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尔夫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路径研究

2021-09-27徐安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高尔夫应用型校企

徐安伟

(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江苏南京 210014)

高尔夫是一项风靡全球的运动,在全球范围内都拥有庞大的爱好者群体和市场潜力。1934年,在南京建立了高尔夫球场,被称为“郊球场”[1],从此开启了高尔夫运动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之路。随着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高尔夫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变得越发迫切。高尔夫人才的培养是实现高尔夫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石。学校是人才孕育的摇篮,而高尔夫企业则是学校培养出优秀高尔夫专业人才不可或缺的强大助力。因而学校与高尔夫企业双方应共同制定更加深入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与培养方案,统筹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双向交流,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着力加强学校与高尔夫企业实践教育基地的共同建设,深化双方优势资源共享,推进校企深度融合[2]。这是培养出优秀高尔夫人才的必由之路。

1 校企合作模式的内涵

从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情况来看,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指学校和企业在教学资源方面配置优化、学校为企业培养更具有实用性和实效性人才的人才培养合作模式。在理想的校企合作模式中,企业与学校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人才的双赢[3]。通常来说,实现高等教育和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紧密结合,是校企合作模式的主要目标,科学有效地实施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进一步强化高等院校的办学效率和企业的人才竞争优势,进而更好地实现社会经济与人力资本的良性循环。

2 高等院校高尔夫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国内高尔夫研究领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且主要集中于高尔夫球场和高尔夫运动方面[4]。而对于高尔夫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还不全面。高尔夫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尔夫运动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而高尔夫球专业人才培养要通过教育来实现。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没有设置高尔夫球专业,主要是通过在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与指导、休闲体育等专业下设专业方向或开设专项课的形式培养高尔夫人才。我国有些高职高专院校设置了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的查询得知,截至2018年,我国共有36所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了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在校生规模为2557人。高尔夫球专业学生规模远远无法满足高尔夫行业需求。虽然我国本科和高职学校都陆续开设了高尔夫球相关专业或相关课程,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培养目标、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硬件设施等方面都还有待提升。高尔夫行业人才缺乏针对性培养及职业素质与技能不强,无疑增大了高尔夫企业的选材难度,高尔夫企业人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大。这就需要学校和高尔夫企业之间深入合作,共同制定高尔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人才供需矛盾。

3 “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人才培养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 培养目标明确

应用型高等院校应用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尔夫人才,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在校企合作模式中,由于用人需求是企业方提出,应用型高等院校能够更加清晰地得出企业所需人才的目标画像。这样一来,学校可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出不同的技能型及管理型的高尔夫人才,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明确,高尔夫专业人才的特点更加突出。

3.1.2 就业保障突出

就业是应用型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采取校企合作模式所培养的高尔夫专业人才能够在具有合适能力的基础上,找到与之匹配的岗位工作,这也是校企合作模式中“订单式人才培养”优势的直接体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高尔夫企业用人难、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实现了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与高尔夫企业的双赢。

3.2 劣势分析

3.2.1 校企双方区域经济实力不对等

大部分应用型高等院校都分布在市级或以下城市,与国内重点院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和学校资源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在该背景下,普通应用型高等院校想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中获得更有实力的高尔夫企业的青睐是较为困难的,而更具有实力的高尔夫企业无疑可以更好地提升应用型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实力。从这个方面来说,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中合作伙伴的高要求,是应用型高等院校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展高尔夫人才培养的劣势之一。

3.2.2 校企双方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

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合作双方而言,最终目标也并非完全一致。学校将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人才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而企业会将追求最大的利润空间作为最终目标,如果处理不好,校企合作模式的参与双方容易产生偏差和问题。例如,在学生实训期间的工资待遇、劳动时间和劳动保障等环节是纠纷的高发区,一旦出现问题或处理不当,会影响双方合作的意愿。

3.3 机遇分析

3.3.1 行业需求突出

高尔夫球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要求较高。虽然高尔夫运动人口较2014年有所下降,但是对该领域相关的专业人才仍有较大的刚性需求。从高尔夫企业的用人来源来看,主要以高尔夫专业学生为主。

3.3.2 政策驱动引导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要求高等院校转型发展,并指出了明确的方向,要求我国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学术型人才转为综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3.3.3 新机遇

高尔夫运动的全球性推广进展也较为明显。高尔夫运动重回奥运赛场,让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也意味着高尔夫运动走下了贵族运动的神坛,更多的普通民众可以尽情享受高尔夫运动的乐趣。在这种大背景下,对于高尔夫人才的需求必然会大大增加,这也为高等院校推广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应用型高尔夫人才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3.4 挑战分析

3.4.1 人才竞争激烈

当前,开设高尔夫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国内知名重点院校。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大部分应用型高等院校的高尔夫专业毕业生将直面与重点院校高尔夫专业毕业学生竞争的压力。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重点院校开设高尔夫相关专业课程,我国地方应用型高等院校学生面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5]。

