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研究

2021-09-29吴杭华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2期
关键词:乐趣生活化数学

吴杭华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从数学教学的需求出发,让学生从实际中去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领悟到数学的美,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乐趣

数学是小学教学当中难度相对比较大的一个学科,既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同时,也要有有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这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了较大的困难,目前,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逐步应用到了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学生能够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思考问题,同时也印证了课堂上的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小学数学教学出发,分析了生活化教学的重要作用和应用策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所以说,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刚刚踏入到学习阶段当中,对于数学学习是比较迷茫的,特别是一上来就学习的四则运算,往往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进而丧失了对数学的兴趣,一直以来,我国都在寻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就是这把“金钥匙”,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的数学书学习效果更好了,夯实了数学基础,提高了数学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将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充分应用到生活当中,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这样,数学教学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所以说,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好好把握,灵活运用,帮助学生学习。

一、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发现数学问题

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为学生提供体验数学的机会,通过数学活动促进学生不断增强自信心,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我充分引导学生抓住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我说:我们生活的周围无处不出现长方形图形,你能注意到哪些?你能否通过动手量出至少有三种以上长方形的周长?学生于是纷纷动手动脑、兴趣盎然。学生量出了数学课本、课桌、文具盒、黑板表面的周长,学生清晰地理解长方形周长的含义。这样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物呈现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增加教学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喜爱、学好数学的情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学习计算,学生的情绪更低。为此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如教学“乘法口算”时,教学前,对校外的小商家进行调查,并选择合适的数据在教学中使用。上课时,老师问:“早上,你们喜欢吃哪家的早饭?吃什么?”讨论早饭的问题,学生兴趣很高,纷纷发言,有的说:“我喜欢吃好再来的包子。”老师出示调查数据:“早上,他家賣了56个,3元一个,你能算出他家收入多少钱吗?”学生不但列出算式,计算出得数,还给大家讲出他是怎样算的。就这样,学生在说笑、讨论、争论、商量中,不但学会了乘法口算,还对各家经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有些食品怎样改进会更受欢迎等。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实际生活的内容。通过数学活动,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数学地观察、思考实际问题,并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让学生运用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数学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基本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原型。教师要教会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使他们能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小数的乘法计算时,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学生在实际的观察中,体会到日常生活离不开小数,小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小数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我就让他们算一算:一块面包1.20元,2块面包多少元?5块面包呢?……结果,这节课教学效果出奇得好,就连平时最不爱学习的学习困难生也对新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轻松的接受了新知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地结合起来,那么数学知识的学习将不再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到自然亲切。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例如,在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和如何进行测量的知识点后,让学生互相测量同桌身高、测量手臂伸开的长度、测量一步的长度等等、以此加深学生对厘米和米的理解,巩固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使学生获得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识性数据。通过这个活动中让学生“学以致用”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处处离不开数学”,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并逐步学会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

四、总结

数学走进生活,是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社会生活中的经验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贺斌.《课程教学研究》,2006年.第12期,总第154期.

[2]潘海燕.《教育反思与案例及论文》,新华出版社,2011年5月第一版.

猜你喜欢

乐趣生活化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点滴谈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乐趣”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