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物分析教学改革探讨
2016-07-05王庆王彬张辉何艳
王庆++++王彬++++张辉++++何艳++++王玲娟
摘 要: 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响应教育部“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号召,湘南学院制定了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长远规划。作为转型过程中新成立的学院,药学院根据社会对药学人才的需求,结合本院在药物分析教学过程的经验及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对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向应用型本科转型过程中药学专业药物分析的教学改革作出了探讨,以为地方性院校药物分析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 药物分析 教学改革 应用型本科
随着医药科技的高速发展,对应用技术型医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地方本科院校承担着大多数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任务,面临从传统型人才培养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转型[1]。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院校越来越多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2-4]。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为响应教育部“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号召,湘南学院制定了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长远规划。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其培养目标是强化学生的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观念和掌握相关技能,胜任在药品研究、生产、供应、使用和监管过程中的分析检验工作[5]。在学院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方针下,学生怎么满足医药企业,食药卫生等机关事业单位和医院药剂、药分等单位对药物生产和质量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成为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并且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和政府投入的加大,医药工业发展环境良好,众多医药企业必将抓住这一机遇,广纳人才,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特别是2015年新版药典的全面实施,对就业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大量从事药品质量控制等职业岗位的人才。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笔者根据湘南学院药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对近几年药物分析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1.优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强调应用性
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实施课程教学内容。企事业单位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在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要求下,打破学科体系,按药厂生产程序、生产工艺、药品检测岗位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制定课程教学内容。在药物分析的理论教学中,教学内容应进行适当改革,加强应用性知识的介绍。比如在介绍药品质量标准时,以某个具体的药物为例,讲解如何制订药品质量标准,让大家了解到药品质量标准制订的程序与要求。对于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来说,就会知道怎样着手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如果只是单纯地介绍药品的各个标准,学生就只会知道有这样的标准,而标准从何而来却并不清楚。校内药物分析教学工作要围绕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展开,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案例教学”“单元操作实训”“参观实习”“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讲解环节,除了采用具体、直观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外,还可结合知识点精选实际案例。结合案例展开知识点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案例展开讨论。如在介绍药品质量检验标准时,以生活中的常见药品为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展示药厂质检室的检验报告单,并介绍药品质量检验标准的内容和检验报告的格式及书写要求,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优化实验内容,强调实用性
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学校面临向应用型大学,培养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具体到药学人才的培养,在实验教学这个环节必须应这个要求而进行一定的改革。首先,湘南学院药学院组织专业老师撰写了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规划教材《应用型本科药学综合实验指导》,这本实验教材囊括了除药理学以外的所有药学专业相关实验,并且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其中,药物分析实验是依据中国药典,选择了比较典型的药物进行质量分析,包括原料药、片剂、注射剂、胶囊剂等剂型的分析,包含应用较普遍的容量分析法,常用的永停滴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水分测定及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通过这些实验的锻炼,学生掌握了药物分析的基本分析手段,日常药物分析的岗位所涉及的仪器基本能够正常使用。
其次,构建完整的实验体系,让药学专业学生建立一个从药物原料药合成到药物制剂,再到药物质量分析的完整的认识,使学生对药品从生产到检验有系统而全面的了解,对全面控制药品质量形成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探索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能力,同时还可节约实验资源。根据目前我校所开设的实验环节,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都是独立的开设实验项目,有些科目不在一个学期开设。这样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是独立地进行每个课程的实验项目,没有形成系统的思维,与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一致。因此,我们对目前所开设的实验项目进行了分析,发现有的实验项目研究的是同一种药物,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研究的就是药物的不同方面,包括合成、制剂和分析等。基于此特点,可以利用药物化学所合成出的原料药或天然药物实验中所提取出的有效成分制作合适的剂型,再利用药物分析对制备出的药剂进行质量分析,并给出完整的检验报告,这样的操作可使学生形成系统思维,还可以节约教学成本,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责任感。结合本学院目前所开设的项目,可直接这样操作的实验项目就有两个,药物化学中有合成普鲁卡因和阿司匹林的项目,药剂中有制备注射剂和片剂的实验项目,而药物分析有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和阿司匹林片质量分析的实验项目,综合起来,这两个项目便可直接形成两个系列实验。
