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教育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09-29上海市嘉定新城实验幼儿园张盼盼
□上海市嘉定新城实验幼儿园 张盼盼
在现代终身教育事业中,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注和重视幼小教育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问题也是幼小教育的重点研究方向。在整个学习生涯中,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换过程至关重要,因为这个阶段伴随着儿童成长和学习环境以及家庭生活的第一次较为巨大的转换,期间也伴随着儿童自我的认知、教育目标、生活和学习方式的巨大转换。这种连续、阶段性的成长变化,对儿童的人格发展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幼儿园到小学,对于儿童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相关的教育部门就已经对“幼小衔接”等问题开展了相关的研究。教育专家们提出我们的衔接教育要在过渡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在这之后,教育部为了给儿童的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又于2011年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内容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提出了明确指导,表明这三者之间应密切合作,同时与小学也要紧密衔接,实现各种教育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幼小衔接并不是单独的某一个单位的任务,其结合了幼儿园、社区、家庭、小学各方的共同责任,需要这几个方面加强交流和沟通,协同合作,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幼小教育衔接的落实提供具体措施,以便多方一起对儿童的成长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对衔接工作的推行提供更多便利。此外,幼小衔接的问题也被写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的规划课题中,并再次申明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近几年各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在幼小衔接教育中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突破,使我国儿童事业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幼小衔接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果不能合理地处理这些问题,可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本文将对这些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针对具体问题提供一定的对策。
一、幼小教育衔接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与小学是两个明显不同的教育阶段,他们两者的教育任务互不相同,但又相互衔接,因此,幼小衔接教育政策是否符合当前的教育环境,直接会影响儿童教育发展的好坏和幼小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目前幼小教育衔接中仍然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
(一)幼小教育要求不一致,易造成不良学习习惯
由于幼儿园本身的教育是以游戏等学习方式为基础的,加之很多幼儿教师对小学期间教育方式了解不充分,容易让儿童把幼儿园阶段的一些习惯带入小学教育阶段,即养成了一些不合适的学习习惯。等儿童进入小学后,很多儿童在用完学具后,不懂得如何自己收拾整理;书写汉字时坐姿和握笔姿势都不正确,书写过程中笔顺经常有错误;思考问题和做事时明显习惯于依赖老师,具有明显的幼儿园时期特点;有的儿童仍不懂如何按照正确的页码翻书、看画面等。为了培养儿童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其学习效率和学习进度,我们需要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协助儿童改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以免对后续教育造成阻碍。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儿童易产生“厌倦感”
现在许多幼儿园提前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教授小学的教学内容,因为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上小学后跟不上学习进度,认为识字、算术等需要提前学习,让还未上小学的儿童提前接受小学的知识。这样不仅不能让幼儿在入学前尽快适应小学生活,还容易造成其他问题。这种“教材下放”的方式,实际上是让幼儿重复学习同样的知识,容易让幼儿对学习产生“厌倦感”,等到知识储备用完,不良的学习状态仍旧持续,就会出现学习困难。
(三)缺乏社会适应性能力锻炼
在现代的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我们对教会幼儿如何遵守课堂纪律,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面对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等非智力因素并不重视,反而过度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由于这部分教育的欠缺,使部分儿童在刚入学阶段会非常不习惯小学的教学环境。有些儿童不懂得应该按照规定的时间上课,也不懂得按时做完教师布置的任务和作业。教师仅仅关注孩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情况,忽略了非智力因素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四)教学管理衔接过程不当
众所周知,幼小衔接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要考虑多个方面,既要考虑到教学进度能否按期完成,也要合理安排教材编制的难易度。而我国针对幼小衔接阶段的教材编订内容很明显没有考虑到这个阶段儿童的心理变化因素,内容的难度也明显高于同时期儿童的接受能力。此外,在对幼儿园阶段的儿童制定教学管理方案时也没有考虑到儿童有特殊的学习方式,没有提供合适的学习方式会使得儿童直接面对像小学一样的正规化教学,这样不利于儿童对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种不合适的教学方式和高难度的知识灌输,很容易打击到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并且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身心健康成长。
二、幼小衔接的综合对策
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程,是人生中第一个新的阶段,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与之前相比,小学教学有很多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学习中课程内容会变得更加丰富,学习进度也要比幼儿园时期更加有条理和紧凑,与其他人之间的社会性关系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我们需要明确并清楚了解这两个阶段之间的差异,全面且整体地对教学工作进行安排,真正有效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一)加强儿童的自我服务意识和约束能力,培养及提高儿童的独立能力
在幼小衔接中,要提高儿童对学习的欲望,学会主动学习,同时也应注意提高儿童与其他人的交往能力,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懂得什么是互相分享、协商和合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大班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鼓励幼儿主动帮助其他人,玩完玩具后要整理好归回原位等。这种独立性的培养能让他们逐渐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能让他们逐渐了解并养成既独立又能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
(二)增强儿童体力和技能的锻炼
教师在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其体能的培养,我们可以适当地采取多种丰富有趣的游戏或者活动来增强幼儿体能。例如,教师可以在不同时间段安排各种形式的自由活动,鼓励幼儿自主选择不同的活动方式,通过各种有趣丰富的游戏活动使幼儿爱上运动,逐步增强其体力,让他们在小学阶段能够有充足的精力学习。
(三)充分开发儿童潜能
对于幼儿园的儿童,尤其是幼儿园大班的幼儿,他们处于既要脱离幼儿园的教育,又要适应小学教育的阶段,而且他们本身就具有很强烈的学习需求。对此,教师在开发幼儿潜能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幼儿的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对每个幼儿利用不同的培养方式进行培养,促使幼儿在学习生活上快速获得知识和本领,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着重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帮助幼儿适应集体生活
教师在开展集体活动时,要注意观察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并加以引导,同时也要引导和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以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等。此外,由于小学教学对儿童的读写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在幼儿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读写能力,在培养过程中注意改掉他们不好的学习习惯。在幼儿的集体生活中,教师要学会耐心倾听,并让幼儿知道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对幼儿提出的问题要及时做出回应,培养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等。
(五)认真做好家长工作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由于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及办学理念理解不够全面,简单地认为幼儿在幼儿园就应该学习拼音、汉字以及数学运算等理论,其他的不重要,这种思想会阻碍幼儿的持续性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多和家长沟通,通过各种交流方式,比如微信、电话、家访等方式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教育方式和措施进的交流和宣传,让家长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更好地接受新的教育方式,让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都能接受相同的教育理念,使幼小衔接教育真正达到其本质的目的。
(六)制定科学合理的衔接管理体系
为了引导幼儿更迅速地进入正规学习阶段,相关机构也应该在考虑和了解幼儿接受能力的前提下,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衔接管理政策,并根据管理政策编写教学材料。同时,在学校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在制定相关的教育规定时应与时俱进,根据幼儿的承受能力和适应力,逐步更改和完善政策,以引导他们逐渐接受新的学习环境,改变学习方式,步入小学学习的正轨。
(七)积极开展国际之间的教育合作
相关教育机构也应该博取众家之长,对国外不同的教学理念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中选择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教学理论、模式、内容等,对我国的政策和教育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不断完善我国教学体系。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了解其他国家在幼小衔接教学方面的成功教学案例,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充实我国的教学方法和理论。
综上所述,虽然近年来我国在幼小衔接教学工作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幼小衔接教育依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何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也是幼儿教师在当下需要思考的,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创新教学理念,并把这些新颖的理念结合到我国独特的教学环境中,推陈出新,不断完善和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在幼小衔接方面的教育事业可以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