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全切除术在甲状腺癌外科治疗中的影响效果分析

2021-09-27李英才

中外医疗 2021年21期
关键词:甲状腺癌激素病灶

李英才

山东国欣颐养集团淄博医院普外科,山东淄博 255120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 具有分泌甲状腺激素, 调整机体新陈代谢, 促进生长发育等重要作用, 若发生甲状腺病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病情严重还可能会威胁生命。 而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较高,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生, 主要集中在中青年, 而且女性的患病率高于男性,甲状腺癌可分为髓样癌、未分化癌与分化型癌,其中最常见的是分化型癌,患者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内部有结节、呼吸困难、吞咽障碍等,临床针对此类肿瘤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治疗,由于此肿瘤易发生转移,若不尽早选择最佳方式切除,会造成严重后果[1]。 目前外科治疗方法中常用甲状腺全切除和次全切除术治疗,为了进一步分析对比这两种术式的各自效果和作用,下文将以2018 年2 月—2020 年10 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88 例展开调查,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中方便抽选出88 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按照临床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 44 例,男性 20 例,女性 24 例;年龄 23~68岁,平均(45.26±5.11)岁;病程 7 个月~7 年,平均(3.58±0.44)年;肿瘤类型:滤泡状癌 16 例,乳头状癌 13 例,甲状腺髓样癌 11 例, 其他 4 例。 观察组 44 例, 男性 21例,女性 23 例,年龄 24~69 岁,平均(45.55±5.28)岁;病程 8 个月~7 年,均值(3.61±0.45)年;肿瘤类型:滤泡状癌17 例,乳头状癌14 例,甲状腺髓样癌10 例,其他3例。以上两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均为首次确诊, 符合甲状腺癌诊断标准;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生命体征稳定,具备良好沟通、认知功能;年龄>18 岁;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精神疾病史、其他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手术禁忌证;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妊娠、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 将患者颈部的领口解开, 保持仰卧位并将肩部放一个软垫让头部轻微后仰,对手术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和清洁,指导患者行气管插管全麻,用碘伏消毒,胸骨颈部上方做切口,逐层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用组织钳牵拉皮边缘用电刀切开颈阔肌,完全暴露喉返神经,牵引颈阔肌,缝合结扎颈前静脉,离断颈前肌后游离甲状腺组织,明确甲状旁腺位置后切断甲状腺峡部, 缝绑甲状腺上下动静脉切除甲状腺组织,冲洗切口并止血,依次缝合手术切口的皮肤,术后覆盖活力碘伏棉签[2-3]。 观察组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 同样给予全身麻醉, 患者保持平卧位,将背部抬高15°,头后仰充分暴露颈部,为了避免患者转移或活动头部,可使用小沙袋固定头两侧,切口位置于胸骨上做2 cm 弧形切口,逐一分离皮肤和皮下组织,游离颈部阔韧带,用组织钳牵拉上下皮瓣组织,分离颈阔肌组织,游离并结扎甲状腺静脉,切断甲状腺肌群,剪开腱膜,游离甲状腺周围组织将病灶完全暴露,明确病灶位置和范围后完全切除甲状腺病灶组织,注意切除时要保护喉返神经的完整性, 切除干净后冲洗伤口并止血,常规放置引流管并缝合切口,术后覆盖活力碘伏棉签,定时更换辅料,注意伤口避免沾水,保证周围皮肤清洁干燥[4-5]。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引流量、切口长度等。

②用简易健康生活量表(SF-36)测评患者的躯体、心理、认知、社会及运动功能情况,以百分制评估,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状态恢复越好。

③手术前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将血液以3 000 r/min 速度离心15 min, 然后取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总甲状腺素(TT4)、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用血液分析器检测血清钙离子(Ca+)水平。

④统计记录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 主要包括喉返神经损伤、声音嘶哑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引流量(mL)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 值P 值89.89±15.72 105.55±18.93 4.222<0.001 5.62±1.38 10.47±2.11 12.760<0.001 4.52±0.66 7.22±0.89 16.164<0.001 18.82±4.33 29.93±6.77 9.170<0.001 28.33±6.42 39.42±9.94 6.217<0.001

2.2 两组患者SF-36 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 SF-36 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 SF-36 评分比较[(),分]

组别 躯体功能 心理功能 认知功能 社会功能 运动功能观察组(n=44)对照组(n=44)t 值P 值90.81±6.43 81.73±5.22 7.272<0.001 91.68±6.64 82.16±5.32 7.422<0.001 90.44±6.28 82.04±5.39 6.733<0.001 90.55±6.27 80.68±5.11 8.094<0.001 91.39±6.55 82.28±5.44 7.097<0.001