但是进行实验体系化改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课程设置的问题,这几门课不在一个学期,制备的原料药或者制剂不易保存。再者,在合成实验中有时得到的产品过少,不足以制剂。应当适当调整实验方案,达到实验体系化改革的要求,还应当准备一定的备用原料药,以应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没有产品等,满足学生实验的要求。
3.利用网络资源教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信息时代,如何查找资源是提高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教会学生查找文献资料,多查阅小木虫等学术论坛,关注科学网等专业网站,关注最新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湘南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引进了世界大学城空间,每位老师同学都有空间账号,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空间,在教师空间里上传相关课件与辅助资料,还可与一些有助于学习的网络视频进行链接,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性地进行学习。在网络空间上,还可提供一些企业的现场工作视频,让学生有更贴近实际的体验。还可将一些相关学习资料视频等放在网络空间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选择观看学习,不懂的可直接交流,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此外,在互联网+的现代交流模式下,有很多有效交流工具,如邮件、微信、QQ等。可以通过微信、QQ建立一些讨论群组,这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讨论或向老师进行咨询,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4.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为教学服务
地方性院校要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如师资方面,授课教师以校内教师为主,改为校内专任教师主讲理论,校外兼职教师和有实践经历的专任教师共同参与实训教学,达到专兼教师互补的教学效果。校外兼职老师有来自于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郴州市药检所的老师。针对岗位需求,也可聘请药厂和市疾控中心的老师,扩大药学就业覆盖面。校外兼职老师都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的老师,通过他们的带教,学生可以知道实际工作中的工作要求、工作内容和对能力的要求等,可有的放矢地加强对自身能力的培养,增强毕业后的职业竞争能力。
5.加强校企合作,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
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所需人才,争取实现人才订单式培养模式。随着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国家对药品的监管越来越严格。制药企业必须通过国家的GMP认证才能生产药品,如果以后要开拓海外市场,就需通过欧美GMP认证,且在GMP的执行过程中也需要人才结构来保证。因此,企业需要淘汰一些无学历的员工,引进一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此时,如果我们对企业的这种需求进行衔接,教师自身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同时引进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参与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相关实用知识重点灌输给学生。这样既省去企业的时间成本、人力成本和财力成本,学生又可以了解社会需求,掌握实际技能,解决一定就业问题或增强自身就业能力。近年来,我院也与很多医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或者有合作意向,既有本地的药企,如华润三九(郴州)、丹桂园等,又有省内或者省外的大型药企,如天地恒一、步长制药等。目前,我们每年都会派遣学生到药企进行毕业实习,也有药企高管、部门负责人来院讲学。为了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学生药物检验的职业能力,在“药物分析”课程教学中可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企业与学院之间开展项目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学生也会参与到项目中,以具体的检测项目为载体训练能力、渗透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提高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经过了这样的锻炼,毕业后学生即可直接进入药企工作,完全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员工上手快,对药企来说节约了成本,对学校来学,也解决了就业问题,各取所需,效果颇好,因此,达成了长期的合作意向。
通过对合作企业、就业岗位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在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资源的基础上确定药物分析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确定实施方案、创新课程评价,从而将此课程建设为面向校企合作的开放课程,形成新的教学文件,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等,进一步可编撰出面向校企合作的教材。此外,还可着力于与药厂建立合作实验室,开设药房等。
6.教学考核
考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成绩评价应注重学生平时的学习、工作过程。改变原有的以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方法,实施“理论加技能”的考核制,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训成绩的比例。目前,药物分析平时成绩和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30%,可加大至40%。制定新的考核评价标准,将具体考核项目量化、细化,对学生各方面能力进行考查。如通过课堂提问和期末考试考核应掌握内容;通过实验操作过程考核技能的掌握情况。岗位综合能力实践考核:学生到医院药房、药厂或医药公司药品质检室进行见习或定岗实习,由实践指导老师组织考核评分。在考核阶段充分体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7.结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环境下,地方性院校大多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大力改革教育内容。尤其是对于像药物分析这样的应用性强的课程,本文从几个方面提出了药物分析课程中体现应用性的改革建议,为药物分析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以期能培养出具备全面素质的应用型药物分析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健敏,何金莲,方巧媛,林志立,蔡其洪.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药物分析课程的实证研究,基础医学教育,2016,(1):36-38.
[2]肖琳,金玉兰.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模式改革药物分析实验教学[J].科教文汇,2015,308:57.
[3]曹春泉,魏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药物分析课程标准探析[J].广州化工,2015,43(6):193.
[4]王学军.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改革药物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J].论坛·教学研究,2015,28(1):34.
[5]杭太俊.药物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基金项目:湘南学院课程教学改革项目(054│221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