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流行病学及防控

2021-09-27高芳明

畜牧兽医科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危害防控

高芳明

摘要:布鲁氏杆菌病又被称为布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疾病呈现高度接触性,高度传染性。布鲁氏杆菌病在牛羊养殖领域十分常见,发病后主要影响繁殖母牛、种公牛的生殖功能,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威胁牛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该文主要论述布鲁氏杆菌病造成的危害,论述具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症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更好地控制该病。

关键词: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危害;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3;S858.26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21.23.035

Epidemiology and Control of Brucellosis in Cattle and Sheep

GAO Fangming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of Qingyuan District,Baoding City,Baoding Hebei 071100,China)

Abstract:Brucellosis,also known as Brucellosis,is a bacterial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Brucellosis and is highly contagious. Brucellosis is very common in the field of cattle and sheep breeding. It mainly affects the reproductive function of breeding cows and breeding bulls,brings huge economic losses to farmers and threaten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attle and sheep breeding industry.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harm caused by Brucellosis,the specific epidemic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symptoms,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asures to better control the disease.

Keywords:brucellosis of cattle and sheep,harm,prevention and control

0引言

牛羊養殖产业是畜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长发育阶段经常会受到多种疾病的威胁,影响牛羊的健康生长。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细菌性传染性疾病,该种致病原主要寄生在牛羊的细胞中,常用的药物难以进行有效防控,该类疾病没有针对性的药物防治,发生流行后,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防控不及时会使病原进一步扩展蔓延,威胁整个养殖产业的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类传染性疾病的认知,构建严格的防控方案,防止布鲁氏杆菌病在养殖场中发生流行。

1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危害

布鲁氏杆菌病是牛羊养殖中发生流行率较高的一种细菌性传染性疾病,如果发生流行这种疾病,会对繁殖母羊繁殖母牛及种公羊种公牛的生殖系统构成严重威胁。母畜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乳腺炎。妊娠阶段的母畜出现突然流产现象。公畜睾丸萎缩坏死,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炎症状。牛羊养殖管理中,如果繁殖母牛繁殖母羊感染布鲁氏杆菌,通常会在妊娠2~4个月突然出现流产,流产率高达60%,即便没有流产,生产的胎儿个体瘦弱,天然携带布鲁氏杆菌,在早期死亡[1]。公畜感染布鲁氏杆菌后,先是出现睾丸肿胀,有热感,随后逐渐萎缩变凉,失去种用性能。

2流行病学

布鲁氏杆菌可威胁多种牲畜动物,牛羊对布鲁氏杆菌的易感性最强。感染布鲁氏杆菌后,潜伏期未发病的动物也是养殖场的重要传染病。该类疾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还可通过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黏膜传播。牛羊的阴道分泌物、羊水、乳汁、粪便、尿液中均会携带大量病原,通过污染土壤、水源、饲料等头部扩散蔓延。当易感动物接触到这些被污染的物质后,易受到病原的侵染。研究结果表明,牛羊布鲁氏杆菌病发生流行不受季节的影响,一年四季均可传播流行,但以炎热潮湿的季节发生流行率最高。任何年龄品种的牛羊对布鲁氏杆菌均具有极强的易感性,但是没有达到繁殖阶段的牛羊感染布鲁氏杆菌后,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呈现隐性感染;达到繁殖阶段的牛羊,会表现突然流产,产下死胎、僵尸胎等症状,表现为严重的繁殖障碍。

3临床症状

牛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后,大多呈现慢性发病经过,患病牛羊、带菌牛羊是最主要的传染源。牛羊感染布鲁氏杆菌病后,潜伏期通常为2~6周,最长的为6个月,患病母猪表现为突然流产,胎儿滞留并伴随乳房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种公畜会出现生殖系统疾病,如睾丸肿大,睾丸萎缩坏死,阴囊肿大。养殖场未达到繁殖阶段的羊群和牛群,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呈现隐性发病经过。通过对病死的牲畜和胎儿进行解剖,发现胎衣呈现充血出血,并且在胎衣表面附着一层黄色的胶冻样渗出物,胎衣表面还会附着有纤维素性蛋白碎片和脓液[2]。病死胎儿的淋巴结、脾脏、肝脏显著肿大坏死。公畜的精囊存在出血点,睾丸萎缩有炎症坏死病灶。

