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农科”背景下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改革

2021-09-27王建文姚新奎曾亚琦孟军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新农科教学改革

王建文 姚新奎 曾亚琦 孟军

摘要:“新农科”建设是涉农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之一,其目标是培养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高中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马属动物生产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马生产过程中所需的理论与技能。针对新农科人才培养在课程教学、培养体系及考核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该文提出了建设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完善协同育人模式、加强过程考核等对策建议,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培养“新三农”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与管理人才打好基础。

关键词:新农科;动物科学;马属动物生产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S821-4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3.083

Teaching Reform of Animal Production of Equu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WANG Jianwen,YAO Xinkui,ZENG Yaqi,MENG Jun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Equine animal production is a specialized course of animal science,whose main task is to make students master the theories and skills needed in horse production.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urse teaching,the training system and the examination mechanism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talents cultiv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such as building teaching resources,optimizing teaching methods,perfecting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strengthening process assessment,and so on,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and promote students' all- round development,it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high-quality Applied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personnel of “New agriculture,rural areas and farmers”.

Keywords:new agriculture,animal science,equine animal production,teaching reform

0引言

隨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林院校现有部分专业已不能完全满足时代及产业发展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国家4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农科教结合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育部在北京召开“新农科”建设研讨会和组织全国涉农高校发布《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持续推进农林院校“新农科”建设。新农科建设将成为涉农高校、涉农专业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新农科建设要求高校学科建设需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真正服务乡村振兴战略[1]。

马属动物生产学作为动物科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传统课程体系教学围绕现代马业中马属动物资源、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饲养与健康及马乳、马肉、生物制品生产等开展[2]。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传统的马属动物生产学教学进行适当调整,在课程体系、教学实习、协同育人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对竞技马术、赛马运营、产品精深加工、性能调教与测定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的研究与教学[3]。因此,马属动物生产学教学改革对实现现代马产业和动物科学的相互融合,提高动物科学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面,满足社会和提高现代马业教育水平尤为重要。

1现代马产业人才市场需求庞大

中国现代马业发展较晚,虽未形成完整产业规模,但已初步具备多元融合优势[4]。作为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马产业的流程复杂,从公、母马的选择,到专门化用途马匹繁育和饲养,再到之后马驹的饲养管理和调教训练等一系列流程均需要大量人工操作[5]。现代马业产业链条长,基本涵盖一二三产业,涉及畜牧、制造、运输、国际贸易、教育、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等多种行业范围⑹。从整个繁育过程分析,需要的不仅是饲养师、护理师、调教师、配套的兽医和服务,还需要马术俱乐部和会员管理各个方面的人才[3]。目前马产业人才培养规模远远满足不市场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开始逐渐将目光转移到马产业。我国现代马业的发展条件尚在培育和不断完善中,育马及其附属产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教学现阶段才刚刚起步,各方面的设施与运营还不完善,因此相关专业人才还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培养运动马从业人员的消耗是其他教育产业的数倍,不仅是基础的教育投资,训练过程中的马匹和训练场地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网。因此,当前最为紧要的是调整现有的教育模式,以新农科为背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新农科”建设对相关教学的改变

新农科的本质要求是要改变当下传统的教育模式,将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内容进行更新与替代,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契合[9]。培养的人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现代马业发展的需求,弥补当下现代马业发展的人才缺口,培养适合本行业的高技术人才,推动现代马产业进步和发展。为适应这种改变,需对当下的教学模式进行思考,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建立健全现代教学体系。

3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课程体系庞大,教学资源较少

“新农科”指引下的马属动物生产学所包含的内容繁杂,单从性能测定到饲养管理、良种繁育,都需要专门的知识体系来进行支撑[10]。各部分内容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许多章节都需要有前序内容进行支撑,教师在授课中需要理清相关关系,思考各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对授课内容进行归纳整理。由于我国现代马业起步较晚,该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源较其它动物少,在授课过程中易出现教学内容系统性相对较低的现象,致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难以在脑海中建立起完整的关于马属动物生产学相关的思维框架和知识体系。

3.2教学方式传统,学生主动学习动力不足

在传统授课过程中,一般以播放课件和(或)视频配合教师口述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法以“传递一接受”为主要特征,强调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虽然有助于教师本人对于课堂整体把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但该方法易出现只注重知识的传递,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由于课堂的单一化、模式化,易出现忽视因材施教和课堂外渠道的弊端,会对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有一定程度的影响[11]。在这种传统教学的指导下,教师的作用会占有较大比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容易出现学生被动接受所传授的知识,主动学习动力不足,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主动探索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在培养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及提高联想思维方面具有一定难度。

