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焦虑的成因分析和干预措施

2021-09-26黎燕霞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34期
关键词:干预策略

黎燕霞

摘  要:幼儿身体和心理正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身体素质、心智、能力、环境适应性等比较弱,也容易受父母、他人、环境的影响。幼儿是应该被保护的对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父母教养方式的不正确、对孩子期望过高,对幼儿过于严厉,造成幼儿有心理焦虑。本文通过研究幼儿心理焦虑的个案,分析背后的原因,并从幼儿园层面、家长层面进行了干预。

关键词:幼儿焦虑;儿童焦虑症的类型;干预策略

一、个案描述

小宋(化名)是大班第一学期今年才转来幼儿园的。刚来到班上,一般来说,孩子们都有一定的适应期,有一定的环境焦虑,但是这种焦虑,基本几天或者两周的时间,就会改善和消失。根据观察,两个月过去了,小宋的遇到事情很爱哭,胆子比较小。

根据观察,两天内小宋哭了5次。而且每次哭的事件,并没有说尝试多次,或者遭遇多次伤害,小宋才哭。而是只要一出现状况,他就会哭,有时没哭,就是搓手,扭衣角。这是典型的而且焦虑症。

二、查找原因

小宋为什么老动不动就哭呢?是从小到大都这样,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是家里太宠爱,还是太娇气,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了?还是来自家里的因素?

以下是访谈和了解的经过:

教师访谈:

问题1:你如何评价小宋?

教师A:小宋心理比较脆弱,遇到事情爱哭。一开始我们以为是刚转学过来还不适应。到后来发现,他来园没有情绪的,反而是活动中,遇到问题就爱哭。其实小宋年龄在我们班孩子中偏小,所以有些能力没有做到,是很正常的,但是他就觉得是自己不行。

问题2:你能说说小宋的家庭情况吗?

教师A:小宋是来自单亲家庭,跟妈妈一起住。小宋很少提起过爸爸。小宋妈妈对小宋很严厉,妈妈脾气比较暴躁,接送的时候,也骂过孩子。小宋遇到不会的事情,会跟老师说:“老师,这个我不会做,你不要告诉我妈妈,她会生气的。”

观察妈妈几天的接送环节:

观察小宋妈妈这几天来接小宋的情况,小宋妈妈问得最多的是:今天学习了什么东西呢?你都会了吗?很多时候小宋不出声。小宋妈妈会搬起脸:“你是不是上课不认真?” 那么的不争气?回去以后,妈妈再好好帮你补习。“要不你这样子,怎么上好的小学?”小宋很多时候会低着头。

(一)素质性焦虑

儿童的神经系统往往发育不健全,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有的则是父母本身具有焦虑表现,给孩子以“模仿型”影响。如果父母对孩子出现的焦虑情绪不能正确引导,反而自己亦产生焦虑感,就可能使孩子沉溺于低谷情绪中不得解脱,逐步恶化。本文主人公小宋是属于后者。妈妈一个人照顾孩子,有一定的生活压力,对孩子严厉,情绪不稳,这些本来是家长身上的情绪和焦虑就有形无形投射到孩子身上。

(二)期待性焦虑

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预期的要求,担心受到父母的责备而焦虑不安。另一方面,学校片面地追求升学率,课程设计、作业布置超过了儿童的接受能力,给儿童以极大的压力,也会使儿童表現出紧张、焦虑等不稳定的情绪。小宋遇到不会的事情就表现得很紧张,容易哭,会告诉老师,“自己不会做,妈妈会生气的,会骂我的。”可见,家长对小宋的期待过高,小宋怕达不到,久而久之导致了焦虑。

(三)环境性焦虑

有的家庭“大吵三六九、小闹天天有”,使孩子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环境中,失去了他们应有的欢乐,由此便产生胆小、孤僻、不合群、易紧张等焦虑现象。小宋的来自单亲家庭,妈妈的焦虑、求胜心理自然会投射到小宋身上。加上妈妈不懂教育方法,对小宋过于严厉,追求学习分数,技能,家庭环境是不温馨的,不安全的。

