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成见 兴趣引领
2021-09-30杨红宇余红梅
杨红宇 余红梅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认为古文晦涩难懂,且实用性不强,所以对文言文的学习兴味索然。如何让学生打破成见,爱上文言文呢?
创新教法,激发兴趣。为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笔者打破传统教学方法,把唱、画、演等文艺形式贯穿于文言文教学中。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笔者让喜爱绘画的学生画出“皎洁月光下、好友游寺院、细语交流”的夜游图,然后让其他学生对照夜游图学习课文。在教学《马说》后,笔者设计了“我的人才观”辩论话题,组织学生开展小型辩论赛,学生在辩论中不仅巩固了课文所学,还锻炼了表达能力。在学习《出师表》之前,笔者让学生回看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白帝托孤、三顾茅庐、七擒七纵、北伐中原等情节,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将电视剧情节与课文内容对应起来,学生学习兴趣很高。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笔者还和学生同写读后感或人物评论,让学生认识到:古文中的人和事既可以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既是古人古事,也是今人今事。通过这样的教法创新,原本枯燥的文言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了。
以读促教,调动兴趣。读准字音、读懂字义、读通读懂课文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而言,读准字音、读懂字义没有难度,但读通读懂课文就有难度了。这显然是“读”出现了问题。真正的“读”既要让学生读得有滋味,读得有内涵,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更要与作者共鸣。笔者在指导阅读时特别注重这两点。在课前准备环节,笔者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注释、字典和其他工具书,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了解作者生平、作品、背景。在授课环节,笔者要求学生以探究点为突破口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作品内涵。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有主动获得知识的成就感,而且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与此同时,笔者还丰富了朗读形式,先由笔者范读,让学生掌握朗读节奏,再通过学生分角色朗读、小组赛读、情景再现读、重点句段精读、感情对比读等朗读形式逐渐把握文本内容,最后开展读评结合活动。在教学《湖心亭看雪》时,笔者先利用多媒体展示出银装素裹的西湖全景,再范读课文,让学生划分节奏,接着让学生精读重点句段,然后,指名学生表演朗读“两人铺毡对坐……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由其他学生进行点评。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讨论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在不同的诵读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情境中。
归类积累,培养兴趣。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是文言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文言现象。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比较归类,收集整理,让学生触类旁通。如在教学《出师表》时,学生不易理解“不宜妄自菲薄”中的“薄”(轻视),笔者便引导学生将其与《岳阳楼记》中的“薄暮冥冥”的“薄”(迫近)進行对比,这样的对比理解便于学生归类记忆。文言虚词的学习也令学生望而生畏,如“之、其、为、也、而、者”等虚词。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把常见的虚词按用法和词义分类,做成小卡片,列成表格,编成口诀。例如在归纳“而”字的用法时,笔者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一是转换表转折(如“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前后可换表并列(如“剑阁峥嵘而崔嵬”),前轻后重表递进(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动作延续表承接 (如“拔剑撞而破之”)。这样,就把散见于各篇课文中的虚词连成一线了,学生就不会望之兴叹了。
(作者单位:鄂州市石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