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乳腺断层摄影定性诊断乳腺肿块

2021-09-30高继东陈丽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右乳腺体定性

郭 秋,高继东,丁 捷,陈丽丽,任 克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放射科,福建 厦门 361101)

触及乳腺肿块是乳腺疾病最常见的临床首发症状及就诊原因。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ull 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 FFDM)是检查乳腺病变的常规方法,但为二维图像,其中部分组织影像相互重叠,故对致密型乳腺内肿块的检出能力有限,且判断部分肿块特征(如形态、边缘)较为困难,直接影响定性诊断。数字乳腺断层摄影(digital breast tomography, DBT)是在FFDM基础上于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并多次曝光,获得多幅低剂量乳腺X线图像,经计算机后处理重建为一系列高分辨率断层图像,理论上可减少甚至消除组织重叠对传统FFDM判断乳腺病变性质的影响[1-2],对定性诊断乳腺病变具有重要应用价值[3-4]。本研究观察DBT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8月因乳腺触及肿块或经超声检查发现乳腺肿块而就诊的85例女性患者,年龄21~76岁,中位年龄44岁。纳入标准:①经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病变获得病理学诊断;②术前于同次检查中以相同压迫体位分别接受FFDM及DBT检查。排除标准:①乳腺手术史以及因乳腺病变接受放射、化学治疗或乳腺内植入假体;②图像不清晰或资料不完整。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 Senographe Essential全数字乳腺X线机摄取乳腺头足位、内外侧斜位双体位片。采用自动曝光条件,分别于相同体位及相同压迫条件下对双侧乳腺按顺序进行FFDM和DBT。DBT检查过程中,X线管球于-12.5°~+12.5°进行9次低剂量曝光,获得一系列低剂量二维图像,经计算机重建为层厚5 mm及0.5 mm的断层图像,并自动传送至乳腺X线专用阅片系统IDI工作站。

1.3 图像分析 由2名分别具有2年以上DBT工作经验的放射科主治医师于IDI工作站阅片,意见分歧时提请第3名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判定;依照第5版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ACR)X线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标准进行分类诊断,将BI-RADS 4A类及以下类别归为阴性,BI-RADS 4B类及以上类别归类为阳性。在FFDM图像上评估乳腺腺体类型,即a、b、c、d型腺体,将a、b型乳腺归类为非致密型乳腺,c、d型乳腺归类为致密型乳腺。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软件。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FFDM、DBT及FFDM+DBT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并以χ2检验进行比较。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以MedCalc 19.0软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及其95%CI,评估FFDM、DBT及FFDM+DBT对乳腺内肿块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效能,以Z检验比较AUC的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理诊断 于85例共检出89个乳腺肿块,其中4例双侧乳腺各见单发肿块;其中56个(56/89,62.92%)经病理诊断为良性病变,包括乳腺纤维腺瘤37个、腺病11个以及脓肿、良性叶状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囊肿(图1)各2个,33个(33/89,37.08%)恶性病变,包括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7个(图2)、导管原位癌4个和浸润性小叶癌及黏液癌各1个。89个肿块中,14个发生于非致密型乳腺,75个发生于致密型乳腺,其中a型腺体2个、b型12个、c型71个、d型4个。

图1 患者女,43岁,右乳多发囊肿(BI-RADS 3类) A.头足位FFDM示右乳内象限似见等密度肿块(箭),部分边界清晰,较大者2.55 cm×1.92 cm; B.头足位DBT示右乳内象限等密度卵圆形肿块(箭),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并可见晕征,较大者2.60 cm×2.01 cm 图2 患者女,54岁,右乳浸润性导管癌(BI-RADS 5类) A.头足位FFDM示右乳外象限2.98 cm×3.34 cm不规则肿块(箭),密度稍高,边缘不清; B.头足位DBT示右乳外象限2.77 cm×5.28 cm不规则肿块(箭),其前外侧结构扭曲,并可见毛刺征,边界清晰

