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2021-09-26段海兰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学小学

段海兰

【摘要】对学生思维进行培养的最高境界便是教导学生,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则是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结合,其中发散性思维对于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有着主导性作用。发散性思维也可称为求异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养成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拓展思路,从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角度对已经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性分析,最终找到恰当的方法使问题得到完美的解决。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发散性思维

引言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环节,是学生打好基础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发散性思维还被称为扩散性思维,其可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努力寻找多种解决方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而如何培养还需要教师深入研究。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教育理念较为落后

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教育理念较为落后,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只关注学生成绩的提高,常常采用的是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总是将整堂课的教学节奏变得非常快,内容也比较繁杂,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十分吃力,长期在这种快节奏的压力之下,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厌倦感。同时,教师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也没有注意到学生是否理解该知识点,就快速地进入了下一个知識的讲解过程中。教师着重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忽略了学生个人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升。在很多时候,语文教师让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背诵古诗词、文章以及好的句子,并且常常采用的是题海战术。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学习也不够积极主动,这样不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教学模式单一,不灵活

正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常常在进行课堂教学时,照着课本上的内容进行复述,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在面对课本上这些枯燥无味的文字时,注意力不能够集中。并且小学生具有爱玩、活泼的天性,自制力本身就不强,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时很容易走神,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认真的听着教师的讲解,却没有真正地理解和掌握。

二、小学语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通过鼓励求异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充分注重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求异思维能力,给予学生积极的启发并对其加以引导,使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时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对培养小学阶段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将会非常有利,同时还可以充分激发小学生在学习中的创造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小学生在思考时突破常规,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实现对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比如,在对《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课文中“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这句话对学生进行鼓励,使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领悟文章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可以以此为基础来抒发自己不同的见解。部分学生回答道:“这是句话,充分反映了志愿军战士知道老妈妈患有腿疼疾病,不愿让她送的路程过远”;部分学生会认为文章中的这句话充分反映了老妈妈与志愿军战士亲密无间的感情,所以在送别志愿军战士时会产生依依不舍的感情。以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求同存异,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显著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小学阶段学生在认知差异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种突如其来的领悟和独特的见解,小学阶段学生的这种直觉性思维是培养其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比如在对《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部分学生会向教师提问:“老师,威尼斯既然属于一座水上城市,那么这些建筑是怎样建设在水上的呢?”这一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本节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学习要求,但是教师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机会,以此问题作为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出发点,为小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要求小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答此问题。大部分学生通过查阅课外资料并对此问题展开讨论,很容易便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加深了对威尼斯水上城市的印象和认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提问问题的因势利导,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这样既可以满足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强烈的求知欲,又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发散性思维。

(三)结合小学生特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发散性思维是指通过不同角度思考同一问题,寻找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发散性思维打破了人们的思维定式,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够使学生的思维更灵活,学会举一反三,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小学语文学科要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材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变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设计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内容,改变简单阅读、背诵课文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组织学生对文章精彩部分进行角色扮演。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学生良好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需不受固有知识的束缚和教学模式的局限,允许小学阶段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保持自己标新立异的想法。身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一定要结合小学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和多种方法的运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发散性思维,为小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J].成功(中下),2018(03).

[2]王海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探讨[J].求知导刊,2018(11).

[3]刘留.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6(04).

猜你喜欢

发散性思维语文教学小学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积极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