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世界文化遗产中寻找丝路文明
2021-09-29郭玲
郭玲
深度打卡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莫高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领略沙漠艺术馆的魅力。
每到晚上,敦煌夜市就成为这座城市最喧嚣、最有烟火气的地方。行走其间,游人如织,一个个摊位上的特色旅游商品让人眼花缭乱,一家家餐馆门前的伙计热情地介绍着令人垂涎欲滴的西北美食。
这种景象,和一千多年前几乎没什么两样。作为丝绸之路重镇的敦煌,在当时是往来商队停留休整的必选之地。敦煌学专家郑炳林在《敦煌与丝绸之路文明》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漫步在晚唐五代的敦煌集市,随处可见具各种肤色、操各种语言的世界商人,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珍宝:撒马尔干的金桃、波斯的琉璃、中亚的铁器、中原的丝绸,异域奇珍,层出不穷,令人浮想联翩。”
不同的是,曾经是驼队带来远方的商人,如今,驼队变成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飞机、火车载着无数心怀向往的游客来到这里。
莫高窟:见证文化交融
从敦煌莫高国际机场乘车驶向敦煌市区,西北风情扑面而来。一年多前,敦煌机场更名为敦煌莫高国际机场,成为国内继义乌、满洲里之后第三个县级市国际机场。
在去往莫高窟的路上,有一座造型独特的蓝色建筑,它是大型室内情景体验剧《又见敦煌》的专属剧场。这座寓意为“沙漠中的一滴水”的剧场,迎接过世界各地的游客。行走在舞台之间,张骞、张议潮、唐玄宗、王圆箓……一个个和敦煌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历史人物逐一登场,观众在行走中观演,短短1个半小时,浓缩了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起伏,观众也仿佛随之游历千年。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地理位置特殊,是高山、戈壁环绕的一片绿洲,因此成为往来商客的停留之地。“敦,大也;煌,盛也”,敦煌就是盛大辉煌之意。多元的历史文化让这座城市就像它的名字所预示的一般蜚声世界。
自从张骞出使西域,“敦煌”这个地名,就被写入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叙事之中。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张骞途经敦煌地域,开拓了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借由这条“丝绸之路”,西域的天马、汗血马等良种马,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以及乐器和歌舞传入中原,西汉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以及丝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传到西域,促进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流;龟兹国鸠摩罗什东来弘法译经,唐代玄奘西行,使中印佛教文化在敦煌相遇;当中国的儒教、道教遇见西域的佛教,便有了“禅宗文化”的辉煌;当西方遇见东方,西方各国便有了造纸术、印刷术,有了中国茶、中国瓷、中国戏剧、中国建筑,甚至有了东方思维。
莫高窟,既是多种文化不断交融的产物,更是这种交融的生动记录。
从公元366年乐僔开凿第一个洞窟开始,一直到14世纪戈壁滩上洞窟连绵,莫高窟艺术以及藏经洞文物记录了古代欧亚的中国、印度、希腊等文化在敦煌的汇流,记录了匈奴、鲜卑、粟特、吐蕃、回鹘、蒙古等十多种民族文化被敦煌吸纳。
每一个来敦煌的人,都会被这里各式各样的飞天形象所吸引。飞天是敦煌的名片,更是莫高窟的名片。在莫高窟有编号的492个洞窟中,有270个洞窟绘制了飞天,加上榆林窟和东、西千佛洞,敦煌石窟壁画中的飞天总数接近6000身。敦煌飞天这种迥异于所有传统形象的天人形象,故乡虽在印度,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
“飞天是佛教文化的使者,从古老的印度起飞,曾在阿富汗、尼泊尔歇脚,越过昆仑,经新疆到敦煌,接受华夏文明的洗礼,然后飞遍神州大地,又飞向更远的东方、西方,为全人类所认同和鉴赏。”敦煌学者柴剑虹这样说道。
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敦煌失去了中西交通中转站与西域门户的重要地位,莫高窟就此衰落。
600多年后,当敦煌再次绽放光芒,它的举世闻名不再是它重要的战略地位,也不是丝绸之路的货物集散点,而是神秘和伟大的石窟艺术。尘封已久的莫高窟的再现,使人们惊叹于在大漠深处竟然有如此精湛的艺术,正是它,使人们对敦煌无限神往。
曾经是驼队带来远方的商人,如今,驼队变成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飞机、火车载着无数心怀向往的游客来到这里。
对话世界,重现丝路文明
1979年,莫高窟开始对公众开放,如今,这里每到旺季客流都会爆满。这处世界文化遗产能够安度“文物和游客双安全”的严峻考验,得益于国际合作下探索出的一系列科学保护和开放措施。
敦煌研究院打开“大门”,主动提出合作保护的愿望,并建立了国际合作平台,开启常态化“国际合作之路”。
“事实上,莫高窟的出现本身就是‘国际合作的产物。”在敦煌研究院第四任院长王旭东看来,这个古老石窟中至今留存着来自东西方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多元文化的结晶。
几十年来,来自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机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个人,先后来到敦煌,不仅带来了保护设备和经费,还带来了先进的保护理念和技术,投入到敦煌壁画的保护修复、文物病害防治和敦煌文化的研究与弘扬之中。
由敦煌研究院主导研发的中国首个文物出土现场保护移动实验室,实现了对出土文物的零距离保护;“数字敦煌”项目推动千年文化遗产“飞入寻常百姓家”;游客承载量研究保障了文物和游客的双重安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表示,这些措施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支持和服务。敦煌石窟综合保护体系构建和丝绸之路沿线文物保护过程中,敦煌研究院先后获国家技术专利50多项,推广应用于全国10多个省份的200多项文物保护工程,与此同时,这些成果还成为丝绸之路沿线诸多文化遗产效仿的“范本”。据介绍,2016年以来,敦煌研究院先后受邀前往印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考察相关文化遗产,并作为中国文化遗产专业团队首次对阿富汗巴米扬石窟进行了堪称“破冰之旅”的学术考察。
“2000多年前,贯通亚欧的古丝绸之路架起了一座东西方友好往来、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敦煌是历史上东西方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和交融,塑造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2016年,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中强调。
2020年,一部名为《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的纪录片,得到了众多敦煌学者的关注。纪录片中,观众在赵声良的带领下走进柬埔寨,探寻同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是海陆丝绸之路重镇的吴哥窟。“文化沟通才能做到民心相通”“我们的很多隔阂可以通过文明互鉴把它消除,吴哥窟和莫高窟的对话,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两种不同文明再一次对话,再一次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为我们世界的和平,为我们整个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标,奠定一个非常坚实的文化基础。”纪录片最后的这番話,给人启迪。
(感谢敦煌研究院对本组报道的大力支持,本刊记者鄂璠、杨掬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