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虫学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21-09-26范凡王玉玉李静秦秋菊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17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专业课程

范凡 王玉玉 李静 秦秋菊

摘 要:在农业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植物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学科,尤其是其中的昆虫学科,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小小的昆虫不仅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產量和品质,甚至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安全,直接影响到国计民生。为了培养符合新农科建设的新型植保人才,河北农业大学昆虫学学系立足学科背景和专业特点,从昆虫、昆虫学者等多方面挖掘学科思政教育元素,并积极探索昆虫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方法和实施途径,以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

关键词:昆虫学科;思政教育;专业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7-0189-04

Practice and Reflection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Entomology Specialized Course

FAN Fan et al.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subject system of Agricultural Higher Education, plant prot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link, especially the Entomolog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and a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mall insects directly affect the output and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even related to human life safety, can directly affect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people's livelihood. To cultivate new conform to the new plant prote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talents, Department of Entomology of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sed on subject background and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s, from aspects of the subject of the insect insect scholars ideological education elements,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entomological curriculum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into the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way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system.

Key words: Entomolog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jor course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新形势下,高等院校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明确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从国家层面来看,把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强高校思政工作刻不容缓。因此,要改变传统思政教育仅仅靠人数较少的思政工作者和有限的思想政治相关课程来进行,发动所有教师、所有课程开展思政教育,这是非思政教师和众多专业课程的任务和使命[3-8]。

昆虫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三大核心学科之一,是农林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有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园艺植物昆虫学、观赏植物害虫等多门重要课程,不仅是植物保护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园艺、农学等学科的重要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从昆虫的历史、文化到昆虫的形态、生物学,从生理生殖到分类,从天敌到害虫,不仅涉及种类繁多的昆虫和相关知识,还涉及许多的昆虫学先辈和现代昆虫研究先驱。不论是昆虫研究者的爱国、敬业的情怀还是那种严谨的科研态度、勇攀高峰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还有那无数的昆虫,犹如具有人类社会中高尚情操,值得我们去思考、去宣扬;中华文明5000年的历史过程中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昆虫利用和治理的成就,值得我们自豪[9-12]。

课程思政不仅是学生工作老师和相关课程老师的事情,而且是所有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神圣的使命。昆虫学系在转变这个思想的同时,从我国有关昆虫的历史文化、近代中国昆虫学先驱、新中国成立至今在昆虫利用和害虫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昆虫自身等多方面深入发掘昆虫学科的思政元素,且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思政建设案例,进行自我剖析和讨论、实践,将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润物细无声以及潜移默化的思政教育,在专业知识提升的同时使思想境界协同提升[3-8]。通过2年的融入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 昆虫学课程思政课的意义

1.1 昆虫学的重要性 昆虫学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历史。早在7000年以前,欧洲就有关于采集野蜂蜂蜜的壁画;而我国至少在5000年前就开始养蚕,甚至早在1600多年前,我国橘农就知道利用黄猄蚁来防治害虫。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是从17世纪开始。但由于我国科学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初,才有一批留洋回国的先驱开始我国昆虫的研究,虽然艰辛,但这一批昆虫学先驱从无到有,奠定了我国昆虫学各项研究的基础,且为昆虫利用和病虫害防治做出了巨大贡献[9-12]。在此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一批批昆虫学者投入到祖国建设之中,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暴发,保障了粮食的安全生产。现如今,更多的昆虫学者更加深入地研究昆虫,为害虫的综合防治及资源昆虫的利用开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4]。

昆虫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不论是从文化上还是从生产生活中,昆虫时时刻刻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在现今昆虫学科设置课程中,既有涉及昆虫形态学、生物學、生理学等内容的普通昆虫学,有涉及昆虫系统进化和发育的昆虫分类学,也有涉及农林生产安全的农业昆虫学、园艺昆虫学、害虫综合治理,还有涉及昆虫资源开发利用的资源昆虫学等。昆虫既可能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如过去2年国际上造成重大危害和影响的沙漠飞蝗和草地贪夜蛾,也有蜜蜂、家蚕等为人类提供食品和原料,还有许多昆虫是重要的科研材料,在生理学、仿生学等多个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9]。

1.2 昆虫学课程思政的意义 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我们的使命就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师生座谈会上提出的“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因此,要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在农业高等院校中,昆虫学科不仅仅是植物保护专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农学、园艺、园林等专业需要了解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昆虫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能力,了解核心理论和科学前沿,学会创新思维,能够自主学习,并且通过课程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形成符合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行为习惯[3-8]。