3.3学生知识储备不足,知识串联度有待提高

现代马业发展所涉及的产业链长,具有明显交叉学科的特点,学生需要的专业知识储备多,大部分学生在前期的学习经历中难以较为全面的进行了解与掌握,在专业知识储备方面相对薄弱[12]。如在运动马调教训练中,马匹运动过程中涉及到力学等物理学方面的知识,而对马匹运动轨迹进行分析时又需要有较强的数学基础,同时对运动过程中马匹生理进行监测时又需要用到生理、生化相关的知识,这些课程都具有较大难度。当这些知识全部出现在一节课中间时,如果没有较好的知识框架体系,将会对学生的接受与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授课中对相关知识进行梳理,认真分析学生具体情况,将前期的相关知识进行串联,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框架体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3.4评判体系落后,实践技能需要加强

现阶段大部分课程的评价方式还以传统的考试为主,学生的学习效果主要以最后期末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这种评价方式很难真正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水平,在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评价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新农科教学所强调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13]。马属动物生产学相较于其他理论课程,具有更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单纯以传统的评价方式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已不太合适,也不能完全发挥学生的实际水平。另外,由于马属动物生产学实践教学对场地要求较高,大多数农业类高校缺乏相关基地,同时相关设施设备也不够完善,使学生实践较少,在生产实践中还需要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进行重新适应。

4以“新农科”为指引开展教学改革

4.1梳理教学内容,建设教学资源

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的参考资料较少,已无法完全满足现代马业对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近年,教师团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针对产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讨论课程讲授过程中的重点内容,积极扩增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团队教师针对课程参考材料较少的现状,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結合团队的科研成果,积极进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构建马标本图库、录制相关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课后知识扩展奠定基础。

4.2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马属动物生产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课程实践时间相对较少的现状,教学团队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与当地马术俱乐部、马产业龙头企业等相关涉马企业合作,组织学生参观与考察相关企业,让学生实地观摩、感受本专业的生产实践过程,了解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与相关企业合作,设立产学研合作基地,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实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研究思路和实际操作能力。

4.3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马属动物生产学以培养适宜于我国现代马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高级人才为主要目标,教师团队积极与相关科研单位、企业就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合作与交流。邀请科研院所、企业技术人员帮助开展生产实践教学,组织青年教师到企业学习,弥补青年教师生产实践经验相对缺乏的短板。此外,选择对马属动物生产兴趣强烈的同学利用假期到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实践,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生产实践中问题的能力及创新动力;吸纳学生加入教师的科研团队开展创新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4丰富考核方式,加强过程考核

教学团队积极探索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改进当前以期末考试为主的考核评价模式。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过程中,引入平时表现性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与教师的互动及参与度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作为最终成绩的组成部分;丰富实验教学环节评价,在此评价中将动手和操作能力纳入评价的范围,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验过程中所遇到问题情况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加入单元测试评价,在某一知识模块授课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测试,作为最终评分的依据之一;开展团队合作评分,将生产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由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当做评价的标准之一。通过多种考核方式结合,能更为准确的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评判,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及学习兴趣。

5结束语

在“新农科”背景下,通过对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有利于完善课程的授课体系,丰富教学手段方法;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适宜于我国现代马产业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刘竹青.“新农科”:历史演进、内涵与建设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18(1):15-21,92.

[2]姚新奎,孟军,邵伟.如何提高《养马学》课程教学效率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5):182-184.

[3]韩占兵,黄炎坤,杨朋坤,等.应用型本科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44):162-164.

[4]韩国才.我国马业发展的新趋势[J].中国动物保健,2005(10):26.

[5]叶润芳,李要南.中国赛马运动开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3,27(2):9-12.

[6]乔杨.我国马术俱乐部发展现状分析及相关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16(9):171-172.

[7]芒來.中国马业主产区马产业的发展趋势[J].新疆畜牧业,2016(9):42-49.

[8]胡江,梁翕,张宏利.动物科学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畜牧兽医杂志,2019,38(4):58-61.

[9]吴秋珏,庞有志,马文锋,等.“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动物生产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业科学,2021,49(4):271-273.

[10]邓亮,韩国才,韩雨薇,等.两所农业院校大学生对马学教育的认知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9,40(11):92-95.

[11]孙宝丽,刘德武,谢青梅,等.动物科学专业动物生产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5(15):261-262.

[12]王建文,孟军,姚新奎.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马属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探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20,41(3):125-128.

[13]青平,成协设.基于新农科建设高质量基层教学组织[J].中国大学教学,2020(12):70-73.

猜你喜欢

新农科教学改革
新农科背景下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实践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新农科”发展的《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资源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农科背景下观赏果树栽培与资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