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摆手舞的艺术特色分析
2021-09-29刘屹亚
刘屹亚
摘要:作为恩施地区标志性的民族舞蹈形式之一,土家摆手舞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孕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早年就已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新时代其传承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本文以恩施地区来凤舍米湖村的土家摆手舞为例, 对土家摆手舞的文化内涵及传承与发展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土家族;摆手舞;文化;发展
一、土家摆手舞的概述
土家摆手舞是一种带有浓厚的祭祀性质的民间舞蹈,伴随着土家人民走过了很长的历史,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土家儿女。它在土家族的土话中,被称为该部落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神灵、文明和文化的一种敬畏,同时也是土家人祭祀祖先、举行重大节日时所跳的舞蹈,其中包含着十分丰富文化内涵,具有祭祀、教化、文化交流与传播等多项社会功能。
(一)土家摆手舞的起源
关于摆手舞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但大家公认的说法主要有这四种:第一种,巴人原始舞蹈之说。第二种,民间传说之说。第三种,就是原始祭祀用的巫文化巫舞之说。第四种就是中国的巴、楚文化交融的产物。尽管到目前止,尚未确定哪种说法是正确的,但可以确定的是摆手舞有着悠久历史。
(二)土家摆手舞的分类
土家摆手舞分为大摆手舞和小摆手舞两种。目前,“小摆手舞”这种类型在湖北省恩施州来凤县舍米湖村土家族地区的得到了比较完整的保存。这一切归因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它处于“一脚踏三省”的特殊地带且地势较为平坦,村子里面建有摆手堂,大多数人家都为土家族,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使摆手舞艺术的原始性在这里得到了很好地较为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二、土家摆手舞的文化内涵
(一)祖先崇拜思想的反映
过去,位于武陵山区的来风土家族祭祀祖先神为“八部大王”,并有“八部大神”庙,且这些地方通常都设有摆手场。每当春节过后,土家人会在此举行盛大祭祀典礼以及相关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都会跳起摆手舞。长期生活在这一带的土家族先民崇拜白虎,以白虎为图腾是对祖先崇拜的发展和继承,他们赞扬自己的祖先、歌颂自己的领袖人物,不忘初心,牢记祖先的教诲,于是便创造了土家摆手舞用以来纪念他们的,歌功颂德。
(二)恩施人民祭祀祈福的民俗体现
在武陵山区的大多数地区,通常在过年前要进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例如:祭祖、拜菩萨等,因此,来凤舍米湖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在表演摆手舞之前往往会先举行祭祀仪式,土家人大多数都已经在自己家中设立堂屋用以祭祀。首先,他们去亲自祭祀自己的祖先,祭祀时,用一个桌子摆上贡品,然后再点上三根香烛,跪拜烧香纸。祭品主要有香纸、纸钱、包封等。同时按照祖宗传下来固定的顺序依次点燃香纸,蜡烛,分别祭拜三位祖先,后到摆手堂外燃放炮竹,回到堂中作揖,许愿祈福来年平安、发财,然后点燃炮竹,敬拜完毕后,会由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许多人行叩拜礼。之后,人们便会开始载歌载舞地一边跳起摆手舞边一边唱摆手歌,其所唱的内容大多数都是赞扬土家族祖先的伟大功績,抒发对其的敬畏与怀念之情,还暗含着要地恭请他们前来参加这盛大的摆手盛会。等待摆手舞表演结束后,村民便可以把原来的祭品收回来,最后人们便去世老坟前送亮。
因此,土家摆手舞不仅包含了极其浓厚的祭祀色彩,也起到了凝聚族群的作用。
三、土家摆手舞的艺术特色
土家摆手舞大多都涉及到了土家人民日常生活劳作的画面,尤其是土家人日常生产生活的细致描绘,写实性极强。摆手舞主要有狩猎舞、农事舞、生活舞三种动作类型。其中狩猎舞向人们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在狩猎活动过程中土家人和禽兽活动所表现的动作;农事舞主要是展现了一幅土家人进行农事活动图景;生活舞是真实地还原了当时土家人进行日常生活的画面。
这些舞蹈动作中再现了巴蜀人生活场景,塑造了土家人的勤劳智慧、热爱生活的形象,以及土家人勤劳勇敢、乐观向上、活泼开朗的民族性格,这对于培养其热爱劳动和生活的民族品格,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通常土家人在跳摆手舞时,会有其他的土家传统古老的乐器配合着进行。在摆手场地的正中心一般会由同一个人敲锣打鼓,它奏出的不仅是配音的音乐,而且也起到了一定的指挥全场作用。人们表演时可以根据其实际的需要进行不同变换和调解敲击的力度和频率。它节奏较稳定,音色有高低强弱之分,很容易人产生爱慕之心。除了锣鼓乐器以外,偶尔也会使用人工演唱进行伴奏,它被土家人称为“摆手歌”。其歌词内容大多与土家族的自身生活经历,祖先创业等等有关。
土家摆手舞是歌乐舞浑然一体的艺术,给人以无尽的美感,浓郁的土家民族特色,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生动形象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土家人历史生活的绚丽图景。
四、土家摆手舞的传承与发展
(一)面临的困境
