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共生,驶入学科建设快车道

2021-09-26刘伟

新校园 2021年7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汉字

刘伟

语文学科建设中,我校立足“深化学教评一致性,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这一重点工作,根据“优势学科+项目”的工作思路,从教师培养、课堂建设、课程开发、特色活动等方面深入探索,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的学科建设之路。

一、“优势学科+多维教研”,为教师成长快马加鞭

学校的发展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我校提出“正心、修己、明道、优术”的教师发展目标,引领教师资源共享,智慧共生。

1. 私人订制,撬动成长支点

针对教师发展水平,个性化订制教师成长项目。结合教师需求“量体裁衣”,私人订制“1+2课程”。“1”指“专业技能课程”,“2”指“教师阅读课程”和“项目化管理课程”。双轮驱动,助力教师成长。

关注教师的个性化发展和价值体现,以多样化的评价凸显其特长:设立年度名师榜、骨干教师榜、教坛新星榜;在年度评比中增加优秀课例、优秀教案等多种奖项,引导教师实现专业的发展和价值。

2. 盘活资源,搭建成长载体

教研活动是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佳载体。我校采取“捆绑式协作前进”的方式,通过校本教研、备课教研、资源共享等开展各项活动,努力营造有校本特色的教研文化,搭建教师专业化成长平台。实施“一二三四”教师自成长工程:“一”指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二”指实现教研与科研、教学与现代化技术的有机融合;“三”指进行“青年教师共同体”“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名师工作室”三个梯队的打造;“四”指四项微活动——微课题、微讲座、微教研、微论坛,以此完善教师成长培训机制,引领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

3. 点线面结合,研磨能量套餐

我校建立以教研组为“点”、同学科为“线”、多学科为“面”的点线面齐动的校本教研体系,有效推动校本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坚持同教研组“即时教研”不间断、单学科“多轮磨课”不放松、多学科“教研例会”不松懈。我们先后开展“全册及单元知识梳理”教材分析会、“有效观评课”经验交流会、“作业设计与批改”专题论坛等活动,努力实现个人智慧群体化,群体智慧个人化。

二、“优势学科+课堂建设”,让深度学习活色生香

1. “核心问题+问题串”,点燃思维火花

我們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明晰、引领,架构起“问源”课堂体系——深度学习理念下具有学科特点的“三+四导学”课堂模式。

“三”即三分钟文字特色微课程,利用课前三分钟热身,围绕文字意象,激活思维。“四导学”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导预疑学、导问研学、导法慧学和导评促学,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

我们以语文带动全学科推进“核心问题+问题串设计”的教学研究,落实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问题。课堂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努力让每个教师都能深刻领悟“问源”课堂的特质。

2. 课堂观测量表,让思维可视

为了将“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和“学习习惯培养”两大主题真正落到实处,学校借助课堂教学观测量表,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训练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体现学教评的一致性。借助量表,呈现学生的思维成长过程,精准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同时促使老师们主动向深度学习课堂教学靠拢,让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生根。

三、“优势学科+课程任务群”,促学生素养厚积薄发

我校依托协作区语文优势学科的引领,从“习字、阅读、写作”三个主要方面入手,构建“语文优势学科+课程任务群”的项目范式,全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快乐习字,打好生命底色

我校以《快乐习字》教材作为写字教学的抓手,初步构建了低、中高学段的意趣习字训练模式。低段“情景互动”模式为:情境导入—引导观察—示范点拨—自主练习—展评反馈。中高段“阶梯训练”模式为:指导摹写—自主临写—对比矫正—熟练背写—评价反馈。

我们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让有经验的教师走进辖区幼儿园,就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进行经验分享,做好幼小衔接;同时在低年级推行“洞洞笔”,有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执笔习惯。

此外,还通过“每日书写习惯星”“每月写字小明星”“写字进步之星”“写字优秀班级”的评选激发学生练字的热情。观看艺术片《汉字宫》,在识字写字中感悟汉字的字形字理,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和母语的情感。

