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教学方法研究
2021-09-29赵玉兵
赵玉兵
摘要:文化需要时间的积淀。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教育的价值。物质文化遗产是教育的载体,非物质文化是教育的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教育的多个方面,以“长善救失”教学方法为例研究其价值,并对其内涵、形式主体及教学理念展开阐述。古代教学方法能够延续至今,并且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就可说明此教学方法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采取博物馆式的僵化方式,而是呈现出活态的、生命旺盛的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长善救失”教学方法
世界是一个大的集合体,但可以简单地分为“物质”和“非物质”两大类。近些年来,许多国家在忙于政治与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积极申报。“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質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达、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这种由某一群体共同确定的某些共识或活动形式保留并传承下来,群体在传承的同时不断创新,通过特定形式加强对非物质文化的认同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据表现形式的差异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五大类:①以语言为媒介的口头表现形式;②表演艺术;③社会节日活动;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与实践;⑤传统手工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2]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更多倾向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有传统文学、传统艺术、传统礼仪、传统民俗、传统技艺、医学、历法、传统体育等。
二、教育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与教育相关的文化遗产大致可分为“教育物质文化遗产”和“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具体实物并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物品或遗迹,都是“教育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所谓“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具体实物,但仍然具有上述价值,例如教学技能与方法、学习方法、民间习俗、手工艺和表演等。
关于教学方法的传承,早已潜移默化,古人总结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以各种形式保存与延续。“长善救失”教学方法出自《礼记·学记》:“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3]至今该方法仍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运用。这里讲述了学习者有四个容易犯的错误,即“多”“寡”“易”“止”。这四方面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注意的。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与长处,引导学生扬长避短。
三、“长善救失”的阐释
(一)失则多
学生在学习时一味地贪求数量,就可能导致“消化不良”,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影响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会影响学习动机,致使学生情绪低迷,影响学习后续的内容。如果学习者在短时期内有较多的学习任务,就容易犯浅尝辄止的低级错误,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反复“咀嚼”。
南宋时期与朱熹、张栻齐名,同被尊为“东南三贤”“鼎立为世师”的著名理学大师吕祖谦说:“学者当先治一经;一经既明,则诸经可触类而长之。”[4]吕祖谦的话语就折射出学习不能贪多的道理。学者应当专注于一本书的学习,达到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这便可实现触类旁通,在学习其他内容时也会游刃有余。
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盛行学习的时期,之所以出现如此盛世,与当时的各家各派平等相待、学生游学来去自由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百家争鸣的盛世出现了许多优良的中华文化。教育内容更是璀璨,不计其数,其中较为代表性的有儒家的“四书五经”“十三经”,道家的《道藏》。学者在刚开始接触这些内容的时候,都会被其震撼,但又有哪些人能够真正地透彻地研究这些著作。“失则多”,渗透着中国古代教学方法中不能贪求数量,而要追求质量的思想。
(二)失则寡
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一是因为学习任务太少了,没有充足的学习动机,不能抓紧时间学习,注意力分散。学习任务太少,学习者有大量的空闲时间,这就会使其滋生其他的不良嗜好,浪费宝贵时光。
这方面的事例太多了。《伤仲永》一文将这一现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方仲永天资聪慧,自幼作诗,得到大家的夸赞,可是他的父亲却以此为致富之路,没能够给予方仲永适龄的学习任务,导致他到了二十二三岁时作诗的水平大不如前,神童也就此陨落了。
二是因为学生的学习自觉性过低,所有的学习任务总是等着老师布置。因为不愿学习,自然希望任务越少越好,更不会主动找老师要任务。这类学生希望花很少的时间完成任务,这样就可以做其他事情。因此,对于存在失则寡的学生要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促使学生着紧用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不再荒废时光。
(三)失则易
“失则易”,意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好问不识者,“失在轻易于妙道”。人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至道深矣、远矣,‘至道深远非凡浅所能,而人不知思求,唯好泛滥外问,是失在轻易于妙道。”[3]学习的内容太过于容易,或者说学习者自认为学习内容容易,都会导致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不牢固、学习动机低下。这种现象也被称为“学而不思则罔”。只是一味地学习,不假思索,这是在做无用功。
学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上是正确的,问题就出在落实上,不论是教师对教学内容难易程度的判定,还是学生个体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我们应当将由易入难的原则,主要理解为适用于掌握经典的步骤安排:从读到诵,到书写,到注解,到会通,到发挥,到落实为知行合一,等等。[4]教学和学习都是双向的活动,活动划分多步实施,这将大幅度减少失误。
中国古代的教学内容是以经典书籍为主,教学方法多以诵读为主,在诵读的同时助推身心和谐发展。而现如今的经典文化深受网络的冲击,很少有学生能够深入学习古典,接触的大多为“快餐式”文化。随着网络短视频的持续升温,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接触面发生了变化,这究竟是文化简易化后的结果还是对古典文学的弘扬,值得反思。
(四)失则止
“失则止”刚好与“失则易”构成反义,译为学生在学习时遇到不会的问题,不去咨询师长,而是一味地苦思,却没有进展。其中蕴含的钻研的态度值得学习和弘扬,如果过于极端,那就是死脑筋了。
出现这种情况也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一,学习任务过重、过多,导致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区分其重要程度,出现“积食”的情况,这就会让学习者产生畏难情绪。其二,考核方式出现问题,应试教育由来已久。“学而优则仕”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主流的教育目的,以今天的视角对比做出评价,肯定会多一些批判,可在当时那却是很大的创新,也算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进步。如今,应试教育还是主流,其相较于过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学而优则仕”不再是读书的唯一目的,可供选择的道路变得更加多。
(五)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够对症下药,使其发扬长处、克服缺点,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教导学生养成优良美德。这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素养和文化知识,还要有一双慧眼。威尔·赫伯格(WillHerberg)曾说:“教育者,要在他学生的灵魂中找到珍贵之质,并从劣质中启发和释放它,让他再生,使他成为一个高贵的生命。”[5]教师要在学生的各个方面包括日常的行为举止、言语甚至思想和情感等方面,对其进行观察和帮助。