2.3 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钙离子水平对比

术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对比差异无意义,术后观察患者的各项血清甲状腺激素和Ca2+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钙离子水平对比()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和钙离子水平对比()

组别 时间TT3(nmol/L)TT4(nmol/L)PTH(pg/mL) 血清 Ca2+(mmol/L)观察组对照组术前术后术前术后t 值P 值0.99±0.44 2.55±0.61 0.91±0.43 1.62±0.77 6.280<0.001 52.33±16.44 92.99±18.96 52.45±16.53 75.66±13.52 4.937<0.001 114.33±5.86 40.44±3.07 114.52±5.77 61.95±4.22 27.341<0.001 2.44±0.47 1.79±0.22 2.48±0.43 1.96±0.39 2.518 0.014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结果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概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3 讨论

甲状腺癌是由甲状腺上皮细胞病变发展而言,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占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的改变,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逐年增加,诱发此肿瘤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如:①饮食搭配不合理,体内缺乏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激素水平激增会不断刺激甲状腺滤泡,最终引起甲状腺肿大,进展为甲状腺癌; 持续性X 线照射会造成甲状腺细胞核变形,也会引起癌变[6-7]。 ②遗传因素和性激素影响。 基因序列突变、缺失等会影响患者的癌基因,这些癌基因在后期受外部辐射的影响下造成病变, 具有遗传性[8]。③电离辐射。 甲状腺癌的发生于日常射线照射和接触等有很大关联,而且女性的患病率更大。 ④长期熬夜、抽烟喝酒和饮食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和负面情绪也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增加癌症发生风险[9]。

甲状腺癌的早期发病症状不突出, 病情不易被察觉,等确诊后已发展为中晚期,大部分患者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选择常规治疗方法显然不理想[10]。现阶段,治疗甲状腺癌最好的方式是手术治疗, 临床常用术式有很多,如甲状腺全切除术、甲状腺次切除术和甲状腺叶切除术,不同术式的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后两种方式的切除范围小, 对患者的损害程度轻, 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容易出现残留的病灶,继而发生转移,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1-12]。 手术切除治疗位置的血运丰富,神经、气管多,术中难免不会损伤周围组织和血管,最终会引发各种并发症, 而选择甲状腺全切术能够沿甲状腺被膜分离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 这样不仅能准确切除病灶,还能避免损伤喉返神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3]。 如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低,其术后各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由此说明全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准确切除病灶,避免今后癌症复发,二次干扰患者的生活状态[14]。

甲状旁腺是人体内分泌腺, 主要作用是分泌甲状旁腺激素,能当机体发生创伤时,该激素水平会发生改变,TT3、TT4 是测量甲状腺对周围组织功能的重要指标,TT3 作用于各个靶器官, 其水平高低变化能反映患者甲亢及复发性甲亢的判断,而TT4 反映甲状腺功能,这两种指标升高表示患者存下甲状腺功能障碍[15-16]。 该研究显示,2 组患者术前的 TT3、TT4 以及 PTH、 血清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 TT3(2.55±0.61)nmol/L、TT4 水平(92.99±18.96)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 (1.62±0.77)、(75.66±13.52)nmol/L,其PTH (40.44±3.07)pg/mL 和血清 Ca2+水平 (1.79±0.22)mmol/L 比对照组 (61.95±4.22)、(1.96±0.39)mmol/L 低(P<0.05),由此说明甲状腺癌患者全切除术治疗会导致其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水平发生降低, 表示其疾病得到良好控制, 因为全切手术短时间内的甲状腺功能恢复慢,无法分泌甲状腺激素,而次全切会保留部分甲状腺体, 继续分泌甲状腺素激素, 因此会影响甲状腺功能。 此项研究结论与王炫凯等[17]人的研究相似,术前各甲状腺激素水平差异不大,术后均发生变化,观察组患者术后的 TT3(2.19±0.68)nmol/L、TT4(98.67±14.53)nmol/L水平高于对照组(1.79±0.79)、(78.07±13.48)nmol/LPTH和血清Ca2+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甲状腺全切除对激素水平的影响较大, 但可以最大程度清除甲状腺癌症病灶。 另外,观察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术后并发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存在的原因是全切手术能够一次性彻底、准确地切除病灶,缩短手术时间,而且术后还能尽可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确保手术的安全性,但是不管是哪种手术,都要充分结合患者的解剖部位的病灶情况,仔细、深入的了解其病变情况,确保手术的高效性[18-19]。

综合上述, 临床针对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选择甲状腺全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但是对甲状腺激素水平影响大,值得临床深究。

猜你喜欢

甲状腺癌激素病灶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PSMA-靶向18F-DCFPyL PET/CT在肾透明细胞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病灶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术中超声在颅内占位病灶切除中的应用探讨
全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适应证选择及并发症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