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城市就业空间格局与城市人口管理研究
2021-09-27李佳琪田艳平
李佳琪 田艳平
城市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直接影响城市空间布局和经济发展。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武汉市常住人口达到了1232.6万,而在各区的分布并不均衡,最多的区(洪山区、武昌区、黄陂区)有100多万,最少的区(汉南区)只有10多万。本文从就业视角,选取2010、2013、2016和2019年四年就业数据,采用企业POI点位数据模拟就业分布,研究人口分布不均衡性的特征、形成及影响因素。
一、就业空间分布与就业中心识别
(一)就业密度分布
1。街道就业密度分布
利用Arc GIS 10.2软件,对武汉市2010、2013、2016和2019年的就业密度进行可视化分析,采用几何间隔分类将就业密度划分为五个等级。可以得出,2010年武汉市就业密度第一高值区域大部分位于汉口的江汉区、江岸区和矫口区,此外在武昌区、洪山区、汉阳区和江夏区也有单独分布。到2013年,武汉市的就业密度高值区有所减少,但还是汉口区域的就业密度值最高,主城区外的高值区消失。到2016年,就业密度高值区仍然出现在汉口的江汉区、江岸区、硚口区,汉阳区,以及长江对岸的武昌区、洪山区和江夏区,并在2013年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街道。到2019年,就业密度高值区的分布大体上没有变化,依旧在2016年高值区范围内变化。从历年的分布变化来看,武汉市的就业密度高值区所属街道几乎稳定分布在主城区内,并主要集中于汉口和武昌分割的中心区域,进行内部的就业密度高值区转移。
与高值区域相比,武汉市就业密度低值区则一直集中在武汉市四周的黄陂区、江夏区、新洲区、蔡甸区,以及汉南区,其中各区远离主城区一端的部分街道,尤其是黄陂区和江夏区的半数街道一直保持就业密度最低等级,近十年来没有大的变化。
2.整体就业密度分布差异
进一步利用Arc GIS 10.2的克里金插值法,将武汉市整个区域的就业格局按照自然断点法划分为9个等级。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武汉市整体的就业分布格局没有产生大的差异,始终保持着明显的多中心格局,实现了区域整体就业水平的上升。就业密度最高值区分布在武昌区和洪山区交界处的中南路街道、珞南街道,以及洪山区和江夏区交界的关东街道、关山街道,江汉区、汉阳区、黄陂区,以及蔡甸区也有部分区域形成了较高值聚集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位于高值区的几个街道发展影响力不断增强,在提升自身就业密度的同时不断扩大核心区域,周边的庙山、佛祖岭等街道也进入了最高值等级。此外,在2010年尚处于次一级高值中心的沌阳街道,也发展成为蔡甸区的高值核心区域。
(二)就业重心与标准离差椭圆分析
对就业密度重心和标准离差椭圆变动的分析,如图l所示。对比四个年份的就业重心和标准离差椭圆变化可以看出,就业密度重心总体上是呈向西北方向移动的格局,从2010年汉阳区的晴川街道逐渐转移至江汉区的民族街道。这主要是缘于,以商业中心为定位的汉口区域就业增长速度加快,而曾以重工业为主的汉阳逐渐失去了优势。武汉市就业密度标准离差椭圆在长轴和短轴均没有出现明显的空间扩展,就业核心区域面积整体变动不大,在展布范围上呈现出较弱的向核心区扩大的趋势,这也是武汉市多中心格局的表现之一。
(三)空间自相关分析
1.全局莫兰指数
对就业密度进行空间自相关检验,四年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指数p=0.000<<0.005,Morans I指数均为正且z值>2 58,说明武汉市的就业密度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机制,集聚程度较高。Moran's I逐渐下降的趋势表明,随着武汉市就业格局的发展,整体的集聚程度降低,即就业密度水平接近的区域在空间上集中分布的情况有所减少,这符合武汉市多中心发展格局的特征。
图1 武汉市就业密度重心和标准离差椭圆变动图
2.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进一步利用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武汉市就业密度空间的局部格局变化得出,在研究时期范围内,武汉市就业密度局部自相关整体而言没有明显变化。空间中大多数街道单元都属于不显著区域,其次存在部分高一高集聚区和极少数低一高值集聚区。2010年,高一高集聚区分布在:江汉区的汉兴街道等3个街道、矫口区的长丰街道、江岸区的丹水池街道、黄陂区的盘龙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东西湖区的将军路街道等3个街道、武昌区的中南路街道等3个街道、洪山区的珞南街道等5个街道、江夏区的关东街道等3个街道,以及蔡甸区的沌阳街道和永丰街道。2013年,江汉区的新华街道和唐家墩街道也发展成为高一高集聚区,而江岸区的丹水池街道则变成不显著区域。至2016年,高—高集聚区又恢复为2010年的分布,并新增一处,为江夏区的藏龙岛办事处。至2019年,江夏区的高—高集聚区扩大至大桥新区办事处,而江岸区的丹水池街道再次变成不显著区域。
可以看出,武汉市就业的高—高集聚区一直分布在江汉区、武昌区等几个固定区块内。在研究时期范围内,仅有江汉区、江岸区和江夏区少数街道在高—高集聚区和不显著区域内变化。空间自相关分析进一步印证了武汉市就业分异格局和多中心分布的形成。
(四)就業中心的识别与等级划分
通过第一阶段的局部自相关分析,得到了空间高值点,即次级就业中心。接下来进行第二阶段的门槛识别。
根据以上可以确定,洪山区的珞南街道、武昌区的中南路街道,以及江汉区的万松街道一直都是武汉市的主要就业中心。从2013年开始,江汉区的新华街道、唐家墩街道和常青街道先后发展成为新的主要就业中心。至2019年,武汉市存在的主要就业中心为珞南街道、中南路街道、万松街道、常青街道4个街道。
武汉市就业中心分布图见图2。从图中来看,大多数就业中心都分布在中心城区,以垂江发展为主,呈现出典型的武汉三镇特征。汉口沿江方向发展态势明显,在垂江方向其高值区呈现出跳跃式发展的特征。武昌在沿江和垂江两个方向发展都有拓展,形成了多个就业密度高值区并连绵成块。相比较而言,汉阳始终只有永丰和沌阳两个街道处于高值区,就业密度发展较慢。
