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述

2021-09-26徐海亚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渗透策略德育初中语文

徐海亚

【摘要】在初中时期的较虚弱体系中语文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学生的德育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落实德育教育,更好地满足时代发展背景下的教学需求,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建立良好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知识,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全面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德育;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策略

引言

在初中时期的教学中,语文课程是落实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分析和解读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展开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对学生落实道德素质的发展和熏陶,优化整体的教学效率,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

一、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为了全面落实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需要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以学生平时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完成课堂导入教学,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展开深度学习,保证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实现融合,建立轻松、高效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课程的乐趣,为学生带来爱国主义、一诺千金等相关教学影响和熏陶,促使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例如,在《观沧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通过学生对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相关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历史人物曹操吧,其是三国时期的众所周知的著名人物,在历史上做出了伟大贡献,并且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就基于该首诗词中全面了解和把握曹操的个人情感,利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和分散该首诗词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通过详细描写祖国山河的宏伟壮观,不仅刻画了雄伟的动人形象,更是彰显了作者情感,让学生体会作者潜藏心底的积极向上进取精神,让学生受到感染,促使学生建立积极进取意识,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完善自我,让学生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1]

二、注重作者与背景的详细介绍,落实德育渗透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众多高质量的优秀文章,同时在这些文章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实际开展中,教师需要注重“作者简介”相关内容的介绍,将良好的爱国主义以及思想教育全面贯彻到作者简介中。例如,在《故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为学生设计问题:鲁迅年轻阶段,本身是专心研究医学的,后来是什么原因弃医从文了?通过对以往鲁迅文章的深度学习,引导学生认真回忆,然后教师给予最后的补充,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本原因在于为激发国民意识、拯救国家。最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作为优秀的初中生,祖国发展的建设者,一定要积极努力的学习鲁迅先生的精神,将个人伟大理想与祖国发展需求进行结合,为祖国发展献出一份力量。此外,在初阶段的语文教材中,多数文章都详细介绍了写作被背景,教师应当科学合理的运用,彰显德育渗透的根本价值,切实践行道德教育,发展学生的德育素质。

三、深入挖掘教材元素,促进学生增强感恩意识

现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家庭的独生子女,其受到了父母的千般宠爱,同时也逐渐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思想,严重影响了正处于敏感青春期以及叛逆期学生的建立成长。然而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隐藏着多元化的感恩匀速,只要教师深入挖掘,就能发现与感恩教育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增强感恩意识。例如,在《背影》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全文的通读任务,并准确找出课文中描述父亲背影的相关片段,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感触最深刻的片段。因为朱自清先生具有一定的文笔功底,文章中大部分细节描写都非常细腻,将血脉相同父子之间的浓厚亲情直观、具体的呈现了出来,学生通过精读能够建立情感上的共鸣,基于此,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表达平台,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的感动事件,借助故事阐述和情感回忆的方式,深刻体会父母给予自己的关爱。

四、在课堂教学中切实的德育教育

在德育渗透和落实过程中,应当以学生实际特征为中心。现阶段初中生在正确看待人生、努力勤奋、积极劳动、服务集体等众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其看待问题通常侧重于表面形式,严重忽视了本质。课堂教学是落实德育教育工作的关键场所,其主要以教材为载体,教材中蕴含着多元化的德育元素,如爱国主义、积极乐观、民族自豪感等等。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德育与智育的共同进步,不能脱离语文训练的支持来落实德育工作,同时应当避免将语文训练作为德育的附属。例如,在《藤野先生》一课的教学中,面对“日本人严厉惩戒为俄国奉献的中国侦探”这一历史上如此羞耻场面,部分学生依然无动于衷,觉得不值一提,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当时背景的同时,让学生多次朗读这一片段内容,让学生通过朗读深刻感受当时情况下看客们的麻木,借此引导学生全面认识一个国家往往在国际上占据的地位,是由其人民素质以及更经济水平决定的,进而促使学生正确意识到要想保证祖国繁荣昌盛,在国际上占据前沿地位,必须现阶段就坚持不懈的努力学习,进而在步入社会之后为祖国发展奉献一份力量。结合文天祥、朱自清等人的相关事迹,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操以及爱国主义精神。语文课程的德育应当结合语文课程特点来开展,借助形象具体的感染、情感的熏陶以及耳濡目染的作用来建设良好情操,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促进其养成社会主义道德品质。这种充分针对性色彩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思想认知的培养和发展相比于课文语言文字教育获取的效果要明显。[2]

结语

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完善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文化素养的建设发挥着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贯彻是一项坚持不懈的工作,新时期背景下“德育工程”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如何在语文课程的日常教学中全面贯彻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循序渐进地接受和吸收愛国主义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是广大教师需要深刻思考和实践的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强.德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论述[J].新课程,2021(33):89.

[2]谢兆武.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措施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1(23):35-36.

猜你喜欢

渗透策略德育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