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化学理念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2021-09-29石莉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教育策略化学教学

石莉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承载着技能型人才输出任务的中职学校在培养化学人才的过程中,逐渐重视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近几年来,中职学校不断明确自身的办学目标和教育理念,立志培养综合素质突出的技能型人才。基于此,文章主要对绿色化学理念进行简单介绍,并阐述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有效策略,希望对中职学校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绿色化学理念;教育策略;中职学校;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7-0085-02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已经成为中职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在绿色化学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中职化学教学核心目标的实现。

一、绿色化学理念分析

绿色化学理念,指借助化学技术和学科方法来研究化学原料、产物、副产物对于生态环境以及人体健康的影响,并想方设法消除化学物质对于环境的负面影响。通过拒用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化学物品、对部分化学产物进行重复使用和回收再造等可以大幅度降低化学研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干扰,从而提高环境污染的防治效率。与此同时,绿色化学理念始终强调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不生产化学废物。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绿色化学理念是一种凸显源头防治的污染治理理念,对于新时期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绿色化学理念不仅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影响到化学领域相关改革的推进。毕竟,只有培养出一批具有绿色化学理念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保证未来的化学研究由具备科学发展观念的人来主导。由此,广大职业学校的化学教师务必要确保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讲解过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令其贯穿整个教学流程,以深化学生的绿色化学意识,促使学生践行绿色化学理念,发挥绿色化学理念的教育价值。

二、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和教学目标的完成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其一,绿色化学理念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避免化学实验后所产生的废物对周边環境造成污染,应尽可能从源头上来防止废物的产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引导学生优化实验设计方案。其二,在运用绿色化学理念优化化学实验设计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合成方法的经济性,尽可能简化原材料到最终产品的生产流程,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其三,绿色化学理念高度主张降低化学反应的毒害,这便要求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原料、中间产品以及最终生成物的性质,确保其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毒害,或者在拥有同等作用的材料中选择毒性最低的。其四,要高度重视化学产品设计和生产的安全性,不开展安全性无保障的化学实验。其五,必须保证化学实验设计的节能性和环保性,尽可能在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实验操作,将实验所涉及的能源消耗控制在最低水平。除此之外,在日常化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安全溶剂、添加剂、可再生材料在实验中的应用情况,探究可降解产品的生产制造,还可以系统性地为学生阐述近些年来绿色化学领域中的实质性研究,让学生意识到绿色化学是化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出路,进而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就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三、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在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学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对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化学一般为医疗卫生专业、化工制造专业学生的限制性选修课,所以其所涉及的教学内容比较基础,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未来就业息息相关。倘若教师能将绿色化学理念真正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那么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学生的观念意识,使学生逐渐接触并了解化学领域的低碳环保策略。

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学科的整体学习难度较高,所以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其产生畏惧或厌倦心理,觉得这门学科索然无趣。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能够使学生获得与众不同的新奇学习体验。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和学习热情的激发具有显著作用。

3.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现代化建设输送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任务,现阶段所培养的人才最终将会成为各个行业的生力军。在高度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当今时代,培养拥有绿色化学理念的人才已经成为实现生态建设、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因此,中职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自己所承担的时代使命,确保越来越多的人才认可并树立绿色化学理念。

4.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绿色化学理念在中职学校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而且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认识化学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这对于学生学科视野的开阔、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在课堂教学中受到绿色化学理念的熏陶,并会自觉践行这一理念。

四、绿色化学理念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渗透

理论知识是学生了解化学领域的敲门砖。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在理论知识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接触大量的环保知识,认识到化学领域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从而对保护生态环境形成正确的认知。事实上,绿色化学理念在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渗透并非一蹴而就,教师需要一步步抽丝剥茧,对绿色化学理念及其所对应的领域研究现状进行深入剖析,从而找准化学和生态的连接点。教师必须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学习化学前沿领域的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化学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体验,进而达到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理念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学中,和绿色化学理念挂钩最为密切的是有关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的内容,所以教师务必要在教学中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讲解,以在学生心中种下绿色化学的种子。

2.在实验教学中渗透

化学是一门十分重视实验的自然学科,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学中所设置的实验较多。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师必须对教材中每一项实验所涉及的原理进行细致分析,找准每一次化学实验教学的切入点,并实现实验教学和绿色化学理念的深度融合。首先,依据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应优先为学生选择毒性较低且对环境亲和度较高的实验原材料,并对实验试剂的用量进行合理验证,避免出现不必要的资源浪费现象。其次,考虑到一些基础性实验也可能会产生具有危害性的气体,所以教师务必要保证实验室的通风设备正常运转,组织学生在通风处开展系列实验。倘若实验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则教师应该在实验后依据相应化学原理专门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处理,对实验产物进行回收再利用,从而避免化学实验对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以及学生的健康造成危害。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播放污染较高、危害较大的实验的录像,鼓励学生通过观看实验录像来理解化学原理,全面强化自身的绿色化学意识。

3.在实践活动中渗透

绿色化学理念要在实践活动中渗透。中职学校侧重培养技能型、综合型人才,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实践活动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提升学生的知识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与应用,并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中形成绿色化学意识。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师可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来强化学生的绿色化学实践体验。教师可以在世界环保纪念日组织开展宣传讲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世界节水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节约用水展开知识宣传;在世界地球日,教师可以组织有意向的学生开展生态环境知识竞赛;在世界环境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并发起环境保护主题活动。这样做能使整个学校形成浓厚的环境保护氛围,为绿色化学理念的渗透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制药厂以及污水处理厂,让学生近距离观察现代企业对于化学废物的处理,进而使绿色化学理念真正深入人心。

综上所述,绿色化学理念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为化学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形成和低碳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积极作用,能够大幅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中职学校的化学教师应该顺应教学改革的发展,全力探索绿色化学理念在化学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参   考   文   献   ]

[1]  王生锋.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策略之管见[J].科技资讯,2019(19):155+157.

[2]  李俊慶.中职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教育策略之管见[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8):103-104.

[3]  冯桂好.中职化学生活化教学现状及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10):9-10.

[4]  胡玉森.关于实验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0):157.

[5]  尹晓红.中职化学教学应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2):132.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绿色化学理念教育策略化学教学
浅谈绿色化学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