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27刘宇飞丁芸孙祥德

河南教育·高教 2021年8期
关键词: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刘宇飞 丁芸 孙祥德

摘 要:药物分析课程作为药学类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及相应的知识技能,为药品研究、生产、供应和监督管理工作奠定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基础,课程本身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新乡医学院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团队提出了“育人全过程、立体多维度、评价多元化”的课程思政实施策略,并在该策略指导下实施了具体的课程思政实践。

关键词:课程思政;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明方向、划重点、定规则,把课程思政从工作要求转化为政策实施表和行进路线图,从部分地区、高校的探索转化为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高校的制度性工作,要求覆盖每一位教师、每一门课程。新乡医学院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团队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药学专业和药物分析课程自身特点,积极探索药物分析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并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及育人效果。

一、药物分析的课程特点

药物分析是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控制的科学,是药学类本科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也是药学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为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保驾护航,被喻为药学的“眼睛”。因此,药物分析课程在药学类专业人才育人教育中有着重要地位。

在目前的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大多围绕科学精神、家国情怀、职业素养等方面进行提炼和挖掘。药物分析课程体系中,包含了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等各种分析方法及在不同类药物的质量分析中的应用,在这些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中,同样富含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精神、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此外,药学专业和药物分析所研究的对象——药物及药品,是关乎人民生命健康的特殊商品,“量”和“质量意识”是药物分析课程育人中的特色和核心价值体现。因此,在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做好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工作,培养出既具有优秀的知识结构,又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和素养的优秀人才。

二、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

(一)深入挖掘药物分析的课程思政元素

“思政”与“课程”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在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要避免将德育内容生硬楔入专业课程的倾向,两者不应该是机械组合而应该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我们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宪法法治意识、职业发展观等,充分挖掘药物分析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引入热点时政,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在教学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任,牢记职业使命、遵守职业规范、恪守职业道德。

根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深入梳理教学内容,结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在教学中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已完成的课程思政设计包括药物发展史与传统中医文化、虎门销烟的海水浸化法与中国近现代史、癌症靶向药物治疗与电影《我不是药神》、抗体药物的提取过程与电影《战狼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实施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药检报告的出具与职业道德建设等。课程思政的教学应用主要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一是“无声融入,有机结合”,即能够直接作为教学内容的部分,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例如:在讲述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过程中,引入屠呦呦团队历经数年,研究了超过2000种中药后终于发现青蒿素的艰难历程,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为国家学习、为民族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二是“多元统一,协同育人”,即在课程的重难点部分融入马克思哲学原理等思政元素,使学生加深对专业和思政知识点的理解识记,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的多元统一。例如范式方程中分子扩散项与传质阻力同流速之间的关系是一对矛盾,当流速较小时分子扩散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并影响分离效果的好坏,当流速比较高时传质阻力成为影响分离效果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如色谱柱填料粒径对色谱系统的影响涉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关键部分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系统的变化,所以若色谱柱粒径过小虽然能大大提高分离效果,但需要更新整个色谱系统,需要用更高压的色谱泵、更精细化的填充技术和更高灵敏度的检测器,从而导致成本过高。再例如各论部分的各类药物的分析中,其分析方法的确定取决于药物的性质,而性质取决于药物的结构,药物结构—性质—分析方法这一药物分析知识体系的主线,无不体现着内因与外因、现象与本质、质量互变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思想。

三是“总结收尾,提升站位”,即作为课程内容的总结部分,向学生强调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赋予专业课程实现价值引领的重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切实体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比如,在分析方法的验证部分,向学生强调将来在实际药物分析的工作中要懂得根据自己学过的专业知识和药物的结构等因素,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便构建出合适的分析方法。

通过上述三種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实现思政与专业之间的融合,在同一个课堂上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通过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有效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

(二)药物分析课程思政的考核与评价

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是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就课程思政评价本身而言,需要将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内容纳入其中,体现评价的人文性、多元性。我们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环节,都设计了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考核内容。

