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块链技术融合背景下 农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构建研究

2021-09-27刘广琛

中国食品 2021年17期
关键词:区块机制体系

刘广琛

现如今,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农业领域的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种植户为了片面追求产量、卖相等,大量使用化肥、膨大剂等,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极大的伤害,影响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2015-2020年,我国因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食物中毒事件2669起,涉及群众12645名,其中死亡人数2174人。2015年10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版),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提供法律支持,取得一定的约束效果。但由于食品由种(养)植、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一系列环节构成,可追溯系统存在信息死角,无法做到全流程跟踪与追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急需一整套公开、透明、易操作的安全追溯系统,构建符合农业食品安全的监督管理体系。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体系的不断创新与融合,区块链技术以其真实性、开放性及可追溯性,迅速颠覆传统的互联网认知,为使用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共享交易方式。“区块链技术+农业”成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新途径,基于此构建安全追溯体系,不仅能够提升效率、控制成本,还能够充分发挥关联主体的监督功能,真正让农业食品安全进入到可管可控层面。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制定农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民众的食品安全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与农业

1.区块链技术的应用特点。区块链技术(Block-Chain)是由不同的数字密码和信息数据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系统,能够应用时间戳将信息数据按照时间序列记录在数据块当中,依托共识机制确保存储数据不可篡改和去中心化,形成一个永远不可逆向更改的数据查询体系。简而言之,区块链技术相当于一个共享的分布式账簿,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空间,而信息数据就存储于每个节点当中,能够最大限度保证信息的可追溯性。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优势如下:首先,开放性。所有节点数据都处于开放状态,拥有密钥者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访问节点存储的数据。其次,真实性。内部数据依靠机器语言运转,任何人都无法进行干预或更改,识别机制的平等性能够保证所有参与者同等的义务与权利,实现完全去中心化目标。

2.“区块链技术+农业”模式下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构建分析。由于生产和经营主体多元化,种养殖、加工、质检、存储、运输及销售环境等环节的安全工作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相关的思维意识、技术素养、配套设施等存在差距,实现农业领域的食品安全仍然任重而道远。将区块链技术应于农业食品安全领域能够解决安全追溯问题,根据技术指标搭建技术层、数据层、管理层、应用层等框架。其中,技术层与数据层是核心关键,是实现农业食品安全追溯功能的支持体系,管理层能够提供管理保障功能,应用层则是所有参与者访问的入口。

二、“区块链技术+农业”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构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配套不足,技术应用存在差距。区块链技术涉及计算机技术、密码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对于支持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有着较高的要求。其中,硬件由终端设备、节点介入设备及核心芯片构成,软件需要搭载区块链+需求领域操作系统、加密系统、浏览系统等,而且P2P技术及分布式特征决定其需要一个庞大的物联网作为基础,才能够确保系统有序运行。从农业食品生产链来看,只有进入到质检环节时,才有可能找到产品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点;而且,农业基础设施配套不足问题,也为技术创新和推广带来影响,需要不断完善以消除差距。

2.制度机制建设滞后,顶层设计有待提升。“区块链技术+农业”可追溯体系的运转除需要解决技术层面难题,还需要从制度机制建设视角进行设计,以维持整个系统的有效运转。但国内信息数据市场定价一般按照其效用性和稀缺性进行确认,采取拍卖、协议及集合定价模式进行,使得农业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需要配套的制度机制保证安全追溯体系的有效运行。但从顶层设计来看,目前仅有相关的指导意见、部署和要求,制度机制建设仍然处于滞后状态,管理实践无法达到最优化目标。

3.信息安全保护不力,主体责任区分不清。公开性是区块链技术的优势所在,任何参与者都能够获取其中的数据并进行操作,同时数据的透明性也是该技术的缺陷。因为,农业食品生产本身是企业行为,其盈利能力和水平、技术、渠道、价格等信息是其参与竞争的核心所在,而区块链系统的不安全风险突出,数据共享让信息变得不再安全。如果将区块链技术融合于农业食品安全体系,如何保证内部信息的绝对安全值得商榷。《2020年中国互联网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因信息安全问题造成网民的经济损失高达1428.77亿元,数据越开放则管理难度越大,而安全责任尚未明确,也无法实施有效监管。

三、加快“区块链技术+农业”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的策略

1.持续加快农业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发展进程。相对于其它领域而言,农业区块链技术应用体系绝对是蓝海,构建符合农业食品安全需求的追溯体系,必须持续推进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建设进程。首先,抓好试点。选择具备区域代表性的农业食品生产区域作为试点,政府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为其配备标准化的基础设施,以论证“区块链技术+农业”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其次,全面推广。多地试点完成后,按照由下而上全面铺开的顺序进行建设,即所有环节同步展开,以农业种(养)植一线为基础,迅速搭建区块链系统。

2.完善符合区块链领域制度机制的应用环境。农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要有相应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确保其有健康、稳定的应用环境,才能够让区块链技术有承载平台。首先,加强顶层设计。环境创设需要政策支持,政府应从发展视角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如激励政策、保障政策、扶持政策等,让农业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得到持续的支持,保持稳定的发展状态。其次,完善法律基础。国内区块链技术应用缺失法律基础,主要原因在于区块链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不确定性,在内部规律无法掌握的前提下,无法对其进行标准化和制度化操作,需要持续加以完善。

3.依托责任体系打造区块链信息的安全屏障。农业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在设备完备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证参与者的信息安全。首先,明确责任主体。在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完善的基础上,指定农业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专职管理部门,明确管理主体和责任,才能够确保系统健康、有序运转。其次,加强道德建设。任何的制度机制都不如自律更加有效,所以要提升所有参与者的道德修养,让他们能够主动维护信息安全,不去做危害他人的事情才是根本。

食品安全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穩心工程”,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建立农业食品安全追溯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为农业食品生产、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提供安全的发展空间与环境。从时代发展来看,智慧化、数据化、信息化是农业体系未来的趋势。所以,全方位推动农业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依托该系统能够为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为全社会的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区块机制体系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FTA中的环境协调机制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百度推出“区块链操作系统”BBE平台
区块链产业发展速度放缓
Unicorn正式上线区块链浏览器UIC—Explorer
区块链投机者
皮革机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