2.2 诊断效能 FFDM、DBT及FFDM+DBT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BI-RADS分类结果见表1。DBT、FFDM+DBT定性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大于FFDM(P均<0.05),DBT与FFDM+DBT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FFDM、DBT及FFDM+DBT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的AUC分别为0.75[95%CI(0.65,0.84)]、0.92[95%CI(0.84,0.97)]及0.93[95%CI(0.86,0.98)];DBT (Z=3.866,P<0.001)和FFDM+DBT(Z=3.767,P<0.001)的AUC均大于FFDM,但DBT与FFDM+DBT间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54,P=0.176),见图3。

表1 FFDM、 DBT及FFDM+DBT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BI-RADS分类结果(个)

表2 FFDM、DBT及FFDM+DBT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的效能[%(个)]

3 讨论

作为传统乳腺X线摄影技术,FFDM为二维成像,所获为乳腺腺体结构与其内病变的重叠影像,故检出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低。DBT技术通过重建三维断层图像,可分层显示融合图像,易于在重叠的腺体组织中检出病变[5]。目前DBT尚未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已有研究[6-8]结果表明其在筛查乳腺癌和诊断乳腺病变中的应用潜能巨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FFDM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69.64%)低于DBT(87.50%)及FFDM+DBT(87.50%)。吕晓虹等[9]观察125例乳腺肿块患者,发现FFDM、DBT及FFDM+DBT诊断致密型乳腺恶性肿块的敏感度分别为75.6%、83.3%及93.6%。边甜甜等[10]分析1 144例发生于致密型乳腺且无钙化肿块的FFDM和DBT,结果显示二者诊断敏感度分别为79.93%、89.39%,均高于本研究结果,考虑主要原因在于该研究仅针对乳腺恶性肿块,相当于本研究中阳性病例,即BI-RADS 4B类及以上,其影像学改变相对更为明显,故敏感度相对较高。尽管如此,该研究结果仍提示DBT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能高于FFDM。

依据BI-RADS分类标准,FFDM主要依据肿块形态、边缘特征及病变密度等征象评估乳腺肿块,而DBT评价标准尚未确定,故本研究仍依据BI-RADS标准对DBT图像进行分类解读,结果显示FFDM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率为69.66%,低于DBT(84.27%)及FFDM+DBT(86.52%),且其诊断乳腺肿块的AUC(0.75)亦小于DBT(0.92)和FFDM+DBT(0.93),提示DBT显示病灶细节特征更充分,观察者判定肿块形状、边缘和病变范围更加准确[11]。这是由于腺体遮蔽使FFDM图像显示病变边缘较为模糊,而DBT图像可清晰显示病灶边缘,且显示及判断晕征、浸润、小分叶及毛刺等征象均更清晰、准确,有助于提高BI-RADS分类准确率[12]。

本研究结果显示DBT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能较FFDM明显增高,但目前DBT尚不能单独用于临床检查乳腺病变,FFDM+DBT可提高诊断效能,但辐射剂量亦相应增加;虽然FFDM+DBT带来的辐射剂量水平仍低于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平均腺体剂量限值,但仍是需要重视的临床问题。为此,有研究者[13]研发二维合成图像(two dimensional synthesized mammography,2DSM),即对DBT原始数据经后处理后重建,在维持原有辐射剂量的前提下,同时获得一幅2DSM图像(类似于FFDM图像)及一系列DBT图像;对于2DSM联合DBT的诊断效能有待进一步观察本研究的主要局限性:①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一定选择偏倚;②样本量有限,且非致密型乳腺腺体数量更少,故未能评估腺体类型对检出及诊断病变的影响,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探讨。

图3 FFDM、DBT及FFDM+DBT定性诊断乳腺肿块的ROC曲线

总之,依据BI-RADS标准,DBT及FFDM+DBT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FFDM;DBT可显示乳腺肿块更多具有诊断价值的影像学改变,提高BI-RADS分类准确性,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猜你喜欢

右乳腺体定性
乳腺胰腺来源转移癌1例
分裂平衡问题的Levitin-Polyak适定性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房切除术治疗少腺体型乳腺癌的效果观察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乳腺结节性筋膜炎超声表现1例
当归和欧当归的定性与定量鉴别
共同认识不明确的“碰瓷”行为的定性
殴打后追赶致人摔成重伤的行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