形成性评价:药物分析实验课程的内容是依据现行国家药品标准的完全分析模式进行的。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按药检工作的要求书写原始记录并出具检验报告。这种情境化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药检工作的过程,另一方面,原始记录的规范书写及出具真实有效的检验报告是一名药检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因此课程将原始记录与检验报告的书写要求纳入学生平时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终结性评价:本课程在期末考试中把思政与知识考核相结合,在试卷中增加体现课程思政的试题。例如,每个学科都有各自特点,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你认为药物分析学科的特点有哪些?从这些特点出发,要从事药物质量研究与控制工作,需要具有哪些素质?学生回答这一题目,就要理解药物分析这一门课程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要理解从事药物分析相关工作所必须具有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职业道德底线。这种题目将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有机结合,用于考核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品格,实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药物分析线上课程思政平台的建设

在已有课程思政建设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充分挖掘专业教材、课程内容和教学渠道的时代性,结合青年大学生身心特点,开辟线上思政新路径,打破课堂教学“孤岛效应”,扩展教学时空外延,借助网络平台和智能手机的交互功能,让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有听头、有看头,更有学头”。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原有的教育形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线上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成为新形势下的新途径。我们建立起超星学习通药物分析线上课程,选择特定时间节点在平台上发布相关话题,与学生在线上就药学专业相关内容展开讨论,能够有效地实现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例如,在国际禁毒日前夕发布关于虎门销烟的话题,教师首先带领学生回顾清政府委任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之后“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虎门销烟要采用生石灰加海水的方法,启发学生考虑以鸦片为代表的生物碱类药物的相关化学性质。再例如,设置“文学药学交叉题”,在增加课堂学习趣味性的同时,向学生普及文史通识,开阔知识面。唐代诗人卢照邻是“药王”孙思邈的学生,曾向孙思邈请教治病开方的道理。教师在平台上展示卢照邻代表诗作,在讲解药史的同时让学生了解传统诗文。爱国题材电影《战狼Ⅱ》中涉及的抗体药物的提取方法;现实题材电影《我不是药神》中涉及的靶向药物的设计和原理等。这些话题思政元素丰富,富有时代气息,涉及历史、政治、传统文化及时政内容,且都与药学专业知识密切相关,学生在讨论这些话题的过程中既能够很好地理解专业知识,又能够培养药学人应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践行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

(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建设

药物分析课程历经多年的改革,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在全心指導学生专业课程学习之外,始终秉持“教书毓德、全程关注”的教育理念,关心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和职业规划,让严肃严谨的专业学习多出一份暖心的牵挂和浓浓的人文关怀,真正践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要求。例如:新学期伊始举办师生座谈会,就校园生活、专业适应、学业计划、就业前景与新生交流;每学年定期策划举办学生考研答疑会,课程教师与学生进行现场面对面答疑解惑,根据学生意向搭建考研辅导平台、整理提供考研辅导复习资料,为进入研究生面试的学生提供复试备考指导,监督学生每天任务完成情况,助力学生考研;长期追踪毕业生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关心他们走出校园后的人生是否“开局平顺”。在开学日和毕业季等特别的时间段,邀请毕业生写下毕业后的职业经历和人生感悟,并制作成视频留作纪念,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使毕业生对母校和学院的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而在校学生看到师兄师姐的鼓励后,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更加坚定的信心。

三、结语

课程思政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创新,是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本课程的思政教育将继续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思想教育能力,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丰富教学方法实现专业和思政两者的协同效应,培养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药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立业,周鸿立,王慧,等.《中国药典》在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7(4).

[2]崔兰冲.药物分析学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

[3]陈桂娟.“药物分析”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及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30).

[4]冯梅,曹辉,李晓辉.以思政案例为载体的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初探[J].中国高等教育,2020(15).

[5]王岳喜.论高校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0).

责编:嘉 悦

猜你喜欢

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药物分析课程说课设计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药物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