二、多中心就业结构形成的影响因素
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和武汉市发展实际,基于2019年武汉市就业密度数据,着重从地理区位、建成环境和经济结构三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建立二值离散选择模型,分析特定因素对就业中心形成可能的影响。
为进一步探讨不同影响因子的作用,建立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子对武汉市就业中心形成可能性的影响。
图2 武汉市就业中心分布图
模型1仅包含地理区位方面的解释变量,以是否位于主城区、总规确定的城市副中心或国家级开发区为参考因素,反映街道的区位条件。模型的拟合度较差,只有是否位于国家级开发区这一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仅考虑地理因素不足以反映就业中心的形成因素。
模型2进一步加入了建成环境因素方面的条件,增加公共交通和路网密度等解释变量后,R2显著变大,Log Likelihood也显著降低,模型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回归结果中,建成环境类的解释变量除了路网密度外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公交和地铁的密集程度、距离机场和火车站的距离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中心的形成。
模型3包含了地理区位、建成环境和经济结构三方面的影响因素,R2增加至0.557,Log Likelihood也减少至74.473,说明综合模型有较为明显的改进,模型的解释程度有所提高。从模型分析的估计结果来看,是否位于主城区这一变量的影响不再明显,说明是否位于城市中心位置并不是武汉市就业中心形成的显著影响因素。相比较而言,公交、地铁的密集程度,以及二三产业的比重,对武汉市就业中心形成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同时距离机场和火车站的距离也能对就业中心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
在三个模型中,地理区位这三个因素都没有很显著的影响,说明就业次中心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区域已经形成的集聚中心,这也与武汉市是一个多中心发展城市的现实吻合。进一步考虑建成环境因素时可以发现,公共交通越密集,就业中心形成的可能性越高,也就是说交通可达性较好的地区,更有可能成为武汉市的就业中心。在模型中加入经济结构方面的变量后,更进一步改进了模型的解释能力,这说明区域的经济结构的确会影响就业的分布,從而可以解释就业中心的形成。
三、通过就业实现城市人口合理分布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武汉市就业空间分布极不平衡,主城区内就业密度及其就业增速显著高于其他地区。2010年到2019年里,武汉市就业的高一高值集聚区相对稳定的分布在江汉区和武昌区几个区块里。大多数就业中心分布在中心城区,基础设施供给,如公交和地铁站点数量,建成环境设计,如距离火车站和机场的距离,以及二三产业的经济结构等均是就业中心形成的显著影响因素。
为了有效吸引人才留汉、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武汉市自2004年开始推行“十百千人才工程”,此后陆续启动“3511光谷人才计划”“黄鹤英才计划”“留汉九条”“百万大学生留汉就业创业工程”等一系列政策,2019年还发布了《关于建立完善人才工作体系推动武汉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本文认为,除了人才政策之外,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打造合理的就业空间体系
武汉现阶段主城区的就业中心规模偏大,向心集聚力过强,导致四周城区就业中心规模过小、职能单一,对人才吸引力不足,发展困难。要实现武汉市整体的就业质量提升,就必须构建覆盖区域完整、空间分布合理的就业中心体系,打造城市一体化的产业经济网络。在大型就业中心集中的主城区内,也应该引导次要中心的产生,承接其产业外溢,缓解通勤压力。在仅有次要就业中心且规模较小的片区内,应该引入相关产业,形成规模、密度相对较大的就业中心,从而更好地带动偏远片区的发展。
(二)优化城市各区功能布局
随着武汉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部分片区存在规划不合理的情况,结构功能过于单一,职住空间严重失衡,就业人群的生活需求难以满足。对于武汉市内的各个片区,考虑各区禀赋和就业人员特征,结合当地优势产业,应该因地制宜、有目标地进行培育,配套相应功能设施,从而扩大就业市场。同时要着重提升郊区的交通可达性,注重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从业人员的内外流动。
(三)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
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能够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条件,消减偏远片区的就业区位制约,这也是大多数劳动力考虑就业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公共交通较为便利,但部分城郊区域公共交通尚待完善。对此,武汉市应进一步加强城市交通网络覆盖面,科学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布局,打造便利快捷的交通枢纽,充分满足人们的日常出行需求。
(责任编辑: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