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利用动画优化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1-09-27白文俊

天津教育·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应用

白文俊

【摘  要】动画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种娱乐方式,通过线条、色彩、声音等元素的互相搭配,学生能够以更为轻松的方式了解故事、积累知识。对于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活动来说,动画所发挥的教育价值非常出色。教學中,笔者合理使用动画资源激发学生的美术热情,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动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7-0135-02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Using Animation to Optimize Primary School Art Teaching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Wujin Qingy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China) BAI Wenjun

【Abstract】Animation is a form of entertainment that students love very much.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lines, colors, sounds and other elements,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stories and accumulate knowledge in a more relaxed way. For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in elementary school, the educational value of animation is excellent. In teaching, the author rationally used animation resources to stimulate students' enthusiasm for art and better cultivate students' core qualitie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art; Core literacy; Animation teaching; Application

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核心素养主要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五大角度表现出来,是学科知识与个体素质相互融合而成的发展体系。教学中,利用动画展开教学的方式渐渐被广大美术教学所运用,既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利用动画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呢?

一、结合动画讲基础,培养图像识读素养

对于饱含艺术元素与创造性思想的美术课程来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基础技能、审美品位是影响教学活动的重要元素,具有扎实基础的学生才具备深入学习美术知识、美术技巧的必要条件。由此,在开展美术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美术基础的培育工作,丰富学生的美术灵感。教师可围绕学生的图像识读素养开展教学活动,结合动画材料完善美术教学指导工作,一方面,利用动画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美术作品的表达技巧,另一方面,结合动画的表现特点帮助学生积累美术灵感。以苏少版小学美术《七彩生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导入经典动画《葫芦娃》,对动画中有关角色的配色特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在解读角色特点的同时分析不同颜色的表达效果。在观察图片的过程中,学生结合图片材料给出不同的美术学习结论:蛇精与蝎子是邪恶的,所以它们的配色以黑色、紫色等深色调为主,代表着黑暗、压迫,葫芦娃是正义的,代表着活泼、生命、勇敢与希望,所以他们的配色比较鲜艳。在分析角色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动画角色的行为特点、性格特点对其配色进行分析,在解读图片作品的同时加深自己对于配色知识的了解。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角色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够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而为后续的美术教学活动做好奠基。

二、围绕动画讲技能,培养美术表现素养

在围绕动画开展美术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尝试利用动画材料发起美术技能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从小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配合美术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较低,学习效率较差,在美术学习活动中,学生并不具备学习美术知识、积累美术经验的良好意识。当美术技能与动画结合起来,美术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入到学生的视野,学生能够在记忆动画作品的同时整理美术创作技巧。以苏少版小学美术《点线面》的教学为例,该章节的教学活动对点、线、面三大美术创作的基本要素进行了讲解,以求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美术创作技能。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围绕动画作品帮助学生分析点、线、面在美术创作活动中的应用,以此来为学生的美术技能提供奠基。以儿童动画《小猪佩奇》为例,其可视为线条、平面与点的互相搭配演化而来的作品:选定平面,确定动画形象的立体结构与布局,利用线条勾勒动画形象的五官、动作,配合点做好眼睛、鼻孔等细节的修饰工作。在教师结合点线面等知识锻炼学生的美术创作技巧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互相配合,要求学生通过实践重新绘画动画形象,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美术创作技能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点线面》板块的美术教学活动是比较单调的,教师可结合教学动画对点线面的使用技巧、使用原则进行分析,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新的美术知识。

三、根据动画说情感,培养审美态度素养

对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来说,审美态度在学生的审美技能与教学要求之间建立了新的平衡点,从学生的审美意识、美术作品两大角度入手,为学生提供了重新分析作品、解读美术技能的机会。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审美态度在美术教学中的表达,培养学生热爱美术、接受美术的良好意识。教师可尝试利用动画作品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感,引导学生在看动画的同时对人物形象、作品价值进行分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以苏少版小学美术《对比的艺术》的教学为例,教师可尝试结合不同时期的动画作品开展对比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重新培养自身的美术技能,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态度。以动画作品《猫和老鼠》和《喜羊羊与灰太狼》为例,教师可选择不同的动画形象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喜羊羊”“汤姆猫”等动漫形象联系起来,在观察的过程中对比二者的创作差异。在配色、形象设计、整体人物布局上,不难发现二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欣赏动画的过程中,这种差别也会随着欣赏活动的逐步深入而被不断放大。在结合教学知识对比不同的动画形象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依靠动画元素逐步提高自己的美术创作水平,在配色、结构等角度利用对比知识优化细节,进而提升自身的美术创作能力。

四、利用动画搞创新,培养美术创新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少见的动画形式投入更多的关注,依靠动画创新美术教育活动,结合不常见的动画元素、动画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素养,使学生在美术教学环节能够创造出新的、更加富有活力的美术作品。定格动画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动画创作模式,其刷新了动画的制作上限,利用彩泥塑造不同的形象,并通过对形象的相关动作的定格处理来制作动画。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尝试对定格动画加以利用,结合定格动画的特点开展美术教学指导活动。以苏少版小学美术《雕萝卜》的教学为例,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定格动画的创作特点开展雕刻实践互动:一方面,结合教材中所给出的教学知识雕刻不同的动画形象,为后续美术故事的展开做好准备。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有关形象编排对应的美术动画,在动画中展示美术作品的创作灵感。为控制成本,降低难度,教师可对雕刻教学进行调整,将雕刻转为泥塑,用彩泥代替萝卜。对于兴趣比较浓厚的学生,教师可指导其开展定格动画的拍摄工作。在这一环节,定格动画知识与美术创作知识互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创作技巧。小学生的创作欲望是无穷的,在了解到定格动画的表现特点之后,学生会对定格动画的弊端进行分析: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调整,对材料与时间的要求较高,动作的连贯性较差。当学生提出创作问题时,证明学生已经对有关动画创作技巧产生了一定的了解,新的美术创作灵感正在萌芽。教师可围绕连环画等动画表现技巧鼓励学生进行再创作,结合所掌握的雕刻、剪纸等美术技能,推动当前的美术教学活动向着动画、技能的方向靠拢。对于美术教育活动来说,技能与理论的传输只是基础,如何鼓励学生主动创造、思考,这才是教师必须关注的重点问题。

总之,动画资源的应用为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够围绕动画资源的多元性、互动性、集成性特点开展教学工作,从颜色、线条的搭配到人物、动作的设计等多个角度开展教学工作。在核心素养理念下,结合展示、互动、实践、创新等多个环节展开教学工作,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仲晶.动画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3).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