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2021-09-27马存娟

传播与版权 2021年6期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

[摘要]现今,社会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进步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变化,尤其在教育领域中,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得教学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出现了相应的改变。针对此情况,高职院校思政课也需要积极做出改变,以便契合大数据环境。在科技日益进步的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面对新的挑战,相关教育工作者需要更新自身教学模式,同时开发新的教学方式,以大数据背景为契机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加以强化,使课程更具针对性,并与当下先进思想进行有机结合,以使自身得以完善,从而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关键词]大数据;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新时代科技进步推动了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步伐,就目前情况而言,科技手段已充分渗透各行各业,为各个领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改变。这一改变在教育领域尤为明显,高科技手段支撑的新媒体教学方式已日渐普及,为教育工作者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教育领域的变革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也需要与时俱进,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自身与大数据时代具有更高的契合度,合理改革思政课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一、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现存的问题

(一)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相对传统

在新时代的教学领域中,科技进步带来的便捷性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体现。例如教学活动使用多媒体课件等,此类新型教学手段既能为教学活动注入新活力,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现阶段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仍存在部分教师采用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新兴科技并未加以利用,还存在对新型教学手段应用不当的问题。例如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仅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照搬到课件中,学生难以感受到观看课件与阅读教材的区别。在此情况下,大数据背景下互联网对教学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未能够在课堂上有效发挥,加之思政课自身存在知识相对枯燥的问题,学生面对此类教学模式更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接受新兴的教学手段。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整个课堂的教学活动基本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长此以往,思政课相對枯燥的知识点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学生仅仅停留在听教师讲课的层面,缺乏自身应有的思考,成为“知识的容器”。在此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就很难有所提升,高职院校的思政课及学习生活也并未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积极性

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是职业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应当积极学习的一门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对思政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这一情况固然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关,但也与学生自身有不可分割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相对薄弱,面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法其更容易产生厌学心理。与此同时,高职院校的首要教学目标是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部分高职院校相关领导和部门也基本将职业教学视为教学活动重心,过于重视专业课与实训课,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足,学生也就对思政课不重视,甚至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对将来的职业生涯没有太大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投入精力不多,仅靠考前死记硬背的方式,以求取得及格成绩,敷衍了事。

(三)课程考核模式过于单一

随着时代进步,教学各方面也都出现了新的进步。在此情况下,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考核模式仍停留在以往的单一考核中,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这也是其在大数据视域下存在的不足之一。现阶段,高职院校实际的思政课考核环节往往延续了传统教学单一的考核模式,即教师仅凭卷面成绩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只要取得了相对优秀的卷面成绩,就能够被判定其学习态度端正,一旦卷面成绩不够理想,则被判定其学习态度存在问题。卷面成绩固然是思政课的考核标准之一,但仅凭卷面成绩这一项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业水平考核是缺乏一定合理性的。在考核环节中,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考核意识,改善考核方式,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思政课中受益。

二、大数据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建议

(一)教师需利用大数据及时更新自身教学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新科技为教学模式的更新提供了有力保障,在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自身教学模式,并对自身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加以合理而有效的改革。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弊端,教师应当率先进行改革。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几乎占用整节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而留给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的时间极少。学生在此教学模式下对知识点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虽然可能存在短期内教学效果相对明显的情况,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热情势必会大幅度降低,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的劣势也会相应凸显。尤其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主体为95后与00后,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普遍具备活跃的思想与批判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其学习需求,也不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在此情况下,教师需要积极转变教学观点,应当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并应用到教学活动中。

(二)学生需利用大数据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

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提升其对思政课的学习积极性需要教师发挥更大的作用,只有教师积极改进自身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够获得相应的提升。但从学生的角度看,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其也需要积极与教师相配合,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在此环节中,学生可有效应用校内教学设施,例如提前对思政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并在学校图书馆中查阅相关资料,或在学校机房内利用互联网获取与知识点相关的实例,以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从而起到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的作用。同时,面对教师组织的讨论环节,学生也应积极配合,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与同组成员进行讨论,以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學生提升自身学习积极性的过程也需要对大数据进行有效应用。例如学生可借助互联网自行创建思政课的相关学习渠道,如微信公众平台等相关主页。在思政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班级为单位创建微信公众平台,并在公众平台上发表对思政课的感悟与学习成果;也可在不同班级间进行课堂评比,以互相促进学习,共同提升学习积极性,收获更好的学习效果。与传统教学相比,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个性化差异能够获得充分尊重,学生在互联网活动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各方面情况,例如个人生活习惯与兴趣爱好、思想动态等。这一情况可以为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利条件,教师可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其拟定不同的实践活动主题,使学生能够体验与自身发展相契合的教学活动,从而有助于其个性化发展。

(三)丰富课程考核模式

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中的概论与基础及形势政策等部分内容需要设置不同的学分,学分的存在为学生学习思政课提供了相应的约束。若想调动学生对思政课的积极性,可将其学分划分出一部分作为其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考查项,形成“第二课堂成绩单”。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通过积极参与思政教育类的校园活动来完成。例如学生可报名参加校园内举办的关于思政课的讲座与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等活动,以参加活动的方式实现积攒学分的目标,从而获取第二课堂成绩。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相关活动,也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这样学生整体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出现相应提升。

此外,目前高职院校思政课的考核方法相对单一, 一般情况下以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一次性评判。要使学生提升对课程的积极性,教师要及时更新课程的考核方法。例如,教师可增加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与实际运用的考查,在具体案例中考查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的应用分析,以及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期末考试坚持闭卷的基础上,思政考核也不能忽略平时的考核成绩。而平时的考核可适当采取开卷考试的方法,着眼于考核过程。在对命题的选择上,教师应当注意时刻更新题库,使命题质量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应当对命题中较为陈旧的案例进行剔除,选取与当前时事热点相结合的案例并将其加入命题,使学生觉得考试也有趣味性,从而更有兴趣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而教师也应当重视考核结果,对成绩较为优异的学生,可安排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校的学习。

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兴趣不浓的主要原因是思政课纯理论的部分相对枯燥,因此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依照教学目标,并与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进行有机结合,对主题实践活动进行规划,并将主题实践活动情况计入成绩考核中。例如在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时,教师可根据所学内容展开模拟法庭等活动,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并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但教师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中需要注意,不能使活动形式化,而是要真正让学生深入社会,对所选的思政主题进行实践,对所学知识进行应用。

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考虑充分利用大数据环境,丰富学生的考核方式。例如教师可选择合适的学习软件,在软件中建立丰富的教学考核方式,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等多种考核方式,使思政课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单一考核,从而使学生的成绩更为公正,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是我国高职院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贡献了一定力量。高职院校以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为主,思政课则能够为专业技术型人才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在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对课程进行合理且有效的改革,以便与新时代发展相适应,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取得更为优秀的教学成果打下良好基础。但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仍需对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加以探索与完善。现阶段,改革思政课的主要目标是将思政课个性化教学与大数据发展相关理念进行有机结合,使学生的个体发展能够得到充分尊重,以提升思政教学效果,使思政课真正起到为学生日后职业生涯提供指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梁瑞敏,王芬,李晓青.大数据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5):51-54.

[2]钱琎.互联网思维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0):143-144.

[基金项目]陕西警官职业学院2021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新时代大学生红色基因传承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四川警察思想政治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公安院校‘立德树人’文化载体及其优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JS20B06)。

[作者简介]马存娟(1974—),女,陕西三原人,陕西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大数据高职院校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