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文内容的教学重构

2021-09-29李凤婷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9期
关键词:罗素重构初中语文

李凤婷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选入课本的每一篇经典课文的解读,通常都有着两个思路:传统的课文解读思路是紧扣课文,完全以课文作为解读的对象,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具备应有的深度。但是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对于学生而言,由于解读的对象只是课文本身,因此不足以保证学生具有必要的广度。而对于教师而言,日复一日的对课文解读,容易让教师形成一种课文解读疲劳,并且容易让教师的课文解读视角变得狭窄。为了规避这些缺点,近年来初中语文的教材分析以及课文解读呈现出一种新的样态,这样一种样态,强调基于课文的同时要超越课文,在课文解读的时候将解读的视角投向课文之外,这样一种思路意味着教师对教学要进行重构,也意味着这样的课堂可能会呈现出一种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情景。

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有《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一篇课文,有研究者认为,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类文本的解读而言,不能孤立地就文本读文本,而应当认识到这样一篇课文具有“文以人贵”的特征,这也就意味着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读文本”要与“人物行动”联系起来,读时要注意提炼,从人物的追求中看到普适的人生意义。[1]作为世界有名的作家,罗素在这篇课文当中描写了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并且认为这是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情感的阐述,使得作品在问世之后获得了很多人心理上的共鸣,也成为塑造人的精神世界的不朽名篇。在引导初中学生对这篇课文进行解读的时候,也就可以遵循基于课文内容而进行教学重构的思路。

一、课文解读“单篇”与“联系”选择比较

基于课文而超越课文,说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这是因为超越课文并不是脱离原有的文本,而是意味着教师在解读课文的时候必须面临一个新的任务,那就是引导学生基于对课文的理解而将思维向外延伸,这也就意味着对课文的解读不再是面向单篇的解读,而是一个寻找“联系”的过程。

就《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课文而言,在传统的教学视野里,不少老师认为《我为什么而活着》没有什么好讲的,最多也就几个难句,因此这样的课十几分钟也就结束了。很显然,按照这样的思路上课肯定是不行的,与此同时,这也说明这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需要审视,需要重构。[2]如同上面所强调的那样,重构的过程就是寻找联系的过程,这个联系具有客观与主观两种属性: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在浩瀚的文学史当中描述爱情、知识和人类苦难的文本不计其数,因此这些文本与课文就是存在联系的,但课文重构显然不是将这些相关联的文本引入课堂;从主观的角度来看,课文解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必然会有属于自己的认识,从学生的认识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进行延伸,在这个过程当中,只要尊重学生的思维基础且引导得当,那有意义的课堂重构就会出现在课堂之上。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超越单篇而走向联系,就是课文解读的一个重要思路。

二、基于课文内容联系的教学重构

教学重构的出发点是对课文的解读,落脚点是学生思维可以延伸到的空间。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着》这篇课文而言,在对课文本身进行解读的时候可以从背景介绍、措辞表意、句子结构、句段大意、修辞手法、写作风格等几方面来进行,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课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就可以很好地理解罗素作为一个思想家、哲学家的崇高人格和博大情怀,同时也对如何更好地传达原作内容和风格进行一些探索性研究。[3]考虑到本文重点描述的是基于对课文的解读而进行的教学重构,因此这里重点阐述寻找联系的教学过程。

就笔者的教学实际来看,教学过程当中的两个细节值得书写:

一是从课文本身来看,笔者引导学生认识到我们现在所读到的课文实际上是从原文翻译过来的。由于语言的关系,语文课堂上不可能让学生去阅读原著,但是教师可以在对课文的解读过程当中寻求课文的主旨。这里不妨仍然以原文一开始的那段话来进行阐述——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这里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

学生的第一反应认为是“作者”,教师在表示认可的同时不妨再追问:“我”还有可能是谁?如果不出意外,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想到自己以及所有的“人”。而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思考,也就意味着思维延伸有了空间、教学重构有了可能。比如这里就可以让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人为什么会渴望爱情呢?人为什么要追求知识呢?对于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初中学生是能够寻找到比较好的答案的,笔者听到学生最好的答案就是“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的确,只有人类不断的繁衍,只有人类不断的追求知识,那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出来的文明才能得到延续。如果说这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还能基于感性而进行的话,那第三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哲学意味:人类遭受到的苦难有自然界造成的,也有人类自身造成的,因此对人类苦难的同情,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人对自己的同情。当学生有了自己认识的时候,他们往往会带有一种反思的意识去认识自己,这样学生对课文当中提到的“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就会有一种自主的深刻的认识。

二是从作者的角度来看,学生在感受到作品非常经典的同时,常常会问一个问题:人们评价作者罗素是一个伟大的作家,他伟大在哪里呢?教师此时可以反问学生:你是想认识别人眼中的罗素,还是想认识罗素自己眼中的罗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罗素自传》这一文本的解读。当然在课堂上还不具有如此充足的时间,但是通过对《罗素自传》序言的解读,依然能够为学生的思维延伸拓展一片广阔的空间。

三、从初中语文教学重构说开去

在上述课堂教学重构的基础之上,教师再去思考对课文的解读,又或者是对教材的解析,应当说有不少方面都是值得琢磨的。

无论是教材解析还是课文解读,很大程度上都是教师引导学生去赏析文本、寻找人生体验的过程,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学设计,一个好的课堂教学一定源于精心而合理的教学设计。精心而合理的教学设计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这便是“导学设计”:立足于学生学习的特点与需要,从学生学习的活动与过程出发,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4]之所以在这里阐述教学设计,是因为课堂重构与课堂设计实际上是一个相对重叠的过程,教师只有在积累了足够的教学经验之后,在具有了开阔的教学视野之后,再去解读像《我为什么而活着》这样的课文,那就可以真正做到对课文本身的深度解读,做到对课文的有效延伸。

由此進一步畅想,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课文解读而言,教师应当具有足够宽阔的视野,同时对学生的已有认知要有足够的尊重与认同,这样在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的时候,才能真正立足于课文解析,并且让学生在思维延伸的过程当中,绽放出关于原文理解的美丽的花朵。有了这样一个隐喻,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材解析以及课文解读就有可能会面对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初中语文教师要做的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赵建晖,徐江.文以人贵——《我为什么而活着》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17(10):64-66.

[2]潘井亚.罗素的伟大在哪里——《我为什么而活着》教学价值的个性挖掘[J].语文建设,2009(4):31-33.

[3]饶莉.我为什么而活着——《罗素自传》序言及译文赏析[J].高教学刊,2016(7):257-258.

[4]杨恙旁.我为什么而活着[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7(11):20-23.

猜你喜欢

罗素重构初中语文
罗素悖论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论中止行为及其对中止犯的重构
罗素的亲知理论解析
“非常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