三、干预措施与效果

(一)家长方面

1.积极沟通,找到问题根源

孩子年龄小,不会很好表达和诉说自己的情感,但是会从肢体和情绪有体现出来。比如,遇到问题,小宋觉得是很大一件事,会哭,会搓小手、搓衣角等。所以和家长沟通,逐步取得家长的认可和肯定,是开展干预策略的第一步。经过谈心,将小宋遇到事情的表现的小视频播放给小宋妈妈看,让家长认识的孩子问题的严重性,如果不加干预,将会引起的一些不好的问题等。另外引导对孩子的要求要放低,对孩子的要求要与孩子的年龄相符,不能提得过于高,导致拔苗助长。

2.介绍科学的方法,引导家长合理期待和评价

孩子是妈妈生下来的,但是孩子不是妈妈的附属品。孩子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多元智能,家长不能过多地将孩子当作是自己完成梦想的工具。另外要多一点横向地评价自己的孩子,不能老是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比。多一点看到孩子自己本身的一天天的进步。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学会从孩子身上找闪光点。多带孩子出去玩,多与别的孩子一起玩,融入社会,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减少怯懦。通过介绍一些小宋在幼儿园做得比较好的地方,喜欢看书,画画比较好等,心地善良等,引导妈妈正确评价自己的孩子,从而降低对小宋的关于学业的期待,更多引导关注的心理健康成长、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

3.关注“成长心态”的培养

“成长心态”是需要去培养的,比如有时候,幼儿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大人会去说“你真聪明”这种夸奖就是错误的。这就是一种把孩子往固定心态引领,“聪明” 看起来是一种天赋,而忽视了其中的后天的“努力”的成分。等他下次遇到他做不到的事情的时候,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来他不是那么“聪明”,他就会不去做,或者用哭来代替。妈妈需要给他培养“胜任感”,主动地说一些他安全区里的事情,比如“倒垃圾”,然后妈妈说一说:“你自己把垃圾袋子提起来,然后帮妈妈倒了垃圾,经过你自己的努力,你做到了这些,你真是一个努力的孩子”,让他知道一点一点来,犯错也没事,先尽力去做,不是一做不到就骂孩子,导致幼儿安全感的削弱。

(二)教师方面

1.多和小宋谈心,肯定幼儿

小宋是缺乏自信,缺乏安全感的。所以才会在遇到不懂的事情或问题的时候,会哭,会过渡紧张。教师要善于观察小宋在幼儿园的表现,挖掘小宋做得好的地方,及时进行肯定,慢慢帮助小宋重拾自信心,降低焦虑情绪。

2.采用正强化,引导学会解决问题

小宋爱哭变成了一种固态现象,教师可以采用正强化,遇到事情,小宋变得紧张、爱哭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其实哭不能解决问题,不如我们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等方式,引导小宋转移情绪。另外,当遇到事情,小宋没有表现出不好的情绪,没有大哭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强化小宋的平和情绪。

3.针对年龄段,因材施教

针对年龄比同班小的特点,在教学上,兼顾到小宋的能力情况,采用一些有不同层次的学具,注意到不同年龄段的需要。多注意观察和分析,找到小宋最出色的表现在哪,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其它方面的发展。如,小宋画画很好,可以适当让他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画,小宋很喜欢下棋,让小宋教其它小朋友学下棋等,提高其自信心。

4.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让小宋知道,在老师的心里,在小朋友的心里,大家都很喜欢他,愿意和他做朋友,多设计游戏让他和大家一起玩,帮助其学会与人交往,提高自信心。

5.教给小宋一些情绪放松方面的方法,如想哭时,想发脾气时,做做深呼吸,跳一跳,听听歌等;和一些自我激励方面的方法,如,当面对困难时说:“没什么大不了的,我相信自己一定行!”等。让小宋学会控制的自己的情绪,提高自信心。

参考文献:

[1]妈咪爱婴网. 【EB/OL】http://www.baby611.com/edu/tsjy/20141120/139040.html.

[2]孙娜. 幼儿焦虑心理的缓解策略探究【J】幼儿教育. 2020年第36期(总第704期)

猜你喜欢

干预策略
高职青年教师的职业心理危机与干预策略研究
错题干预,借题发挥
大学生学习困难成因分析及教育心理学干预策略研究
大学英语FCM学习适应性干预策略研究
失落的一角
高职高专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
盗窃罪发生机制及干预策略分析
斗门区妇女生殖道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分析
斗门区妇女生殖道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分析
斗门区妇女生殖道感染临床特点与干预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