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不走的帮扶队伍”助乡村建设

2021-09-28新华

科学导报 2021年66期
关键词:京郊小院学科

新华

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绿色、优质、高效,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心系三农,怀远天下,驻扎农村生产一线,走在农业绿色发展前沿,他带领团队在生产中破解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理论和技术难题,为推动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

创新“政产学研农”于一体的科技小院模式。为解决科研与生产实践脱节、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农技人员远离农民和农村等制约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三农”发展等问题,张福锁自2009至今带领团队师生每年300多天扎根农村,创建了由政府、企业、高校和农民等多方参与的科技和产业化融合,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与一体的科技小院综合服务平台。团队师生深度融入农民群众中,切实了解“三农”问题与需求,抓准生产关键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进行技术集成创新,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并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四零”服务,将科技成果以“科技小院”为圆心向外快速传播推广,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张福锁认为,只有与产业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科技小院的作用。截至目前,團队已与中国农技协、北京市委、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等63家单位和37家企业紧密合作,在全国共建立291个科技小院,覆盖了粮食、水果、蔬菜等60个作物体系,以地方农业产业为依托,“政产学研农”五位一体相互协作。

以科技助力农业绿色转型。创新绿色生产技术模式是推动国家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张福锁联合全国合作团队组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搭建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从农业全产业链入手创新农业绿色发展解决方案,探索全域落地实现模式。张福锁作为副理事长组建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创建了北京市农业绿色发展高精尖学科,搭建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作物学、畜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和农业工程等多学科交叉创新平台,创新农业绿色发展理论和方法体系,建立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建立农业绿色发展“A5”联盟,依托国际智力资源和先进培养体系,建立了兼备研究深度与知识广度的“T”型博士生培养新模式,在推动学科交叉和产学研融合的同时将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推向世界。

助力京郊农村脱贫攻坚。自2018年以来,张福锁团队通过与北京市委合作,组织农林院校师生在京郊农村共建立50家科技小院,辐射带动周边192个村(其中包括低收入村62个),辐射低收入户1700多户,解决1300多人就业,农民技术培训6500余人次,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张福锁表示,将继续以科技小院为依托,壮大组织跨学科团队,形成一支“带不走的帮扶队伍”,助力农村文化、生态和精神文明建设,拓展京郊农村服务功能,为把京郊农村建设成村民宜居、市民向往的美好家园作出更多贡献。

猜你喜欢

京郊小院学科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热闹的小院
京郊平原地区美丽乡村建设要点探析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久别夜归
京郊观光果园发展现状分析
方方正正的“小院”
“超学科”来啦
春到小院来
京郊传统村落旅游营销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