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校长依法治校的三个基本点
2021-09-30葛文庭
葛文庭
[摘 要] 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贯彻执行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中小学校长应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的特点,不断提升依法治校水平:增强法治意识,促进教育公平;强化责任担当,坚守教育信仰;提升研究能力,推进教育创新。
[关键词] 依法治校;教育公平;教育信仰;教育创新
近年来,教育界发生了几起引人关注的事件:教育部重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初见成效;某省教育厅高考“加权赋分”受到批评;江苏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学制定学生惩戒条例引发热议;国务院《中小学学生违规行为惩戒实施暂行办法》出台,已于2020年9月10日施行……事件皆与“法”有关。整治校外培训机构,关键在于严格执法、持之以恒;高考“加权赋分”受批评,关键在于自觉守法、不得违法;制定惩戒实施办法,关键在于科学立“法”、于法有据。
早在2016年,教育部就颁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将依法治校置于全面依法治国之中。依法治校不单单是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但是,随着教育快速发展而积累下来的教育生态问题也日益突出,如素质教育难以实施,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师生关系紧张、校园欺凌等现象屡禁不绝,教育的廉洁形象受到损害。从实际情况来看,依法治校仍任重道远,需要全社会关心支持,更需要每一个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作为校长,应准确把握新时代教育的特点,着力以下三个基本点,不断提升依法治校水平。
一、增强法治意识,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如今,中国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需要美丽的自然环境,也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再到享受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无不体现着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和期盼。应该说,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努力下,教育质量逐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国家到地方已出台诸多法律法规,但出于多种原因,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此贯彻得并不彻底,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缺少强有力的保障,从而导致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还不够高。
要促进教育公平,必须强化各级政府和学校的责任约束和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具有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说的虽是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推及教育亦是如此。改善教育生态,需要确立法治观念,形成法治思维,弘扬法治精神。学校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监督各级政府的教育治理行为,可以逐步形成适应治理要求的规则意识和权利意识。
校长应增强法治意识,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深入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在学校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实行校长负责制,发挥教工大会或教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的作用,形成“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机制。
依法办学就是要以宪法、法律法规为依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建章立制要严格依法依规
建章立制是依法治校的基本保证。学校章程是学校治校的总纲领,是就重大的、基本的问题做出原则性规定而形成的自律性基本文件,包括办学宗旨、发展目标、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
一要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符合国家、省、市的最新要求,文本按照规定格式行文,措辞严谨,表达明确,办学层次、功能定位、发展特色和目标任务等,尊重办学历史,符合学校发展实际,体现学校管理共性和办学个性的有机统一。
二要让工作流程符合规范。无论是新制定章程,或是修订完善,都应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按法定程序进行。经学校教代会三分之二以上代表通过,并报请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后正式施行。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现有的校内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树立“依章程制定”的思想,形成一整套工作制度和规范。
三要让章程和制度发挥作用。学校应组织全体教职工学章程、知章程、明制度,用章程和制度约束权力、保障权益。不能为制定而制定,让其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
(二)谋划工作、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思维
学校发展离不开科学谋划,尤其是涉及教育公平、教育民生、师生权益保障问题,如招生考试、课程设置、评价制度改革等,应邀请教师、家长代表和教育、法律方面的专家参与,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具体的工作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策略。
在办学过程中,校长也会遇到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未曾经历过,如各类协议拟订、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国际交流合作等,这就需要校长依据法律法规、学校章程制度说话、做事。如果自己还不能确定是不是合法,可以寻求学校法律顾问的帮助,切不可以言代法、以权压法。
二、强化责任担当,坚守教育信仰
当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为教育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师资、经费、资源保障等,教育正逢快速发展的好机遇。但“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等顽瘴痼疾,还没有彻底消除,影响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校长应强化责任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一)具有热爱教育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
校长要静下心来教书育人,使办学行为既与上级部门、领导的要求相适应,又同人民群众的迫切期待相契合,形成社会、家庭与学校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不能靠发号施令来要求教师完成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非教育性任务,而应该紧扣“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根据教育自身的特征和規律,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有利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要杜绝“不问教师满意,只为领导关注”的形式主义和“不问学生发展,只为虚浮宣传”等无关教育的应景行为。
(二)具有勇立潮头的魄力和功成不必在我、久久为功的气度
校长要在上级部门、领导的人文关怀下,在正确导向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善于谋划,以学校发展愿景凝聚人,以无私奉献的品质感染人,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钉钉子”精神,踏踏实实做自己能做的事,做对师生发展有益的事,不跟风、不动摇、不懈怠。坚持传承学校文化,借助专家指导学校科学拟定特色文化建设方案,在文化坚守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不轻易改变学校文化理念体系和实践策略,以免影响学校持续发展。要学会用职业信仰引领教师,用集体温暖凝聚教师,用专业实践培养教师,让学校成为有共同的目标、良好的交流、有组织纪律、有爱心、有欢聚时刻的温馨场所,让教师拥有更多的集体文化记忆。
三、提升研究能力,推进教育创新
改革创新是激发学校教育活力的根本途径,但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否则难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据报载,一位父亲谈及对教育的感受时说,他发现,孩子刚上学那会儿,对学习非常有兴趣,也热爱学习,但是6年学校教育下来,孩子竟然开始厌恶学习。这虽是个案,并不代表全部,反映的仅是小学教育问题,并非说其他阶段教育完美无缺,但其触及教育的本质,不能不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思考。教育只是作为一个中介或途径,关键在于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不同的人来教,效果就不一样;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方式,学生的体验自然也不一样。正如华师大祝智庭教授所言,给学生创造美好的学习与发展体验才是教育的核心价值。
校长应提升研究能力,自觉传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精华,选择性接受西方教育思想,辩证思考教育热点问题,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通过认真分析学校、教师、学生现状,开展扎扎实实的课题研究,切实解决教育难题和师生困惑,使各类教育符合自身特点,做到适度、适量、适性,避免混淆其间差异,防止非教育的、功利性的内容侵占学校教育时空。
(一)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
校长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尊重、信任每一个学生,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要引导教师相信学生是拥有学习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把学习、成长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真正享有主体地位。教师则全力为学生学习和成长提供支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相互支持彼此的成长。因为无论成败,都是学生成长过程所需要的。
(二)实施“公平、优质”的教学
校长要深入推进“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教师应成为课堂的引领者和责任者,提供“学生的身心是安全的,有适度的挑战,能够彼此接受支援,体现自身价值”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学内容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真情实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虽然此时他们花费的心力要比被动听讲多得多,但他们却乐此不疲,能够各显其异、协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孙孔懿.论教育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等编.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4]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R].北京:教育部,2016.
[5]姜朝晖.教育该是痛苦还是快乐的[N].环球时报,2017-11-07.
[6]鐘启泉.颠覆“常识”的新常识[J].教育发展研究,2018(24).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