3.4.2 行业管理机制混乱

高尔夫运动在我国经历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当前正处在行业整顿和监管完善期,相关行业发展态势尚不稳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规范高尔夫行业的发展。早在2017年,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委联合宣布,高尔夫球场清理整治及核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当时全国683家高尔夫球场中有187家被取缔、撤销营运资格或者自行关闭,清理整治工作有力地遏制了高尔夫运动相关产业的野蛮生长态势。

3.4.3 消费水准过高

近年来,高尔夫运动爱好者群体中,官员及国企干部的占比明显下降,普通民众参与高尔夫运动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一方面是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改变了高尔夫运动的消费环境,另一方面是高尔夫相关运营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消费群体变化对我国高尔夫运动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4 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4.1 校企合作机制尚未完善

当前校企合作大多数都是以建立教师联系和校友支持的个人关系为基石,还未形成组织保障机制,对人才培养方面也未能发挥其功能,未能归纳总结并建立成熟的模式;学校和企业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协调,没有形成合适的联动机制,并没有从根源上融合在一起,对校企合作育人产生了障碍[6]。

4.2 企业参与热情较低

有学者对某省开设高尔夫教育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应用型高等院校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热情并不高昂、动力不强[7]。一些企业认为,与其将企业资源投入到校企合作模式中,不如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企业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之上。再加上当前高尔夫运动相关行业的人才流动性较大,企业担心人才流失。总体而言,部分企业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参与热情较低,这也是降低校企合作模式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4.3 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改进

学校虽有充足师资资源,但多数教师都以科研及自身晋升之路为目标,没有充分地将科研及自身的能力转化为教学经验。多数高校都采用聘请企业人员为兼职教师的方式,以此来打破校内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局限性。但这个方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校内教师与企业教师之间缺乏实质、有效的沟通交流,往往各守其位,企业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而校内教师则不了解市场产品需求。“校企双导师”制度下的学生,承担起双方沟通桥梁的工作,无形中承担了不必要的压力,而这种制度模式也造成了资源浪费。

4.4 缺乏政策支持

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缺少高等院校在高尔夫人才培养中采用校企合作模式的明确规定,学校及企业在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时没有对应的法律法规进行引导和保障,在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时,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得不到法律的保护,严重时会导致高尔夫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无法进一步开展,提高高尔夫人才培养效率和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5 当前校企合作模式下高尔夫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

5.1 完善校企合作机制

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为主导、企业积极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科学设置课程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将高尔夫企业管理科学融入学生培养中,将学生能力成长与高尔夫行业发展紧密结合,提高学校高尔夫专业教育水平的同时,培养更有针对性的符合高尔夫企业需求的人才。要结合高尔夫企业资源,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归纳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新模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校企合作培养

5.2 优化校企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参与热情

校企合作模式让学校更有针对性地培养高尔夫人才,让企业更有效率地获得、使用人才,实现了校企之间优势互补的双赢局面。为了更合理地优化校企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倾向性,学校和企业应通力合作,利用二者优势资源,培养出一批具有理论和实践并举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人才。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在学生走出校门之前便可以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学生打下基础,双师型教师的存在,既能弥补学校教育中实践能力不足的缺点,又能避免企业单独聘请教练培养学生的情况出现,不仅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倾向性,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更强的竞争力,可谓一举多得[8]。

5.3 加强师资力量和课程建设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常占主导地位,因而在教学改革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校企合作培养高尔夫人才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切实提升校内与校外高尔夫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促进双方的有效沟通交流,实现通力合作,提升教学质量。其次,学校应制定一系列的教学考核措施,促使高水平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及专业人才的培养能力,做到因材施教。

在课程和教材建设方面,一是要充分整合国内外优秀资源,推进高尔夫教育权威性、系统性、个性化的专业教材建设和课内外创新;二是要勇于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积极培养行业创新优秀人才等。这既是顺应全球化背景下高尔夫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期高尔夫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5.4 出台优惠政策,改善办学环境

第一,对企业来说,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往往参与校企合作模式的热情不高。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针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模式可能需要付出额外成本的问题,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降低校企合作模式给企业带来的经营压力。第二,对学校来说,政府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完善学校高尔夫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应立足高尔夫球行业,以企业工作岗位需求为前提,分析工作岗位具体任务,将高尔夫球理论与工作实际有机结合,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重点提高专业人员的服务水平与管理能力,从而为高尔夫企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第三,校企双方要加强岗位安全意识教育,要求企业与学生双方签订录用协议,切实保障学生、学校和企业的权益。

6 结语

从当前应用型高等院校开展高尔夫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不难发现,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优势和劣势都比较明显,一方面,校企合作模式能够改善学校和企业的人才供求效率和质量问题,另一方面也存在着校企合作模式执行时的目标偏差和修正等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校企合作模式在应用型高等院校高尔夫人才培养中的效果,学校和企业应当在校企合作机制、优化校企资源配置、师资队伍以及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并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指引下,认真贯彻高尔夫人专业教育才培养方案,最终实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多方共赢。

猜你喜欢

高尔夫应用型校企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高尔夫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