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研究
2021-09-28窦英倩
窦英倩
【摘 要】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将生活化思维渗透进教学活动的每一环节中,充分利用各类教学资源,确保美术教学效果以及学生审美价值的提升。本文从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思考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对实施生活化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深入探究,为相关研究学者提供科学思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6-0141-02
Study on the Life-oriented Teaching of Art in Primary Schools
(Daga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Binhai New Area, Tianjin,China) DOU Yingqian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elementary art life-oriented teaching activities, teachers should infiltrate life-oriented thinking into every aspect of teaching activities, and make full use of various teaching resources to ensure the effect of art teac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aesthetic value.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life-oriented art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thinks about the causes of the problems, and then conducts in-depth exploration of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mplementing life-oriented art teaching, and provides scientific thinking for related researcher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art; Art teaching; Life-oriented teaching
一、小學美术生活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由于小学美术教学受到传统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影响,使美术学科缺乏创造性,进而影响生活化教学的融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师开展的美术教学活动并未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制定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存在不符,从而影响学生进行自主创作的秩序;二,教学方法不灵活。有些教师在讲解完美术教学知识点后,并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营造符合生活化教学的情境,使学生作品缺少新意;三,教学内容缺少生活气息。由于许多小学美术课堂缺少生活素材的运用,导致师生间互动并不良好,影响学生艺术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提升;四,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大多数教师只是采用口头形式表扬、鼓励学生,当学生听过的次数过多后,便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进而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实施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
教师要明确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积极拉近学生与生活美术之间的距离,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合理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进而增强学生使用线条、色彩等抒发自己的感情的能力,实现其审美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瓢虫的花衣裳》时,首先,教师在黑板上绘画出七星瓢虫的形态,使学生在理解绘画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其次,使用多媒体播放课前准备好的有关瓢虫的图片与视频,并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遇见的瓢虫,以此激发学生使用绘画手段表达情感的欲望;最后,必要时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使学生牢牢掌握美术技巧,促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美术知识与生活常识。教师还应注重课外活动的开展。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活跃时期,对课外活动具有十分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踏青、春游等活动,让学生在切实感受大自然美好生活场景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美术创作素材,促使学生使用自己掌握的美术技巧勾勒出的美好世界。当学生对生活拥有全新的认识后,不仅能培养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还有利于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更加贴近,促进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二)营造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美术而言,情境创设对提升课堂教学生活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当小学美术教学资源与条件有限时,就需要教师积极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创设与真实生活场景相符的课堂氛围,将生活中的实际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与此同时,教师还应积极运用校园内以及校园周围的环境中包含的教学材料,以此为小学生创设符合真实生活场景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美术知识,并实现其审美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叶子上的小‘血管”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操场,让学生寻找自己心仪的树叶,然后回到班级,进行小组讨论,并引导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描述自己看到的叶子“血管”是什么形状的,并说出自己是如何理解“血管”的作用。学生在经过教师讲解后将能深刻理解到“血管”是树叶生长过程中获取养分的主要器官,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使用画笔绘画出自己观察到的叶片形状。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促使学生在课下也能进行自主学习。此外,教师还应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工具,增强美术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充分发挥出图片、视频的作用,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美术教学课堂能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应用生活素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手工作品的制作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资源可以被利用,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灵活运用各种生活素材,鼓励学生参与到手工制作过程中,获得实践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有趣的彩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中经常食用的水果特点,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使用彩泥对这些水果进行自主创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彩泥制作视频,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展示他们的优秀作品,以此为学生提供可学习的榜样,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让他没惹你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观察生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美术源于生活”。
(四)合理布置作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一方面,合理布置美术作业。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延伸,教师应将其与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凸显出生活化教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并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蔬果变变”这一课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在放学回到家后,利用家中的蔬菜与水果摆出具有创意性图案,可以使用水果果品、蔬菜的根茎进行创作,内容与形式不限,然后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使用手机拍摄制作好的美术作品,并上传到微信群或是线上教学平台中。此时,教师要及时点评学生作品,可以从中挑选出创意性强的作品,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展示作品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自觉地完成美术作业。另一方面,采用多元化的教學评价。过程性评价是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评价模式,注重学生在各项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对美术技能、技巧以及知识的运用,并对作品提出具有指导性的建议,使学生作品更加完美。此外,教师的过程性评价还应强调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通过相互评价、相互欣赏、相互分析,学生可以发现对方的优点,以更加积极的态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促使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进行紧密联系,并为生活化美术教学的发展与进步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索能力、综合运用美术知识能力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开展小学阶段生活化美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从而打破原有美术教学模式的界限。因此,教师要始终结合美术教材设计教学内容,积极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合理运用各种生活素材,科学布置美术作业,实现生活化教学,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超.生活化教学与小学美术的有效融合策略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05).
[2]戴萍.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与学生美术素养培育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18).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