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隐形留守儿童”撑起一方晴空
2021-09-26黄巧雄
黄巧雄
一、案例回放
笔者带过的一名学生——小丰,从二年级开始到五年级一直从家“拿”钱,少则几块,多达上千元,逐渐演变为在学校“拿”同学的文具发展到“拿”同学的相机。根据笔者对小丰的了解,小丰虽然成绩一般,但是平常遵守班纪校规,是一个性格胆小、内向的学生。多年的教育经验让笔者认为小丰“拿”钱,“拿”相机的背后肯定有某些“难言之隐”。为此,笔者没有直接批评、教育小丰,而是耐心与他交朋友,关心他,倾听他的心声,了解他的家庭背景。最终,小丰渐渐信任笔者,也向笔者袒露了自己的心声:原来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他经常被一名高年级学生欺负、威胁从家里“拿”钱给那名高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还经常带小丰去网吧,导致小丰染上网瘾,也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小丰也不懂得反抗,更没有和教师、家长反映过这种情况。在小丰“拿”钱的过程中,小丰的父母每次发现小丰“拿”钱也只是责怪小丰变坏了,或者用暴力的方式解决,根本没有真正了解小丰“拿”钱的原因,也没有任何一位教师深入了解过小丰,更不用说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了。为什么小丰被威胁后不懂求助,也不愿与人沟通?为什么“小丰现象”会持续如此长的时间?像小丰这样的学生肯定有很多,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与探究。
二、案例分析
在笔者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每年都会遇到类似的学生,笔者把他们定义为“隐形留守儿童”,他们虽然和父母居住在一起,但由于各种原因,他们整天很难有机会和父母交流,造成各种教育问题的出现。相比于人人皆知、社会各方都重视的农村留守儿童,“隐形留守儿童”往往会被大家所忽视。因为他们的父母都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都把他们带在身边,他们都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的学校上学。从他们身上所引发的教育问题,往往被简单地定义为性格问题、学习态度问题、接受能力问题等。
(一)“隐形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
1.父母从事小本经营的个体户。在经济发达地区,本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但由于涌入了大量农村务工人员,因此就业竞争很大尤其是从事小本经营的个体户。他们通过薄利多销、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去盈利,因此,待在家里的时间很少,和子女沟通的时间就更少。
2.父母上班时间长。许多农村务工人员由于学历不高,没有一技之长,大多数从事的工作比较辛苦,工作时间很长,经常要加班,放假的时间极少。他们往往在晚上很晚才下班,回到家已筋疲力尽,孩子的事基本顾不上。
3.父母的教育观念。有不少的农村务工人员,他们觉得,和家乡的孩子比起来,自己的孩子现在不愁吃、不愁穿,每天都能和父母在一起,而且能在这里的学校上学,已经很幸福,应该很知足了,要体谅父母没时间陪他们。
4.沉迷电子产品。现在读小学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往往都很年轻,对电子产品使用频率很高,久而久之就上瘾了,刷抖音、看微信、网游戏、上网购物等,已成为这些家长工作之余的最大消遣方式,对于学生的教育变得可有可无。虽然孩子就在身边,可是心却很远。
(二)“隐形留守儿童”教育上出现的问题
1.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动力。由于父母每天忙忙碌碌,甚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因此,这些学生往往学习没有一点压力、动力,经常不能完成作业,成绩自然也就比较差。
2.心理问题。这些学生虽然每天都和父母住在一起,但由于长期缺乏交流沟通,父爱、母爱没有得到有效地传递,因此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被遗弃的感觉。他们多数人际交往能力不强,很难融入正常的同龄人群体,在既得不到家庭温暖,又得不到社会关爱的情况下,靠自己对生活及社会的理解生活并发展自己,容易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这种状态下的学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做出令父母感到意外的事情,例如上面案例中,小丰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3.教师的不当教育与评价。“隐形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学校群体,由于“隐形”,他们成绩落后往往被误解为“不努力、不认真听课”;他们孤僻自闭,沉默寡言往往被误解为先天性的“性格内向”;他们人际关系敏感,很难融入群体,被误解为“人品问题”;一些教师对于“隐形留守儿童”很少去认真了解他们,读懂他们,更不用说是研究教育策略了。
三、应对策略
(一)教师要细心、用心、耐心关爱学生
1.要细心:“隐形留守儿童”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往往被部分教师错误定性为一般的问题去处理,或者是教师压根没深入了解问题背后的根源。忽略了这些学生,导致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爱。2.要用心:教师要面對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因此,要认真甄别哪些学生是“隐形留守儿童”。平时要特别留意不交作业、沉默寡言、不合群的学生。笔者接触的多个案例,都是从学生的一些小事、一些话语中捕捉到信息的。3.要耐心:从多个案例可以发现,当我们发现这些“隐形留守儿童”时,他们的教育问题已经比较突出,不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就可以解决,要有打持久战的决心和耐心。像上面的案例中的小丰,从发现问题到他坦承向笔者倾诉,笔者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对他研究、跟进,一直到小学毕业。现在,每年他都会来探望笔者。
(二)家校要密切沟通
由于家长工作或教育意识等原因,他们往往意识不到孩子已经是一个“隐形留守儿童”,更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等到家长发现孩子教育出现严重问题时,大多数孩子已是初中学生,家长已回天乏术。在笔者接触的多个案例中,大多数是我们掌握情况,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告诉家长,家长才知道,而且很多家长刚开始还不敢相信。因此,教师每接一个班,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然后带着研究的目的,去进行家访,看看每个学生的特点与家庭的关系,使家长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以此精准把控家校互动的核心,双管齐下,才能事半功倍。
(三)学校要主动出击,营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
1.学校应建立“隐形留守儿童”档案。首先记录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家庭情况、成长情况,然后可以从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进行记录。以便每个教他们的教师都能做到有章可循。
2.建立和谐的班集体。“隐形留守儿童”往往有很强的孤独感,他们更需要别人的关爱。因此,我们要创设宽松和谐的班集体,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功能。引导本班学生不歧视、不嘲笑他们,利用集体活动,把他们融入集体中,让他们感到班集体的温暖。还可以让他们参与班务管理工作,让他们有寄托、有集体荣誉感。
3.学习上的帮助。“隐形留守儿童”由于家庭的特殊性,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比较落后,往往被同学忽视。如果孤独感再加上没有成就感,他们会更自卑。因此,帮助他们改变学习习惯,用心、耐心辅导他们,提高学习成绩,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是帮助他们的有效途径。例如,组建学习互帮小组、师徒结对等帮扶策略。
四、结语
“隐形留守儿童”相比于“农村留守儿童”容易被忽视,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灰色地带、盲区。需要教师细心观察,用心辅导、耐心跟进,家校携手,从“心”开始,共同努力,为“隐形留守儿童”撑起一方晴空。
责任编辑 陈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