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评价

2021-09-27油杰

中外医疗 2021年21期
关键词:鼻息肉嗅觉鼻窦炎

油杰

菏泽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山东菏泽 274000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提升,且因其容易对患者的听觉及嗅觉带来严重不良影响,采取有效的方法的实施早期干预治疗在改善及缓解病情方面意义重大[1]。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该病作为一种慢性化脓性炎症疾病,在疾病发生、发展期间多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鼻塞、通气不足、嗅觉下降、头部沉重及钝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造成嗅觉及听觉上的障碍,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2-3]。 当前用于治疗该病的方法多以手术治疗为主, 结合当前的临床操作经验发现,传统手术治疗无法彻底将病灶有效清除,甚至因传统手术切除范围较大, 容易对机体造成不必要的创伤,并对治疗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4-5]。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 鼻内镜手术在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方面获得了更多的应用, 现方便选取该院2018 年 1 月—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20 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别实施传统手术与鼻内镜手术治疗,旨在对比两者效果及临床优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不同的手术方式对方便选取的该院收治的120 例鼻窦炎鼻息肉分组,每组60 例。鼻内镜手术组中男 33 例,女 27 例;年龄 20~68 岁,平均(44.12±5.34)岁。传统手术组中男 36 例,女 24 例;年龄 21~70 岁,平均(44.28±5.19)岁。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 年)》中相关标准[6];行鼻内镜检查后确诊;均为成年人;签署了关于该次研究的知情权同意书。 该次研究通过该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其他呼吸系统疾病者;存在既往鼻腔手术史者;存在认知及沟通障碍者;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实施了连续7 d 的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国药准字 H20130190)喷鼻治疗[7]。

传统手术组: 结合患者的病情实施传统上颌窦根治术治疗,在鼻腔表面实施局部浸润麻醉处理,需要依次切除鼻甲后半部及蝶窦前壁,并开放筛窦、前筛窦及额窦口,保证上颌窦自然口得到充分的扩张,最后尽可能将窦腔之内的病变组织进行清除。

鼻内镜手术组: 术前予以常规鼻内镜检查以对病情及鼻腔结构、病变情况予以评估,参考MesserKlinger手术方式,于钩突下将钩突切除后,打开筛泡,按照顺序以此充分开放上颌窦、蝶窦、额窦,尽可能清除残留在窦腔内的病变及残留物质。 在伤口表面覆盖上止血纱布,并使用海绵对伤口填塞。

两组在手术结束之后均在患者鼻腔内常规填塞棉布片,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填塞时间控制在1~2 d 之间,将鼻腔内的填塞物取出后,向其中滴入1%的呋麻滴鼻液(国药准字 H35021294)治疗,连续治疗2 周,同时指导患者常规口服抗生素治疗,连续1 周[8]。

1.3 观察指标

①疗效评价标准[9]:将大部分临床症状消除,窦口开放情况良好, 鼻腔内部可见完全上皮化评为完全治愈;将大部分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鼻腔内可见少量的脓性分泌物,同时伴随形成了一定的肥厚组织,鼻腔内部大部分呈现出了上皮化评为基本治愈; 将鼻腔内仍然存在着大量的分泌物, 同时伴随着鼻腔黏连评为无治愈;以完全治愈与基本治愈之和作为总有效。②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Mastr PF120 前鼻压测压器及日本T&T 嗅觉计测定仪对患者的鼻气道总阻力进行测量。③嗅觉功能的评分标准如下[10]:将评分在0~1.0分之间评为正常;将得分在1.1~2.5 分之间评为轻度损伤;将评分在2.6~4.0 分之间评为中度损伤;将评分在4.1~5.4 分之间评为重度损伤; 将评分在>5.5 分评为完全丧失。 ④常见并发症包括了嗅觉丧失、继发性出血、鼻腔黏连、眼睑肿胀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鼻内镜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n(%)]

2.2 两组患者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对比

鼻内镜手术组治疗后与传统手术组相比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对比()

表2 两组患者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对比()

组别 鼻气道总阻力[kPa/(s·L)]治疗前 治疗后嗅觉功能评分(分)治疗前 治疗后传统手术组(n=60)鼻内镜手术组(n=60)t 值P 值3.05±0.27 3.08±0.30 0.576 0.283 1.35±0.22 0.48±0.13 26.372<0.001 4.75±1.38 4.79±1.40 0.158 0.438 2.35±0.64 1.24±0.22 12.705<0.001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随访复发对比

鼻内镜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随访复发对比[n(%)]

3 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属于发病率较高的耳鼻喉科常见病,临床症状多变且复杂,严重时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嗅觉及听觉功能[11-12]。根据鼻腔的解剖结构特点发现,人体鼻腔口腔相对较小,生理解剖结构较为复杂,既往临床工作中所实施的上颌窦根治术治疗尽管能清除病灶,但同样容易增加鼻腔内组织损伤的发生率, 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13]。 另外,传统手术操作方法尽管也可清除鼻窦肉,但手术操作范围较大,容易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甚至对其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破坏,这也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甚至也容易增加复发率[14-15]。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凭借其可视范围更广, 操作更加精细等优势获得了更多的应用, 同时可借助鼻内镜充分了解并明确鼻窦及鼻腔的解剖关系,保证手术操作的顺利开展。 同时鼻内镜的操作可更好的将病变进行有效的清除, 保证手术视野的开阔性及清晰性,有效将病灶及组织进行切除,提高临床总有效率[16-17]。

结合该次结果显示, 鼻内镜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高(81.67% vs 95.00%),其总体临床疗效与于艳等[18]于2018 年的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在其研究中, 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获得了更好的效果(96.15% vs 73.08%)。 另外鼻内镜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相比鼻气道总阻力及嗅觉功能评分也降低 [(0.48±0.13)kPa/(s·L) vs (1.35±0.22)kPa/(s·L);(1.24±0.22)分 vs(2.35±0.64)分],证实了鼻内镜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而言鼻气道阻力及嗅觉功能均得到改善。 另外,结合该次结果可见,鼻内镜手术治疗相比于传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均较低(15.00% vs 1.67%,16.67% vs 3.33%),说明鼻内镜手术操作相比于传统手术而言不容易对鼻腔内部造成损伤,几乎不会伤害鼻甲及鼻腔黏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不容易复发,总体预后更好,与高耀丰[19]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实施鼻内镜治疗的观察组与传统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复发率(21.42% vs 10.71%),并发症发生率(32.14% vs 10.71%)。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实施何种手术治疗, 均需要在术后给予常规使用抗生素处理,以降低术后感染及在此黏连的出现,确保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20]。

综上所述, 鼻内镜手术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显著, 可尽早改善并缓解相关临床症状,鼻气道阻力及嗅觉功能均得到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短期内复发率也较低。

猜你喜欢

鼻息肉嗅觉鼻窦炎
鼻窦炎中医外治十法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的临床分析
IL13 与IL13Rα2 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组织中的表达
让你的嗅觉降降温吧!
车祸撞没了嗅觉 怎么赔?
鼻息肉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鼻内镜治疗的效果分析
升麻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25例
中医外治法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