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分析

2021-09-29曹蓉

校园英语·下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职业导向教学评价高职英语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是高职英语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部分。教学评价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人才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应紧跟时代发展,以适应社会和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作为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基于此,本文通过对职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模式进行构建,并对其评价模式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此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评价的提升。

【关键词】职业导向;高职英语;教学评价

【作者简介】曹蓉(1984.3-),女,汉族,湖北松滋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走出国门,开始了海外市场的拓展,随之而来的,企业对于用人的标准也在日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就业压力。因此,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使学生通过英语学习提升英语应用水平。在未来的职场中,将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进行使用,以满足社会和行业对于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要求,提升学生在就业中的竞争能力。

一、 职业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模式构建原则

第一, 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不能由人为因素主观臆断,需要有规范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一定是以高职院校教学目标为基础,充分结合社会和行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由英语课程建设教师团队研究协商统一定制的。在进行教学评价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来实行,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以确保教学评价公平、公正、公开。

第二,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原则。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时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师应基于教学评价标准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过程性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

第三, 遵循学生发展性原则。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在学习中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教师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能单一地从结果下定论,需要结合学生综合发展趋势进行客观评价,重视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性评价,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 可操作性原则。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评价来进行针对性指导,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学评价的构建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中的评价标准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在實际的实施过程中更具可操作性。

第五, 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原则。高职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能够充分运用英语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这就对于英语在工作中的实际应用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高职英语教学在进行教学评价构建时需要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原则,遵循学生成长发展规律,把英语教学与行业、企业用人需求作为标准,以达成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最终目标。

二、 职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分析

为了适应社会及行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要求,要切实提升学生英语职业能力。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模式具体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下面笔者分别对这两种评价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性评价,它注重对教和学的过程的多元化分析、多层次判断,形成性评价能够为教和学提供更为及时、真实的信息,对于教师教学的改进和提升学生学习的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形成性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1)行为观察。在课堂教学方面,行为观察法最为基础也最为直观,其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行为观察评价法具有直接性,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学生的表情、动作、肢体语言等来判断学生的听课状态以及学习态度;其次,行为观察法具有自然性,师生只有在自然状态下才能呈现出真实的状态,反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因此,在进行行为观察评价法时不能进行刻意的安排,需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最后,行为观察评价法具有重复性,指的是教师可以通过增加观察次数来进行学生整体情况的深入了解,避免行为观察评价的表面化和片面化,只有通过重复观察才能真正判断出哪些是表面问题哪些是本质问题等。

在进行行为观察时,可以选择由非任课教师开展,更便于对学生整体行为的详细观察和记录。其具体实施方法是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课表现、神情状态、回答问题的积极程度、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沟通互动程度等,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对于英语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适应和喜好情况,从而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调整,以此制订出更加适合学生现有学情的教学策略。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行为观察评价法时,教师要避免掺入个人主观因素,需要秉承公平、公正原则,不能因为某些学生成绩好或者坏而带有偏见的眼光来看待,从而造成评价的不公平性。

(2)访谈和问卷。教师可以通过访谈法和问卷法的方式对每个学生有更为具体的了解,尤其是访谈法可以使师生能够实现面对面交流,如此更有利于获得学生的信任感和亲近感,有利于师生之间和谐、民主关系的建立。在这种关系中,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民主、信任、和平等,因此也更愿意将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真实反馈。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能够不畏艰难,帮助学生树立勇于战胜困难的决心,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而受到鼓励和鞭策,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而问卷法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实现大量学生群体真实意愿的调查,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都较低,能够覆盖绝大多数学生,这有助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的意见和想法。通常情况下,访谈法和问卷法相互配合来进行,以帮助教师获得更为准确、全面的信息。