在古代社会中,土家人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劳作积极性,在特定节日聚集在一起围圈跳舞,将劳作方式以摆手舞的形式展现出来,不断加强社群联系。在现代社会,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电视和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微信等一系列通讯技术发展使得人们的交往有了更加便捷的交流和娱乐方式,致使真正懂得土家族摆手舞文化的年轻人逐渐减少。
土家摆手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与其他的大多数传统技艺面临着无人继承等一系列危机。老一代摆手舞艺人相继去世,青年人忙于工作,无心做摆手舞的传承人,导致摆手舞的“魂”逐渐丢失,相反,五花八门、龙蛇混杂的新摆手舞开始侵占文化舞台,如果不加以规范和引导,文化传承将面临断裂的危险。如何传承和发展土家摆手舞,让古老的传统民间舞蹈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二)对策与建议
土家摆手舞曾经是恩施土家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但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使其逐渐失去了原有受宠,土家摆手舞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困境。如今,那么怎样才能让古老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重新焕发生机,在人民群众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力,不仅需要保护其生存环境,更需要深挖土家摆手舞文化内涵,创新其传承方式,逐步培育新的生命力。
第一,保护摆手舞的生存环境,创建多方协同、联动的长效保护机制,组建一批土家原生态摆手舞民间艺术传承人、拓建摆手堂。如今在恩施的土家女儿城景区每天晚上都举办摆手舞篝火晚会,以此吸引许多人慕名前来参观。此外,也可以在州内各大旅游景点,做好各旅游景区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用土家人们饱满的热情穿着有土家民族特色的服装表演来向远道而来的游客们展示他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第二,結合当地土家族的民族特色,让土家摆手舞成为当地民俗旅游中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组建来凤土家摆手舞队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旅游节以及定期举办“来凤·中国土家摆手舞文化旅游节”,同时在州内各大旅游景点,号召各旅游景区组织工作人员开展穿民服、跳民舞、唱民歌,等一系列活动,用原始古朴的舞蹈、精美的服装、热情的表演来吸引海内外媒体及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和游客的参与。随着近年来国家级报纸、网站、电视及现场表演等方式的大力宣传与推广,来凤原生态摆手舞已成功地走出大山,舞向全国。
第三,深挖土家摆手舞的内在蕴涵,引入新媒体,创新其传承方式,将其和新时代发展方式相融合,使其成为新时代文化生活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来凤县是以土家族为主体的县,当地政府以其独特的土家民族风情为依托,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积极推动文化对外交流、加大对外企业的招商力度,吸引企业投资来打造一批土家摆手舞的主题公园、完善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将文化与旅游融合起来,打造土家摆手舞特色品牌,逐步培育新的生命力。
同时依托互联网,借助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新型电子网络平台,展示土家摆手舞,让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娱乐生活方式中,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感受到土家摆手舞的文化气息。
结语
土家摆手舞伴随着土家族人民走过了很长一段历史,已然成为土家族文化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摆手舞生动、详细地记录了土家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风俗民情、文化生活等场景,保护土家摆手舞就是保护土家族人的风俗文化。当代,摆手舞仍然是土家人心中的魂,摆手舞舞出的是土家地区秀美的山川、深厚的文化,相信摆手舞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必定会在传承和发展中根植在土家族人的内心深处。
参考文献
[1]黎帅.土家族年俗的田野考察——基于湖北来凤县舍米湖村的调查[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4(06):71-76.
[2]彭成刚.白虎文化与土家族[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7(04):37-39.
[3]刘璐.民间体育项目引入高校教学课程的思考——以土家摆手舞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4):124+126.
[4]唐金梦,陈艳,梁婷,姚海帆.来凤土家摆手舞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9,38(07):592-595..
[5]孙文波.土家族摆手舞的美学阐述[J].休闲,2019(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