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的思考
2021-09-29朱绍祖
朱绍祖
摘要:“中国社会史”作为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方向性课程,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针对当前“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处理不当、教学方式呈现单一、学生反思能力和问题意识培养不足等系列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注重创新课程内容设计,采取专题性、探究性和直观化等呈现模式,密切联系时代背景,讲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高校历史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和研究中,往往存在着偏重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领域的情况。20世纪80年代,冯尔康教授指出“恢复、发展社会史研究,已是史学界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1]。社会史发展至今,已成为史学研究和历史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中国社会史而言,它不仅越来越多地走进中学历史教材,也成为很多高校历史专业普遍设置的课程。然而,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领域,如何有效开展社会史课程的教学,仍然是很多高校需要处理和面对的重要问题。本文拟从实际的教学工作经验出发,就“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提出粗浅的见解,以就教于方家。
一、“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史研究的复兴,“中国社会史”逐渐成为全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然而,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地处理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和问题意识等。
(一)教学内容的处理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承担一门课程究竟该讲授哪些内容,并不是取决于个人的兴趣点,而是取决于该领域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自社会史复兴以来,社会史与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共同构成了当代历史学科的主要体系。虽然学界对社会史的概念、性质还存有不少分歧,甚至出现了通史、专史和范式诸说[2],但无论如何,正确处理和合理编排“中国社会史”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于“中国社会史”课程的教学,其实早在1985年冯尔康先生就为南开大学本科生开设了“中国社会史”。此后,冯先生将其讲义出版为《中国社会史概论》,弥补了社会史课程缺乏专门教材的空白。[3]可以说,这为“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有效教学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正如书中所言:“由于理论研究占据了本书不少篇幅,因而使对中国社会史史实的叙述受到了很大的限制。”[4]因此,高校教师在将该书作为基本教材参考的同时,还必须就教学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
此外,随着史学研究的进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史的研究成绩斐然,甚至呈现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必然要体现在高校历史课堂的教学之中,这就使得教材与教学不可避免地有了一些出入。然而,在当今的社会史授课过程中,教学内容还存在着严重依赖于传统教材的状况。任课教师如果没能及时吸收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就会使得社会史的实际教学与研究出现严重脱节。这也从客观上对“中国社会史”教学内容的处理提出了不断丰富和修正的要求。
(二)教学方式的呈现
“中国社会史”课程本身具有涵盖领域广、教学内容跨度大等特点,对授课教师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有历史学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还要有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功底和基础。教师缺乏专业的知识背景和新的理念,就只能跟随教材授课,平铺直叙,很容易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
此外,社会史的教学还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教师通常采取讲授为主的按部就班式教学,即按照现有的教材和课程大纲逐章逐节讲述。其弊端也非常明显:一方面是对教材的重难点难以有效把握,另一方面是不能提起学生的持久兴趣。“中国社会史”课程通常為36学时,想在有限时间内从古到今详细讲述,显然不太现实。出于时间考虑,部分教师便对章节的轻重稍加处理,甚至采取“串讲”的模式,所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
尽管当今社会传统历史文化深受学生的追捧,但是如果在实际的社会史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采用学生喜欢的教学资源,采取新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式,将是教学实施中存在的一大问题。传统单一的讲授法和单调的呈现方式,既忽视了对学生主动性的培养,又容易使学生在枯燥的教学氛围中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
(三)学生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门面向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开设的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中国社会史”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状况,知道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变化过程,并对中国古代社会演变的原因有基本认识。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必须对影响社会发展的因素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这就需要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
然而,社会史又与传统史学有很大的不同。传统史学重叙述、重考证,而社会史重分析、重解释、重调查。[5]虽然问题意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教学的过程也是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当前的课程考核和评价系统中,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考核也产生重要影响,这使得高校教师不能放开手脚、有所顾忌,甚至出现主动迎合学生的现象。教师在满足于其获得学分的同时,对学生的反思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不能得到有效提升。
总之,上述问题不仅深刻影响到学生培养的质量以及课程教学的提升,而且也不利于社会史学科领域的长远发展。因此,我们需要积极采取相应的改革举措,直面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
社会史作为一门立足于专门史而面向整体史的、具备多学科方法的研究领域,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鉴于在具体授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需切实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创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离不开对相应教材的参考。教材既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资源,但并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从目前已有的各种社会史教材来看,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功能等是较为一致的内容。这些内容既是教材编写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自然应当属于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然而,社会史中的“社会”具有的内涵相当丰富,课程的信息量和承载度仍是需要处理的关键问题之一。“中国社会史”的教学内容,如果采取全面讲述,面面俱到,势必会与“中国通史”等课程的内容重复,因此任课教师应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选取若干主要和热点问题,按专题形式开展教学,以便于学生对问题形成完整的认知。
中国史学向来重视涉及军国大政的典章制度,从政治和经济入手,几乎是学界共识。但与其他学科不同,社会史比较强调“自下而上”的历史视角和“总体史”的视野,比较关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这是学生在以往的历史学习中较少接触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社会史研究的理论、方法、流派和研究成果向学生进行系统的讲授,使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内容构建起较完整的理论和知识体系。[6]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史学研究日新月异,社会总是处在不断变迁之中,传统教材的内容与我们的实际教学有一定出入,这对“中国社会史”教学内容的处理提出了更新要求。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任课教师要注意基础性与前沿性的结合,既要有知识层面的介绍,又要有一定的研究力度,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学术前沿动态,推荐有重要影响的论著,关注有争议的学术热点,使学生在书本之外切实感受到历史的多元面相,如此才能更好地改变学生的固有认识。
