的情况从实际落实上做好配合工作。

参考文献:

[1] 丁桂芝, 中国式哲学视角下高校学分制教育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11(21): 97-99.

[2] 张智, 对高校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18-19.

[3] 张等菊, 高职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的行动研究—以 G 校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20,19(4):7-12.

[4] 资虹等., 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对我国高等教育学分制改革的启示[J], 科教导刊, 2019(11):5-6

猜你喜欢

学分制教学管理人才培养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