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航天员一起,品尝太空中的“盛宴”

2021-09-29南瓜会写字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盛宴漫游航天员

南瓜会写字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如今,航天员们即将结束为期约3个月的在轨驻留,搭乘飞船返回舱返回东风着陆场。在赞叹国家科技发展之余,大家也将目光投向了航天员们的衣食住行。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这也许就是农业大国与生俱来的敏感性吧。那么,在太空漫游时,航天员们都吃些什么呢?

航空食品“进化”史

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航天员加加林就已经将人类漫游宇宙的梦想变为现实,但那时人类对太空的认知还只是皮毛,对于宇宙生活的需求更多只能依靠猜测和想象。

最初,考虑到人体代谢和舱内贮藏空间大小的问题,航天食品多以低纤维食品和脱水食品为主,虽然能够向航天员供应足够的能量,但谈不上多么美味可口。

随着制造宇宙飞船的技术不断变化升级,航空食品的品种和口味也在不断演化。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时,航天员杨利伟在太空中享用的是即食食品。到了“神六”升空时,航天员已经可以吃到热食和热饮。在“神十二”飞行任务的前期准备中,不仅为宇航员们配置了120多种食物,还将世界上首台航天微波炉送上了太空。就如歌里唱的那样:“有点饿啊没关系,空间站有宫保鸡。”不得不说,吃货的基因确实深深地扎根于中国人民的体内。

航天食品vs普通食品

那么这些能够升入太空与航天员们一同漫游宇宙的食物,和地面上普通的食物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得从太空环境和地面环境的差异性说起。航天员在执行飞行任务时,基本处于失重状态,再加上噪音震动以及昼夜节律变化,即使是经过专业训练、身体素质良好的航天员们,也不得不面对身体素质下降、脱水等生理问题。所以在设计航天食品时,营养均衡、能够被人体有效吸收是重中之重。

让我们来看看航天员的一餐都吃些什么——

主食:米饭

副食:香菇肉末、奶香鸡米

即食:辣味金枪鱼

复水汤菜:酱香油麦菜

(复水:航天科学技术名词,指重新吸回水分,恢复原状,为干燥的逆过程)

怎么样,是不是突然有点饿?除此之外,一部分航天食品中还会添加具有保健功能的因子,比如抗氧化剂、维生素等,确保航天员们不会在外太空这个不同寻常的生活环境中“营养不良”。丰富的航天食品提供着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维持身体机能的良好运转,也为航天员们的太空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

制造宇宙美味的法则

解决了“吃什么”,下一个问题便是如何储存。

因为航天任务执行周期长,所以航天食品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以保证食品安全。除了用最常见高温高压法将食材制成热稳定性食物外,辐照技术和冷冻干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特别是能够“开袋即食”的冻干食品,很受航天员们的欢迎。

除去食品加工技术,航天食品的形状和包装也很重要。想象一下,在太空中品尝尖椒兔,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大部分人都不吃尖椒,需要丢掉;而切得小块的兔子肉,肉不多,还需要频繁地吐骨头。失重环境下飞行舱中的一切都处于漂浮的状态,小小的骨头说不定就飘到了某个够不着的角落。所以航天食品一般是固态、无骨、小块、全部可食用的,方便航天员取食并轻松咀嚼,也能减少太空垃圾的产生。

航天技术让我们实现从仰望星空到触碰星空的跨越。无论飞离地面多遠,诞生于这片土地的食物所赋予的能量,都是坚强的后盾,为我们的征程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盛宴漫游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死亡』盛宴
跟踪导练(四)6
霹雳漫游堂
奢华的盛宴(第五站)
盛宴
NASA漫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