4科学诊断

当患病牛羊出现上述临床症状或存在不明原因的流产现象后,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初步怀疑是布鲁氏杆菌感染。养殖户应该立即将病情上报当地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由官方兽医到达养殖场进行认真是细致的检测。采集典型的病变组织和血液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筛选出阳性血清,确定病情。

5防控措施

5.1加强对疫病的有效处理

牛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一种典型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即便是属于二类动物疫病,发生流行后也不能进行治疗,应进行严格的封锁隔离,将检测为阳性的牛羊全部淘汰,无害化处理,检测为阴性的牛羊作为假定健康牛群放置在隔离舍中,单独隔离养殖,并做好周边地区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抗体水平监测,掌握疫病的流行现状。通过多次对假定健康牛羊群进行认真细致的血清检测,并从后代中筛选出检测为阴性的羔羊和牛培育健康无病的牛羊群,实现对整个群体的有效净化处理。

5.2科学饲养管理

在牛羊养殖管理中,一定要注重优化养殖环境,为牛羊群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定期清理养殖场中的粪便和各种污染物,保证圈舍卫生清洁,尽可能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同时还应做好定期的消毒处理工作。养殖管理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分泌物,应使用漂白粉、石灰进行卫生消毒[3]。有效清理环境,制定封闭化的养殖管理模式,避免随意从外地引种。如果需要引种一定要执行严格的检疫检验制度,到场隔离观察,保证引进的牛羊群身体健康。在检测过程中,一旦发现阳性病例应立即隔离,并做好扑杀、无害化处理工作,防止病原进一步扩散蔓延,应将疫情上报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还应做好针对性的疫苗免疫接种工作,对于受到该种疾病威胁的地区或者发病的养殖场应选择使用相应类型的布鲁氏杆菌菌苗,定期对牛羊进行疫苗免疫接种。同时还应对发病地区进行重点排查,重点防治,将布鲁氏杆菌疫情消灭在萌芽阶段。

5.3加大检疫力度

结合地区牛羊布鲁氏桿菌病的发生特点。在进入发病流行高峰期阶段,畜牧兽医部门应做好牛羊检疫检验工作,尤其是应加强农村散养养殖户牛羊的定期检疫,并制定详细的牛羊检疫计划,保证检疫工作在广大基层地区得以有效地推升和实施。对于养殖规模相对较大的牛羊养殖基地种羊场、种牛场,应作为疫病检疫的重点,种公羊和种公牛都应进行有效的检疫检验。提高养殖户对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的重视程度,受威胁地区的牛羊一旦出现布鲁氏杆菌病要确保养殖户能及时将病情上报,配合防疫部门的相关举措,及时做好患病牛羊的无害化扑杀处理工作,降低疫情,扩大流行的风险,保证牛羊养殖安全。在牛羊布鲁氏杆菌病防控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的理念,畜牧兽医管理部门重视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有效防控,尤其是对于外来牲畜和牛羊肉相关制品进行有效的检疫和检疫,对来自疫区的牛羊和牛肉制品拒绝采购。

6结束语

布鲁氏杆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牛羊猪对布鲁氏杆菌病的易感性都很强,发生流行后,会对繁殖母牛羊和种公牛羊的生殖器官造成严重的威胁,使得生殖能力显著下降,降低繁殖牛羊的正常利用,使养殖场的牛羊大量淘汰和扑杀无害化处理,阻碍牛羊养殖产业的发展。加强对该种传染性疾病的有效防控,做好彻底有效的宣传,建立针对性的防控小组,加快检疫检验,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制度,落实主体责任,为疫病防控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解长乐.对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控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5(2):267.

[2]郎振东.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J].养殖与饲料,2015(5):47-48.

[3]朱秀珍,丁立刚.浅谈牛羊布鲁氏杆菌病的防治[J].当代畜牧,2013(35):56-57.

猜你喜欢

危害防控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档案工作强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平衡车的潜在危害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公众通用新冠肺炎防控指引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网络的危害(三)
喝饮料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