“长善救失”在实施过程中也是因材施教的另一种体现。在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都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这也是传承至今的一种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四、“长善救失”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教学理念有一个充分的理解,这不仅是对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的要求,而且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理论层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与现象,并能够揭示教学的一般规律。教师要将这些研究总结出的规律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问题的发现、规律的总结都需要教师善于捕捉细小的关键点,使其效益最大化,这样便能总结出较为普适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探寻教学方法的同时也要时刻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认识对象,对自己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思想与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结果进行再认识的过程”[6]。教育者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当今较热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素质教育”使原本“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体的转换促使教育更加完善,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化发展。
(二)操作层面
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应注重对行为主体的把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践行‘生本教育、‘主体教育、‘个性化教育中得到了弘扬,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善來因材施教”[7]。在掌握好行为主体的基础下,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开展有计划的学习与研究。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这相对于以往的“为师是从”的理念有了极大的转变,“教师的教是以学生的‘失为前提条件,从而避免了冗赘的知识讲解、生硬的说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师生矛盾”[8],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使得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操作的行为主体可分为教师和学生,两者是处于平等的地位。下面从这两个方面分别阐释“长善救失”。教师不仅是“教”的行为主体,也是“学”的行为主体。教师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优势,进而克服自己的不足,掌握知识、纠正错误。教师作为“学”的行为主体,“作为一个学习者,表现在教师对学生认知心理特点知识的学习”[9]。认知心理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这正是“长善救失”的体现。
下面从学生角度解读“长善救失”的操作行为主体。“教”与“学”,学生更侧重于后者。学生的首要任务在于学习,学习也讲究技巧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体现“学”与“思”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很多人都会陷入“学”与“思”对立的局限之中”[10],要想很好地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就需要充分理解和运用“长善救失”的教学方法。在“学”时充分利用时间,讲究效率,在有意义的时间里尽可能地把事情做好。“思”讲究思考的深度,不在于量而在于精。“教”体现在学生能够向他人讲明白所学的知识。绝大多数学生具有“好为人师”的想法,能够讲解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成就感的体验。学生在充当受教育者的同时,也是“小先生”。
(三)学科层面
课程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选取素材、制订教学计划和方案同样要遵循“长善救失”的原则。在新课改中,新的课程理念为“以人的生成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动态的交往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多重主体性为运作方式,以多元化为基本开发向度的理念”[11]。总的来说,人的全面发展并非要求所有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每个方面做到完美,各自有闪光点就好。
学科建设在学校教育中具有基石的作用,一所好的大学需要优质的学科和专业,“学科与专业紧密相联,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的运用”[12]。学校的性质可分为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两类学校对于学科和专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公立学校具有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等优势,并将其运用到各学科和专业的设置上,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创新性不强。私立学校注重实用学科的建设,缺点是师资结构化不合理。
学科的建设要做到展现自身的优势,突出本土特色并结合学生的需要,还要克服自身的不足,学会转换思维。近年来国家新课程改革的力度在加大,十分重视创新发展,“新文科”与“新理科”的建设正是取长补短的体现。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涵盖内容丰富,其表现形式也多样,“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教学方法既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纯教学实物,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纯教学精神,而是能够依附于具体教学表现形式的方法和技能”[13]。从古代传承下来的教学方法有许多,学习方法又有内发和外烁之分,至今适用性仍很高。人们面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应“采取活态的、而非博物馆式的僵化方式来传承、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葆其旺盛的生命力”[14]。非物质文化具有活性的特点,传承和发展以人类为载体,发生于日常活动中。同时,人们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是对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认同,能增强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以及增强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龚诗尧.影像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研究[J].今传媒(学术版),2019(8):21-24.
[2]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N].人民日报,2011-08-05.
[3]《礼记·学记》的教育智慧:《礼记·学记》细讲[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
[4]江正杰.《学记》的教育理想国:看《学记》教我们如何读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魏敏,张伟平.“长善救失”的现代教学论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2015(17):24-26.
[6]高国武,朱秀英,张秀琴.教师的教學反思辨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3):22-24.
[7]胡玉洁,尹逊才.“长善救失”思想在教育中的传播与发展略论[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5(2):33-36.
[8]尹逊才,胡玉洁.《学记》“长善救失”思想在教育中的传播与发展[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43-46.
[9]陈耀婷.《学记》中“教”与“学”的行为主体探析[J].文学教育(下),2020(4):30-31.
[10]孟亭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现实意义[J].语文建设,2017(29):53-54.
[11]李艳华.“长善救失”教学原则的今日解读——读《学记》有感[J].现代教育科学,2010(4):18-19.
[12]刘献君.在“长善救失”中发展民办高等教育[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4(1):1-5,12.
[13]孙太雨,刘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我国传统教学方法新解[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6-10.
[14]熊湘华.学校教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3):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