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与探索

2021-09-27申鹏翔顾晓洁

河南教育·高教 2021年8期
关键词:金课产教融合课程思政

申鹏翔 顾晓洁

摘 要:平顶山学院以建设省级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为抓手,深化产教融合,紧扣行业定位、岗位能力和创新精神三大主题,探索与社会关联度高、注重过程化的城乡规划思政社会实践“金课”建设,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解决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关键词:产教融合;课程思政;“金课”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城乡规划专业是实现城乡发展的空间资源合理配置和动态引导控制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专业,是我国传统工科专业之一,该专业是培养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人才的源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指出,课程是教育最微观问题,但解决的是教育的最根本问题——培养人。基于新工科背景,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因此,打造城乡规划专业“金课”是培养高质量、高素养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保障。以笔者所在的平顶山学院为例,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紧紧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强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目标以及人才培养体系,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加强与地方政府、自然资源局等职能部门合作,依托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乡村规划项目,探索出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2018年以来,城乡规划专业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围绕“专业入行、能力提升、双创深化”三大主题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开设“思政+专业”社会实践课程。本研究依托该课程实施情况,分析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探索课程具体改革内容,完善课程实施方案。

一、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现状分析

实践时间集中,实践效果不佳。平顶山学院组织的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时间集中在暑假,面向大一、大二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大一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较高,但由于专业知识欠缺,尚不能直接进行村庄道路交通规划及村容村貌设计;大二阶段仅开设地图测量学、建筑设计、中外城市建设史等相关课程,学生掌握城市规划理论知识较少,CAD、GIS等计算机辅助制图软件操作尚不熟练,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操作还不熟练,实践经验缺乏,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无法将一些好的想法落地。同时,由于该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加上实际工程项目少、来源单一、大多数学生回家探亲或参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情况,学生参与专业社会实践课程的人数较少。

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手段缺乏创新。专业社会实践课程作为理实一体化课程,需要学生扩大专业理论知识面、掌握专业学科前沿动态及提升计算机制图软件操作技能。然而,一些教师仍采用灌输式、“一言堂”等传统理论课的教授方法,忽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学生难以亲自实践相关课程环节。

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往往是综合考量教师、结合项目评审会对学生规划方案的评判意见,缺乏对学生在制定方案过程中的团结协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评判。

二、课程与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制定高阶性的课程教学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课程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优化人居环境、服务地方社会发展等方针战略,帮助学生将知识、能力、素质实现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思维。

思政培养目标。教学目标应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战略方针,结合课程实际,助力青山绿水新时代,传承和培育艰苦奋斗的优秀传统民族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体会乡村风俗人情,培育扎根乡土大地的服务意识。

专业综合能力目标。教学目标应结合社会真实项目的实践,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从地图测绘、规划调研、空间信息处理和分析到规划设计方案综合表达的能力。

创新创业能力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实践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教学目标应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科学设计实践内容;以完善制度为基础,全力保障实践实施;以学生受益为标准,灵活考核实践标准;协同多方力量,从根本上推进实践育人工作,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二)设计创新性的课程实施方案

课程内容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精准扶贫等重要论述,把实践重心放在乡村地区,特别是贫困村庄的规划方案编制及村容村貌的提升上。

课程学习形式新,不再是单向传播。课程采用社会调研法、访谈法、真实项目规划编制的教学模式,通过智慧教室等多媒体教室采用翻转课堂、BOPPPS等教学法,创新教学手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同时,学校积极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加强與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尽好服务地方发展职责;坚持对学生“放开手”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与住建局、设计院等相关专业单位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沟通交流,帮助学生熟悉办理规划方案报批等工作流程,为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检验学习效果的模式新。课程以“调查—分析—规划方案初稿设计—初稿汇报—二稿设计—二稿汇报—终稿设计—终稿汇报”的全过程学习检验方式进行,注重培养学生在方案编制过程中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构建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成果导向教学,旨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建设美丽、宜居特色村庄,突出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生产生活环境。课程考核围绕实践教学目标,依托多样的考核方式,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评价方案突出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学生表现,建立“过程+期末”课程考核体系。过程考核重点关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思想动态、理想信念、团结协作、服务意识四大指标,四大指标占比分别为30%、20%、30%、20%;期末考核侧重对学生规划方案成果的评价,以实际项目评审会的方式由课程小组成员进行PPT汇报,同时邀请地方政府部门、设计院工程师、专业教师进行评判,提出方案修改意见。此外,也可以采用“组组互评、生生互评”的打分模式,强化小组间的学习意识、竞争意识,不断拓宽学生设计思路,为学生毕业后进行专业方案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四)组建高质量的课程团队

打造优秀的课程团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障。课程团队成员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水平、扎实的专业学识及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对学生要有仁爱之心,真正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打造一支优秀的课程团队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学校要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培训。团队指导教师务必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具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及政治站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第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四有好老师”务必具有扎实学识。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潭水。专业实践课程聚焦学科前沿热点问题,指导教师应不断更新的自己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动态,提升个人综合素养。同时,要深入调研地方发展目标,保证最终规划方案接地气。第三,教师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指导教师应具备多元化的课程教学手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如BOPPPS、翻转课堂、对分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等,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活跃分子”。

三、结语

转变沉闷的课堂教学状态,实现教学改革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了解学科前沿知识的重要举措,是完成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一流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专业社会实践“金课”能够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等方针政策,培育学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服务基层的奉献精神。平顶山学院将城乡规划专业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从实际应用需求出发,打造以学生为中心、与社会关联度高、注重过程化的专业社会实践“金课”,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从而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实效,解决社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2]张炜晨,周艺波.暑期社会实践提高水利专业大学生能力和素养[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9(6).

[3]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6-11-09).http://www.jyb.cn/zyk/jyzcfg/20

0602/t20060227_55358.html.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8-05-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

2018/0503/c1024-29961468.html.

责编:初 心

猜你喜欢

金课产教融合课程思政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