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疫情时代探索家校共育新模式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2021-09-30贺宗媛

下一代 2021年5期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心理健康

摘  要:高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下,学生不仅要学习较为复杂的知识,同时也会建立完善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念。而在后疫情时代之下,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需要家长和学校引入家校共育的教学机制,才能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心理健康

一、后疫情时代的特点

在2019年末爆发的新冠疫情,让2亿多学生进入了居家学习状态,这也对我国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而在我国新冠疫情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多种疫情反复的问题也宣示着抗疫没有结束,疫情随时可能卷土重来,尤其是在国际化疫情控制形式不够明朗的今天,说明了我国正式进入到后疫情时代[1]

新冠疫情让我们明确的认识到教育需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发挥合力,而教育的本质也并不仅仅是在意识层面传递知识,同时也要维护学生的情感观念、态度意识和价值观念。每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并非是线上教育就能实现,还需要家庭与学校有机结合,达到循序渐进和潜移默化的教育要求。线上教育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和辅助,难以替代人与人的交流,而在后疫情时代之下,学生随时可能需要面临线上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家校共育也就成为了全新的教育模式。

而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通过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结合学生不同的阶段和特点,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加以全面培養,切实的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在后疫情时代之下,我国对于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力度在不断提升,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机构也在探索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方法和对策。然而后疫情时代,学校与学生的联系紧密程度有所下降,学校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往往无法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要求,这也就要求学校能够与学生家庭构建出更加紧密的联系,将心理健康教育覆盖到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确保家庭教育资源和学校教育资源能够形成优势互补的机制,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得到全面满足。

二、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一)不断开展家校共育的相关活动

在突发的疫情面前,很多高中生经过长达一学期的居家学习,其对于学习的态度和认知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再次踏入高中校园,在面对与线上学习截然不同的模式,学生的心理落差较大,往往会产生不适应的感觉,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受到不利的影响。这也就要求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入家校共育教学活动,并邀请家长参与到高中的主题班会,亲子活动之中,营造良好的家校共育环境,强化学生、教师与家长的情感交流,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保障。

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具有本校特色的节日联欢活动,在元旦之际邀请家长参与到班级联欢会活动,要求家长参观学生的文化表演,并与学生一起参与到演出之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家庭与学校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减少疫情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和冲击,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学校也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学校举办的心理健康专家讲座之中,谈谈后疫情时代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传递一些心理健康辅导的技巧,从而使家校共育的效力得到充分发挥,推动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与家长全面交流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全面结合,能够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细化,确保学生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让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得到明确,从而使家庭和学校全面合作,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获取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2]

突入起来的疫情让高中生只能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而高中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家长在这种情况下也会有着多种的心理负担。作为学校也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疫情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通过网络建设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到网络知识普及,后疫情时代的防疫知识普及,也可以为学生讲解当前国内外防疫的形式,我国新冠疫苗的普及情况,尽快的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同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构建深入交流和沟通的机制,不仅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对家长进行心理援助,进而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三)在家访工作之中落实家校共育

在后疫情时代之下,高中教师应该全面总结过去家访工作开展的问题,将家访这一重要的工作进行精细化。首先要与家长进行深入的联系,约定好家庭访问的时间。在家庭访问过程之中,教师要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进行汇报。教师在汇报过程之中应该坚持以表扬为主的原则,对学生的优点进行着重陈述,并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深入发掘,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进行深入分析,并说说后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方向。教师也要引导家长说说学生的思想情况和性格特点,着重分析学生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观察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教育是否与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相符。教师在家庭访问过程之中应该及时与家长交换自己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对发现的问题要加以及时记录,进而提升家庭访问工作开展的实效性。

通过家庭访问工作,教师和家长能够构建有效交流和沟通的桥梁,也能够为家校共育教学活动的落实提供必要的保障,从而防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

三、结束语

在后疫情时代之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面临着多种问题。而从疫情阶段之下呈现出的多种问题来看,家校共育教学机制是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家校共育教学机制,能够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这也就要求了学校能够分析后疫情时代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冲击,分析当前工作开展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理,为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长起到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惠玲. 论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J]. 亚太教育,2020(16):179-180.

[2]刘中强. 家校共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5):98.

作者简介:贺宗媛,女,汉族,皖滁州,1991.8.30,中学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专业:应用心理学。

猜你喜欢

后疫情时代家校共育心理健康
“后疫情时代”的管理新焦点:办公环境
掌控“后疫情时代”的五大商业趋势
进击“后疫情时代”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