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画何以“永生”
2021-09-29简宏妮
简宏妮
在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参观之前,所有的游客要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看两场电影:介绍莫高窟历史文化背景的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展示精美石窟艺术的球幕电影《梦幻佛宫》。
历时4年,斥资3亿多元,敦煌研究院打造的以“数字敦煌”为核心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于2014年8月1日正式开馆。它的启用,彻底改变了莫高窟的开放管理和游览模式,使得莫高窟成为国内外最早通过数字化应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典范之一。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启用5年多后的2020年2月20日,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联合推出的小程序“云游敦煌”在疫情期间上线,上线第一天就表现不俗:微信訪问量当日突破200万人次,1/5访问首页的用户会在朋友圈分享小程序。
在数字化的路上,敦煌研究院已经走得很远,并且仍在不断前进。
《梦幻佛宫》是全球首部以石窟艺术为表现题材的超高清8K数字球幕电影,影片对莫高窟最具艺术价值的7个经典洞窟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不论是忠实的石窟艺术爱好者,还是喜欢看热闹的年轻游客,这部20分钟的电影,都会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体验。
有了数字展示中心,莫高窟原来的游览模式发生了变化:游客先通过数字化体验艺术作为“前菜”,再进个别洞窟实际体验“艺术大餐”。这种模式既能满足游客“看艺术真品”的需求,同时又减少了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减少对莫高窟的破坏,缓解旅游参观和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
“云游敦煌”上线时新冠肺炎疫情正在暴发,在此之前,敦煌研究院对外发布公告,对所辖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窟、西千佛洞石窟暂停开放。小程序上线一年间,游览量突破3500万人次。其中,“80后”“90后”占比超七成。疫情暂时阻断了人们“进窟”,但“云游敦煌”的上线,却将莫高窟之美传播给更多人。
除了“云游敦煌”小程序,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还先后推出了数字供养人、王者荣耀飞天皮肤、QQ音乐“古乐重声”音乐会、“敦煌诗巾”创意小程序、敦煌动画剧等项目。
“我们现在有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把敦煌的壁画记录下来。有了这些记录的材料,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多媒体的手段传播出去,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看到敦煌。”正如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所说,在“云游敦煌”小程序上,网友们不仅可以近距离欣赏精美的敦煌石窟壁画、彩塑、石窟建筑,还可以参与多种形式的互动活动,这些数字化手段都为“活化”莫高窟提供了新途径。
多彩文创 莫高窟景区“莫高·和集”文创店内,带有敦煌文化元素的丝巾很受游客欢迎。摄影/鄂璠
扫码看窟 拍摄于莫高窟第257窟外的二维码。莫高窟每个开放洞窟外都设置了二维码,游客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获得洞窟信息,并观看洞内壁画。第257窟开凿于北魏时期,讲述九色鹿故事的著名壁画《鹿王本生图》就在窟内。摄影/鄂璠
天然之色 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内的天然矿物色展示。与化工合成颜料相比,其色彩纯正浑厚、艳而不俗。摄影/鄂璠
九层楼 莫高窟标志性建筑。摄影/鄂璠
大漠明珠 1987年,敦煌莫高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摄影/鄂璠
乐乐大王 莫高窟网红汪星人,幸运的话,可以在景区内和它偶遇。摄影/李喆
除了利用数字化为文物传播助力,在保护和研究方面,数字化也一直是敦煌研究院近30年来的主旋律。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曾在“首届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论坛”上表示,经历了1944至1949年的“看守式保护”及此后30年的“抢救性保护”,敦煌研究院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进入“科学性保护”时期,并在1993年就开始了“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探索。
“敦煌石窟数字化实际上是用数字采集、处理、存储、展示、传播等数字技术对敦煌石窟复原,用多种手段对敦煌石窟艺术进行解读、研究、保护、传播、弘扬和科学管理,以达到永久保存、永续利用的目的。”樊锦诗这样描述她理解的数字化。
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其中“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出,推动博物馆等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发展沉浸式体验、虚拟展厅、高清直播等新型文旅服务。
数字化为文物保护和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数字化犹如为莫高窟插上了翅膀,让它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真正“活”起来、走出去,从而有机会被更多人看到。
(本刊记者鄂璠、郭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走近大漠明珠
莫高窟是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颗明珠。492个有编号的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尊彩塑……她从历史中走来,正在西北的大漠中绽放着迷人的光彩。这个7月,我们终于有机会走近她……
九色鹿 这幅壁画正是莫高窟第257窟内的《鹿王本生图》。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动画片《九色鹿》,就是根据这一故事改编。图片/TUCHONG
火爆 暑期是莫高窟的旅游旺季,可谓一票难求。图为景区内参观的游客。摄影/鄂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