(3)学习档案袋。教师通过对学术表现有关的各类材料进行收集,并对这些材料进行仔细分析和判断,以此来了解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情况。同时,学生也会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相关资料的积累,对于学生自身来说,有助于其自我反思和自我进步。学习档案袋所收集的资料内容多种多样,例如学生考试成绩单、学生课堂笔记、日常写作训练表、学生反思日记、各类大赛取得的成绩、其他学科教师或学生的评价等,所有能够反映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的资料都可以进行收集,同时所收集资料的形式也不拘泥于纸质版,可以是电子版、照片、手稿、证书等。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对学生日常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思想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和转变及时进行记录,例如,某个同学之前在课堂上总是搞小动作,不认真听讲,后来逐渐转变为慢慢开始集中注意力进行英语专业技能的学习并积极思考,能够主动发现自身不足,及时对不足之处进行学习和弥补,对于此类学生,教师需要及时记录学生取得的进步,并肯定其进步,在进行评价时,不能单纯以该学生以往所获得的成绩进行评价,而是需要通过对比其自身发展来进行更为客观全面的评价。学习档案袋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关注学生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肯定学生的努力,既要记录结果,更需要关注其过程。

(4)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作为同龄人在交流方面往往更容易达成一致,其所看问题的高度基本一致,因此学生互评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并且学生在对其他同学进行评价的时候也会进行自我反省,反思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存在的差距,同时对于其他同学身上所存在问题也进行了自查。因此,鼓励学生之间互评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被评价的学生会受到同伴的鼓励,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问题进行更加深刻地讨论并最终形成更加深刻地认识,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主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5)教师评价。作为形成性评价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评价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评价需要以鼓励学生为出发点,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将英语更好地应用在未来的职场中作为目标,评语尽量具体且有针对性,对于不同的学生需要进行不同角度的评价,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与之对应的评价体系和标准,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既要肯定学生所取得的每一点成就,又要肯定其为达成目标所做出的每一分努力,即使最终没有达成既定目标,也是值得鼓励和肯定的。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尊重和信任,从而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2.表现性评价。表现性评价是通过让学生完成实际的任务,对学生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进行的评价。表现性评价侧重对学生已取得的成就进行评价,具有以下特点:首先,表现性评价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贴近现实,需要学生具备解决现实中遇到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其次,表现性评价中对于学生所提出的任务通常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学生对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来完成任务,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甚至有些任务的答案并不唯一,学生可以通过多角度来进行不同的解答;最后,表现性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应用,而非对知识技能的回忆和再认知,学生只有将理论知识切实转化成实践能力才能完成相关任务,侧重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考查。

在進行表现性评价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相关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之后,小组成员之间可进行交流和总结,最后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学生及教师对此进行评价。其评价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在面对具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时是否具有清晰的思路,在遇到困难时能够积极借助相关教材来进行探索;第二,实践能力。在学生进行任务的解决过程中是否能够按照要求顺利完成,其完成情况与要求标准相比存在哪些不足;第三,团队合作意识,在进行小组交流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发挥自己的长处与小组成员进行互帮互助,同心协力以最高效的方式完成相关任务;第四,表达沟通能力。考查学生在与小组成员的交流过程中是否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进行总结发言时是否能够完整无误地表达本组观点。

三、结语

综上所述,职业导向下高职英语教学应当重视学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教学评价内容则需要充分结合社会和行业用人实际需求,以此为出发点,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进行科学合理评价,着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职业能力进行考查,将社会用人评价标准与日常教学评价有机结合。高职学生通过不断调整学习方法提高自身英语技能的应用能力,提升相应的职业竞争能力,从而为毕业后的职业规划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曼林,杨高云.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的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1):33-34.

[2]杨国兰.构建职业导向下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模式[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9(4):39-41.

[3]谢胜平.基于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的研究[J].校园英语,2019(34):48-49.

[4]黎阳,李梦峡,张微.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研究[J].青年与社会,2019(15):116-117.

猜你喜欢

职业导向教学评价高职英语
基于职业导向的中级财务会计创新教学研究
建筑类高职高专院校基于职业导向的思政教育模式改革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