(二)注重探究性与直观化的呈现
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研究的重心已从单纯的政治史、军事史转移到了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专门领域。社会史被视为是“在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之外新添加的第四块基石”[7]。传统的社会史主要关注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功能,政治、经济背景及其影响,虽然有时也被考虑在内,但通常不是关注重点。这就使得社会史的教学在呈现方式的探究性上有所不足。
其实,社会史的教学和研究内容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紧密关联,“社会史渗透到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等领域”[8]。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演变,影响到民众社会生活的变化,社会生活的变迁也映射出一个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稍加注意便会发现,在民众日常生活中,举凡服饰、饮食、出行、节俗、人际交往等,随处都有政治和经济的印记。如果社会史的教学只偏重于史实的陈述,而忽略了探究性的呈现,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的引导极为重要。尤其是要注意将社会与政治、经济紧密相连,从国家与社会、制度与生活等方面切入[9],才能准确把握当时社会的基本规律和总体特征。
据笔者了解,在高校历史课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主要为政治、军事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社会生活作为社会史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和题材十分丰富。举凡民众的衣食住行、风俗信仰、婚姻家庭、生老病死、医疗卫生等,皆与人们的生活较为贴近,多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然而,传统单一的文字教案和教材授课方式,并不足以呈现其丰富性。任课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当今的教学对象是伴随着视听材料、网络、等新媒体成长起来的,他们大多对视觉直观媒介依赖度较高。如果只是采取平铺直叙式的讲授,缺少对现代教学手段的利用,自然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会影响教学效果。
事实上,“中国社会史”的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形象直观的方式予以呈现。例如在讲古人的衣食住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历代的服饰、饮食器皿、古建遗址等,以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既能直观地再现古人衣食住行、礼俗、娱乐等场景,使抽象的历史讲解具体化,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史学的社会文化功能,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理解。
值得一提的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固然重要,但这并非意味着教学要全部迎合学生的兴趣,任课教师须牢牢把握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传授,做到史论结合,尤其是不能完全为了引起学生兴趣而忽略了对其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否则,学生仅仅停留在满足于好奇心,局限于感官体验,并不能有本质上的提升。
(三)注意讲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改革的日渐深入,不少社会问题暴露出来,需要更好地加以应对和解决。社会史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后复兴的一个新领域,它同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使得史学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学以致用”“以史为鉴”历来是我们追求的学习目标。学习“中国社会史”正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本国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更好地解决自身的社会问题。要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密切联系实际,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教学改革的实行、教学水平的提高,首先是依靠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水平。任课教师在社会史的教学中必须要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抓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从现实的社会问题出发,追溯历史上中国古代社会存在的社会问题,才能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学习和研究并不是脱离现实社会而单独存在的,从而更准确地认识当今中国社会问题的由来。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由基础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转化,对与现实联系密切的相关知识很感兴趣。社会史内容因其贴近生活,更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因而更适合进行研究性的学习。[10]教师如果开展这种有针对性的引导,将极大地影响学生和感染学生,有助于实现知识性与应用性的并重,使学生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纠正其认为“历史无用”的错误看法。
总之,通过这些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改革,既便于丰富学生的历史认识,又能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进而把“中国社会史”课程内容的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使学生感觉到上课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历史也是有血有肉的。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发挥史学的现实关怀功能,增强其对现实社会的关怀和“以史为鉴”意识,大有裨益。
三、结语
总体而言,“中国社会史”作为高校历史专业的一门课程,与政治史、经济史等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在丰富历史的完整性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还是认识和解决中国当代社会问题的资源宝库。要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系统讲好这门课程,解决“中国社会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实际教学实践中,适时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注重创新课程内容设计,采取专题性、探究性和直观化等呈现模式,密切联系时代背景,讲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推动教学相长,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体现史学教育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冯尔康.开展社会史研究[J].历史研究,1987(1):79-91.[2]赵世瑜.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J].历史研究,1999(2):5-23.
[3]申红星.论社会史在高校历史学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5):124-125.
[4]冯尔康.中国社会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5]冯一下.社会史对中学历史课程的挑战[J].历史教学(中学版),2008(11):15-18.
[6]郝平,韩晓莉.中国近代社会史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1):46-47.
[7]乔志强.中国社会史的研究对象和方法[N].光明日报,1986-08-13.
[8]冯尔康.三论开展社会史研究[M]//南开大学历史学院.社会史理论与研究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9.
[9]常建华.生活与制度:中国社会史的新探索[J].歷史教学,2021(1):25-30.
[10]张加富.重视社会生活史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能力[J].教学与管理,2014(1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