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叶榆的养护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2021-09-28张永勤高延林

种子科技 2021年15期
关键词: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

张永勤 高延林

摘    要:金叶榆是落叶乔木植物,属于榆科,具有较为艳丽的外表,根系较为发达,生长速度较快,在当前社会中被大力推广,并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的建设中。金叶榆适宜种植在夏季干燥、冬季寒冷的地区,因此在高台县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基于此,闡述了金叶榆的生长环境、养护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金叶榆;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15-007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6.8;S687       文献标志码: B

金叶榆是一种在白榆嫁接后形成的植物,其叶子呈现金黄色,有自然光泽,并且色泽新鲜,能广泛应用在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金叶榆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即使在较为贫瘠的环境中仍能生长。金叶榆可承受最低温度为-20 ℃,具有一定的抗盐碱性,特别适宜种植在高台县。当前,我国已经成功培育了中华金叶榆,打破了北方地区绿化工作的困境,为北方地区的绿化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提升了高台县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1   生长环境

高台县属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气候特点为干旱少雨,四季气温变化明显,具有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特点。每年1月是平均气温的最低点,能达到7.6 ℃,极端最低气温-31 ℃,每年7月是平均气温的最高点能达到22.2 ℃,极端最高气温38.7 ℃,≥0 ℃积温3 567.7 ℃,≥10 ℃积温3 053 ℃。年平均降水量能达到103 mm,年蒸发量能达到2 000 mm,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19.4倍。每年的太阳照射时间非常丰富,能达到3 088 h,无霜期较短只有150 d。高台县的昼夜温差较大,夏季夜晚较短且气候炎热,冬季夜晚较长且气候寒冷,同时,在冬季时当地气候更加干燥,降水量分布不均匀。

高台县有可能面临干旱、干热风、沙尘暴、霜冻等自然危害。这样的气候条件会对当地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一定的危害,不利于当地农作物的生长,但是当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金叶榆生长。当前金叶榆在高台县的种植效果日益提升,为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养护管理

2.1   浇水

在种植金叶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为枝叶的生长提供条件[1]。金叶榆的根系较为发达,因此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水分,为其根系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在种植金叶榆时,需要安排专门的种植人员对其根系进行实时的监测与管理。种植人员需要定期对土壤进行翻整,如果下挖深度在30 cm左右时土壤开始变干,就需要对其及时灌溉。一般情况下,在春季、秋季时,每7~8 d就要进行灌溉,在夏季干旱时,每3~4 d就要进行灌溉。金叶榆的环境适应能力较强,在夏季时,种植人员可根据植物的生长环境以及土壤的湿度来决定灌溉措施,在种植的过程中实现见干见湿。

2.2   除草松土

除草松土是对植物进行田间管理的重要方式[2]。当种植金叶榆时,一旦田间存在杂草,杂草会与金叶榆进行营养物质的争夺,从而对金叶榆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为此,需要通过人工除草的方式对产生的杂草进行清除。除草工作的开展没有固定时间,也没有固定的次数,操作也较为简单。当金叶榆种植范围内产生杂草时,用锄头或者铲子将杂草清除。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杂草清理时,一定要注重对于深度的控制,既不能过深,否则会导致金叶榆的根系遭到破坏,又不能过浅,否则会导致杂草的根部没有清理干净,过段时间后还会长出大量的杂草。

2.3   施肥

在种植金叶榆的过程中,为保证其能获取到足够的营养物质,需要为其施加农家肥[3]。种植人员应将农家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后施加,这样的施肥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土壤肥力,而且还能够提升土壤活性。在施肥后,可保证植株充分吸收营养物质,从而促进植物健康生长。当苗木生长处于稳定阶段后,需要对其施加尿素。在雨后,种植人员将尿素均匀撒施在金叶榆的根部,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土壤的湿度较大,因此尿素能自动进行分解。

如果在晴天进行尿素施加,施加后及时浇水,让尿素能快速溶解,这样就不会出现化肥颗粒残留在土壤中,对金叶榆的生长造成危害。种植金叶榆不能每年都对其施加化肥,否则会对植株产生较大的危害。化肥可每隔一年施加一次,既能降低化肥对土壤以及植物的危害,也能促使金叶榆根部的健康生长,同时可增加金叶榆的叶片颜色,提升其观赏效果。

2.4   修剪

修剪工作是对金叶榆进行田间管理的重要工作。开展修剪工作需要种植人员拥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根据金叶榆的生长情况决定对其进行修剪的时间以及方式。一般情况下,对金叶榆的枝叶修剪每年需要进行两次[4]。