2. 阅读工程,丰厚人文底蕴

我校进一步完善阅读任务群,在建立班级图书角、开放图书连廊的基础上,开设电子书包室,配备超星阅读器50台。通过网站自动绘制班级阅读分析表格,教师即时了解学情,高效管理课程,拓展师生的阅读途径。我们倡导阅读的全科化,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的时间,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课内、课外两翼并举,让思考伴随学生成长,让经典滋养学生心灵,我们的语文课程也显示出越来越强的张力。

3. 读写课程,助力个性成长

学校深入完善语文“读写结合”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习作任务群,中高年级开展读写结合片段仿写的教学实践研究,现已初步完成统编教材上册语文读写结合训练点的全部梳理工作。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打造“阶梯递进、意趣表达”的习作特色,确定了一至五年级的阅读要求,分别是完整表达、清楚表达、流畅表达、具体表达、个性表达。

低年级还将绘本融入教学,以绘本阅读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中高年级则依托读写结合体系,开展一课一得习作训练,形成一套有效的小课题研究资料。一本本个人习作集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

四、“优势学科+校本课程”,助特色建设深入发展

为更好地进行优势学科建设,学校基于汉字教学规律开展校本课程研究,帮助学生解决识字效率低下、错别字过多以及缺乏学习汉字兴趣等问题。学校推出三套汉字教学的校本课程,分别是“甲骨学堂”“字有功夫”“汉字思维”。

1. “甲骨学堂”,追根溯源

針对低年级学生识字困难等问题,我们开发了“甲骨学堂”校本课程。它以《小学语文字词通解》为蓝本,基于汉字思维,从字的起源、造字原理等出发教学生识字。从造字原理和字的本义、引申义出发,用字串教学法让学生在字义理解中掌握相关的字。在中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中,教师采用汉字字源教学法,让学生在识字中了解汉字文化,训练学生思维,最终实现以字立人。

2. “字有功夫”,循规巧记

学生错别字现象严重,究其原因就是学生不知道字与字之间的根本区别。“字有功夫”易错字辨析课程,从汉字本身出发,让字与字直接较量,揭示一笔一画背后的道理,把易错字的辨析要诀提炼出来,帮助学生高效记忆。

比如:“侯”和“候”学生经常混淆,我们就把“字有功夫”的小视频讲解呈现给学生:

“侯”是一个精通射箭的人,在古代贵族都要学习射箭,所以“侯”可以用作贵族的代称。“愿者上钩”的姜太公便是齐国第一位国君,被封为“齐侯”。

而“候”(也写作“”)描述的是人排队射箭的场景,中间那个短竖是“亻”的缩写,排在别人后面,“候”就有了等候的意思。

“侯爷”“侯爵”“王侯”等表示爵位时用“侯”,而除此之外都用“候”,如“时候”“气候”“等候”“伺候”。

只有“侯”可以构字,如“猴子”“喉咙”中都是“侯”。

学到这里,学生会恍然大悟:汉字辨析原来这么有趣!很多班级还推出了“字有功夫”剧场,让学生扮演汉字角色,现身说法。学生内外兼修,将错字、别字一招击破。

3. “汉字思维”,举一反三

“汉字思维”课程是以“盘古开天”“女娲造人”等20个中国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脉络,还原汉字产生的过程,让学生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汉字,准确把握汉字与其拓展字之间的内在逻辑,构建起语言学习网络,提高深度思维、多元思维的能力。

学校以语文这一优势学科为龙头,带动全学科共同实施“字说万象”的实践探索。每学期一个主题,每个主题包括字源解说、主题阅读、研究性学习等,运用综合性、研究性的教与学的方式,打通学科间的壁垒,达到深度阅读、快乐习作的目的,让学生爱读书、乐探究、善表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在优势学科建设的探索中,我们执着追求,冲破最初的迷惘与困惑,收获了甜美的果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聚焦学科、根植课堂,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根,共同支撑起我校的特色文化建设,为学生的成长筑起幸福家园!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福泰小学)

责任编辑:韦素丽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汉字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问题指向:学校教研品质提升的实践转向——以福建省尤溪县教研实践为例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