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背景下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09-30高传香

审计与理财 2021年9期
关键词:科室绩效考核公立医院

■高传香

一、引言

二级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提供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的解决了各个地区民众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根据相关统计资料可以得知,我国的二级公立医院占全部公立医院的百分之八十左右,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也作出了调整与革新,完善了相关的考核指标,添加料信息化考核标准,重视满意度指标的考核,以适应新形式下的具体要求。

二、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还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影响到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提升。

1.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忽视了医疗质量考核的重要性。在实际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过程中,部分二级公立医疗过于重视经济效益方面的考核指标,忽视了医疗质量考核的重要性。具体表现为医院考核实践中不重视案例首页考核,医院案例首页管理较为混乱,存在书写不规范和信息漏填以及错填等状况,用药管理力度较为薄弱,同时也缺少医用耗材治理相关指标,极易造成患者的医疗负担增加的状况,不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2.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缺少信息化考核指标。网络信息化背景下各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持,医院的绩效考核工作更是如此,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接收的病例数量直线增长,使得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难度也随之上升。为提高医院的服务和管理效率,电子病历和档案的建设完成度成为评价医院绩效考核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但部分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中都缺少了信息化考核指标,无法满足新医改背景下医院绩效考核的需求。

3.绩效考核体系中缺少收支结构合理性的相关指标。为保证公立医院的运营收益平衡,就需要在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设立收支结构的二级指标,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但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二级公立医院都缺少收支结构合理性的相关指标,这也是医院运行过程中医疗成本控制力度薄弱以及考核医疗收入结构指标缺乏共同造成的,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4.绩效考核缺少对科室以及员工发展的重视,同时对考核满意度评价不够重视。公立医院医疗服务质量与各个科室以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关系,新医改注重激发医院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各个科室之间相互配合协作,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解决患者的各项问题。但大多数的二级公立医院在绩效考核中都忽视了对员工的激励,对于各个科室的考核也仅仅集中在了学术研究和业绩方面,没有过多重视科室员工的发展。此外,绩效考核对于考核满意度评价也缺少足够的重视,极易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造成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问题的原因

1.公立医院的发展压力较大。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日趋完善,三级公立医院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所投入的资金和医疗资源也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则是二级公立医院的资金以及资源支持力度下降,财政大多以医院的运营收入为主,病患数量不断下降,使得医院的运营收益十分不理想,药品和耗材加成的取消使得公立医院运营的压力持续增加,医院运营的重心集中在业务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上升,忽视了医院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

2.公立医院大多未建立专业化的绩效管理队伍。一般而言,二级公立医院负责绩效考核的领导都是医学专业出身,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和深厚的医疗理论知识储备,但对于医院管理方面的理论知识和绩效考核的实践经验较为欠缺,对于医院绩效考核流程并不熟悉。大多数二级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构成较为单一,主要由医疗人员组成,行政管理人员较为缺乏,尤其是对绩效考核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流程的人员更为缺乏,新医改背景下绩效考核的重要作用愈发突出,但专业化的绩效管理队伍没有设立,无法妥善处理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和公益性之间的关系。

3.公立医院缺少对绩效考核的动态管理。二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和外部政策环境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变,各项绩效考核指标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医院需要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使得绩效考核体系与现实发展相一致。但大多数的二级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体系相对于社会现实发展状况较为滞后,存在收支结构指标缺乏、信息化评价指标缺失以及收入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4.公立医院忽视了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医院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的单位,其发展对于专业医疗人才的依赖性较大,只有具备高水平医疗人才队伍的医院才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占据相对优势的地位。新医改背景下医疗人才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培养医疗人才队伍也是保证医院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然而现阶段的二级公立医院缺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认识,人才培养投入的经费较少,人员结构的不合理程度较高,不利于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四、完善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的策略

1.对于医疗质量相关考核指标进行完善。医疗质量可以说是衡量与评价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三大重要指标之一。二级公立医院需要严格规范病案首页相关指标的考核,保证病案首页的信息的真实和完整性,符合相关的考核标准,统一各个科室之间的规格和数据,及时进行病案的上交和备份;采用合理的用药指标加强对医院用药管理,保证耗材指标的合理性,解决患者的看病贵以及看病难的问题。

2.在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信息化考核指标。网络信息化时代医院的病案信息以及档案电子化趋势愈发明显,通过多样化的信息技术提高医院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从网上预约、远程会诊、门诊信息管理,网上医疗项目的支付等环节入手,全面提升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同时将临床医务人员的信息化服务项目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中,加入合理的信息化考核指标,确保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内上传患者的信息,保证信息数据的完整。

3.注重医院收支结构合理性的考核。随着二级公立医院财政支持力度的下降,医院的运营经济收益就显得愈发重要,在医院的绩效考核中需要注重对医院收支结构合理性的考核,保证医院的经济收益,支持医院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这需要改善医院的医疗收入结构,提高收入性所占比,加强对医院成本控制指标的考核,实现医院收支结构的合理性。

4.加强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理解,加强医院和员工之间的互动交流。医院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会直接影响到医院服务质量的提升,间接的影响到患者所接受的医疗服务水平,因此在医院的绩效考核实践中,需要加强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理解,从员工的长期发展视野出发,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和员工进行双向交流和互动,让员工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积极配合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

5.健全医院绩效考核监督机制,保证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为保证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开展,还需要建立健全医院绩效考核监督机制,加强综合监管机制,提高绩效考核监督的信息化程度,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和公开性,同时发挥出社会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完善医院的信息公开机制,建立起相关的意见反馈信息平台和投诉意见平台,及时的发现医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加强医院内部的监管力度,对于医院的各个科室以及人员工作状况进行详细的监管,启动第三方的监督机制,保证医院运行的各个环节公正客观。

五、结束语

绩效考核作为公立医院运营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新医改背景下其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十分庞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使得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发展不均衡,造成了诸多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问题。为解决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对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持续不断的完善与革新,加入信息化考核标准,健全医院绩效考核监督价值,保证医院的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科室绩效考核公立医院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问题及对策
北京某公立医院合同管理与控制的实践探索
北京市公立医院科技成果转化调查与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基层医疗机构财务预算与绩效考核间的关系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试论国企绩效考核体系现状及优化策略
公立医院文化对党建政工的有效促进
浅析公立医院内部绩效审计的作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