第一次为早春,在金叶榆栽种后进行整形,去掉在其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繁杂枝叶,对枝干进行缩减,将下垂的枝条进行修剪,对患病的枝叶及时拔除,不仅能提升观赏价值,还能促进植株健康生长。在气温较低的早春,可防止金叶榆产生抽条。在修剪的过程中,保留主枝以及侧枝,或者将侧枝剪短。对一些生长过于密集的枝干,需要通过修剪的方式将其变得稀疏。

第二次为夏季的快速生长期,需要对枝干上的绿叶进行去除。对于生长较差的枝叶需要进行二次修剪,对于缓芽的枝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剪。修剪工作的开展能有效促进金叶榆枝叶的生长以及萌芽,提升金叶榆的观赏效果。金叶榆分为高接金叶榆以及低接金叶榆。高接金叶榆需要将其修剪成为馒头型,低接金叶榆需要将其修剪成为绿篱或者其他好看的造型,使其符合周围的环境,体现出金叶榆的观赏价值,促使金叶榆的生长能为当地获取到更多的生态价值。如果需要在分车带中种植金叶榆,就需要对其冠幅进行修剪,防止其生长过宽,影响车辆正常运行。

3   病虫害防治

黑斑病是对金叶榆为害较大的病症之一[5]。当金叶榆患有黑斑病后,其叶片表面将形成圆形的浅黄色斑点。随着时间推移以及病情加重,斑点的面积逐渐扩大,并且斑点的颜色也会发生变化。在斑点的内部将形成轮状排列的黑色凸起粉刺,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在黑斑病发病后期,将会在原有的斑点上形成黑色的小粒点,这是病原菌的子囊壳,这时黑斑点呈现疮痂状。金叶榆患有黑斑病主要与外界环境的温度、湿度有关,当平均气温达到20 ℃、湿度过大时会导致金叶榆产生黑斑病。

对于黑斑病的预防,第一,需要尽量加大金叶榆的种植密度,并且要对金叶榆枝叶进行定期修剪,以防止在金叶榆生长过程中枝叶过于繁密,这样做可使得金叶榆的生长环境通风、透光,最大程度上减少黑斑病的发生,以免对金叶榆造成二次感染。第二,在冬天来临前,需要将落到地面上的病叶进行收集并通过焚烧的方式将其销毁,以防止病原菌顺利度过冬天,避免在春天来临时对金叶榆造成伤害。第三,在金叶榆放叶后以及子囊孢飞散前,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种植人员需要将1%波尔多液或者65%可湿性代森锌500倍液制成喷雾,用于黑斑病防治。在使用药物时,保证每14 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将黑斑病彻底清除。

当黑斑病已经出现7 d后,其疏导组织会被切断,造成植株死亡。患有黑斑病的植物大多数产生在对其进行修枝的位置。因此在黑斑病防治时,需要进行以下两点工作。第一,在对生长较弱的植株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施肥等方式提升其抗病能力。在修剪植株的过程中,对患病植株进行彻底清除。第二,在发病过程中,需要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200~300倍液对树干进行喷雾防治。

金叶榆在日常养护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桃红颈天牛、飞虱、跳甲、榆紫金花虫、榆毒蛾、黑绒金龟子等虫害为害。为此种植人员应采用合理的方式对虫害进行管理。在对虫害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将虫害产生的卵块进行清除,这样就能对孵化的幼虫进行集中的处理,并将其消灭。在虫害低龄期,应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进行防治。在虫害高龄期,应喷洒苏云金杆菌乳剂400~600倍液进行防治。在幼虫盛发期,应喷洒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2 500倍液。

4   结语

金叶榆具有一定的抗病性以及環境适应能力,因此,在种植的过程中,种植人员可以进行粗放型的种植,但是在初春时需要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关注金叶榆的生长情况,为今后的生长提供保障。同时,要时刻关注金叶榆病虫害防治工作,关注其生长过程,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防治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升金叶榆的观赏价值,推动高台县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 1 ] 张汉春.金叶榆的嫁接与后期管理[J].现代农村科技,2020(3):60.

[ 2 ] 王瑞娟.中华金叶榆种植及养护管理技术[J].农家参谋,2020(10):157.

[ 3 ] 南伟.金叶榆嫁接管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9(21):73-74.

[ 4 ] 国祥胜.金叶榆8类几何形树体形状与整形方法[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9,22(5):12-14.

[ 5 ] 于凌霄.北京平原造林主要栽植树种适应性及栽植配置研究[J].林业资源管理,2019(1):155-159.

猜你喜欢

养护管理病虫害防治
西宁市园林绿地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