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学生平等的爱
2021-09-26窦晓静
窦晓静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喜欢一个好孩子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而爱一个“问题学生”或“特殊孩子”,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考验与挑战。“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也是师德的核心。教师要试着去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用真心去沟通,用真情去帮助,用真爱去温暖,在尊重学生先天个性的同时,呵护好他们幼小的心灵,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这是一名班主任应尽的职责,也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切入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孩子的心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问题学生”的背后大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我的班上就有一名这样默默无闻的小男孩,也就是开始时被我定义为“问题学生”的孩子。
这个孩子的家庭比较特殊。父母准备起诉离婚,又都不想抚养他,他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监管不到位,加上男孩特别爱动,直接造成了他顽劣的性格,又因为缺少关爱,他的自我保护欲特别强,哪怕别人只是不小心触犯到自己,他也像只小刺猬一样狠狠地还击,所以在班里我总能听见别人告他的状。不过他特别聪明,如果精力集中的话,他学东西很快。这个男孩,就是典型的因缺失父爱、母爱而导致的“问题孩子”。
我尝试慢慢感化他,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孩子,老师知道你特别想让更多的人爱你,但你有时候通过搞破坏引起别人注意的方法并不好用。你很聪明,一定能想出办法让更多人喜欢你。下次你可以换个方法试试,比如多帮助别人,多跟别人笑笑,你看看会不会有更多的人爱你。”我发现他的字写得很好看,临走的时候,就送给他一个印着奖章的本子,并告诉他可以写得更整洁、漂亮。这次谈话后虽然还是状况百出,但明显感觉他没有之前逆反了,后来我又发现他拖地特别认真,就任命他为卫生委员。在不断地鼓励中,他也逐渐做得越来越好。
慢慢地,经过一个学期,他的表现让人大为赞叹——不仅课堂回答问题积极,坐姿板板正正,字也写得更好了。现在的他就像一个神采奕奕的小精灵,时刻散发着光芒。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面对任何学生时,我们如果多给他们一点时间,等等他们,再等等他们,也许,这个曾经大家眼中的“问题学生”,就会在不经意间开花、结果,展现出最美的成长姿态。所以,班主任应当给每位孩子最平等的关爱,以博大宽宏的心胸,悉心呵护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班里还有一位让人心疼的“特殊孩子”。小时候,因父母一次激烈争吵打斗的刺激,他惊悸过度导致轻微自闭症和语言交流障碍。从一年级来到班里开始,他的目光、行为畏缩怕人,说话也结结巴巴,基本无法与老师和同学正常交流。
面对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我对他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耐心。虽然他的爸爸妈妈一再强调对他的学习成绩不做要求,只要他能在集体中平安快乐地度过童年生活即可,但我仍勸他父母不要放弃孩子,要坚信每个孩子都有花期。
在班级生活中,我经常告诉学生要团结互助、相亲相爱,更不能欺负排挤这个孩子,而应多关心他、帮助他,让他慢慢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放下戒备与胆怯。我经常在课间跟他简单聊几句,即使听不懂他的表达,但也能感觉出来他在这个集体中很放松,能获得安全感。孩子们对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帮助他也渐渐习以为常,主动帮他打水、记笔记等,而不是忽视他、歧视他。在学习上,从英语老师那得知,他对英语学习相比其他科目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我便让英语老师在课堂上多鼓励他,有时课间聊天,我也会鼓励他试着给大家读一段英语课文,并表扬他的进步。
看着他纯真的笑容,我从心里感叹他的进步,更增强了爱的动力。我坚信,爱的力量无穷大。我们要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有他的花期,哪怕晚了那么一点,也要耐心等待,因为他们值得被等待。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学生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有智力差异,也有性格差异,有勤学守纪的,也有厌学淘气的。多年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当我们遇到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特殊孩子”时,首先,应该及时找准其深层次的问题症结,把握好帮扶方向,用平等和爱的言行,尝试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主动与学生交朋友,慢慢打开他们的心灵。其次,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尊重和赞赏他们取得的点滴成绩。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与鼓励。”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更要夸赞他们的闪光点,使他们产生欣慰、幸福的内心体验,从而唤醒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再次,用润物无声的方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人格的力量感化、疏导和改变他们,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和自觉,逐步实现“问题学生”从思想到行为的根本转化,让“特殊孩子”慢慢回归班级这个大家庭。
孩子就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成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和雨露才能绽放出自己的华彩,而教师给予每个人的温暖、平等的爱就是滋养学生心田的阳光、雨露。现实中,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了无尽的能量,只要教师撒播自己阳光般平等的爱,相信每个学生都会闪烁出耀眼的光芒,并终能成为有用之才,为社会贡献无穷的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实验学校西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