2 昆虫学课程思政课建设路径

在任何一门学科中都有无数的思政元素,具有悠久历史的和生活密不可分的昆虫学科也不例外。从总体上看,可分为以下3个方面:一是昆虫本身,昆虫身上也有着许多类似于高等动物甚至是人类的习性和美德,从小昆虫联系人类自身,更有说服力;二是从昆虫研究者出发,从我国古代辛勤的劳动人民,到近代一批海外学成突破重重阻挠回国建设新中国的昆虫先驱,以及到现代无数为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昆虫研究者,都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三是昆虫学科的一些理念和各项课程中的具体措施也能挖掘出许多思政元素[9-14]。充分发掘这些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使学生更有认同感,也更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2.1 昆虫元素及思政案例 昆虫种类繁多,并且有着数亿年的历史,在数百万种昆虫中,不同的昆虫有着各自神奇的生存策略,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习性,更有一类昆虫被称为社会性昆虫,就是因为它们有着类似于人类社会一样的组织结构。从这些形形色色的昆虫中,我们可以看到父爱、母爱、团结、互助、分享、合作、勇敢、奉献等等人类的美德[9],通过发掘这些元素融入专业知识之中,让学生体会到小小的昆虫都知道的、都做到的,作为万物之灵的人也应该能做到。通过昆虫映射人心,产生共鸣,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既学习了昆虫的专业知识,又接受到了思政教育。我们根据昆虫习性和课程知识点,发掘了一些昆虫思政教育元素(见表1),以开展专业思政教育。

2.2 昆虫学者元素及思政案例 世界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路易斯·巴斯德曾经说过:“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许多在海外求学的昆虫学家回到了落后贫穷的祖国开展研究,在这一批学者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周尧先生,他在留欧同学的纪念册上写道:“不要留恋异国的天堂,要回到地狱的祖国;要在祖国的地狱上,建立起自己的天堂。”作为中国昆虫分类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发现了约400个新种和亚种;在国际交流中,他不满于外国学者对中国古代昆虫研究的无端漠视,主动担负起总结我国昆虫遗产的重担,从而开创了中国昆虫学历史的研究;作为一名教师,他桃李满天下,并创立助学基金[13]。周尧先生只是众多昆虫学者之一,同时期还有无数昆虫学者为我国昆虫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如带领团队解决黏虫迁飞原理的邱式邦李光博先生,开展害虫生物防治的刘崇乐、蒲哲龙等等。无数先驱把我国昆虫学科从一无所有到奠定了重要基础,并培养出一批批相关人员,为我国昆虫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9,14]。我们选取了部分昆虫先驱的事迹来开展相应的思政教育(见表2)。

2.3 其他元素及思政案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存在着昆虫的身影,从出土文物中已经能够确定中国在5000多年前就开始饲养家蚕,伴随着我国5000年的历史文明,昆虫元素伴随着历史的滚滚洪流不停向前。古人对昆虫的记载,更多的是害虫的暴发。据记载,从公元前722至公元1908年的2630年中,我国共有虫灾645次,其中蝗灾450次[8],当然也少不了资源昆虫和文化昆虫的身影,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

众多的昆虫诗歌都体现了人类与昆虫的密不可分。我国古代的历史,虫灾频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通过无数昆虫科研人员的努力,到现在已基本解决了害虫暴发的问题,而国际上害虫暴发的情况时有发生,最近的就是在非洲、东南亚至后来迁入我国的草地贪夜蛾,在国外造成巨大损失且无法控制的同时,我国能够做到提前预警并协调全部力量进行控制,有效地降低了害虫的危害[14]。这些都显示了我国制度的优越性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性。相关事例多不胜数,这都是一个个相关人员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努力完成的,都可作为思政案例来开展相应教学(见表3)。

3 结语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伟大的中国人民,更离不开千千万万的高校学子,学生的思想动态决定着他们的成就,也关系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因此,在高校开展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任重道远的工作。这就要求专业课程要不断紧跟国内外形势同时,更需要思想政治内容不断地丰富完善。作为专业教师,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学习,深入挖掘专业课思政元素,把思政元素和专业内容有机契合,将思政内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全面的、系统地介绍给广大同学们,让学生从专业知识中引发相应的思政问题并与之共鸣,从而达成思政教育的目的,培养学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同时,课程建设要紧跟时代和科技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思政案例,让专业思政教育永远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完善。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2018GJJG138,2018GJJG135)。

作者简介:范凡(1982—)男,河北满城人,博士,讲师,从事农业昆虫和害虫防治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21-06-2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19(01).

[2]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2020-06-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刘超杰,郝敬虹.《设施园艺研究进展》课程思政建设[J].高教学刊,2020(33):106-109.

[4]周杰,王菊花,彭梦玲,等.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建设初探[J].畜牧与兽医,2020,52(11):146-148.

[5]马亮,顾晓英,李伟.协同育人视角下专业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37(1):125-128.

[6]何红娟.“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建构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33(05):60-64.

[7]高燕.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问题与解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7(Z3):11-14.

[8]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9]彩万志.普通昆虫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9.

[10]周尧.中国昆虫学史[M].西安:昆虫分类学报出版社,1980.

[11]邹树文.中国昆虫学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

[12]仵均祥.农业昆虫学[M].北京:中國农业出版社,2018.

[13]夏如兵.周尧:雕虫孜孜七十秋[N].中国科学报,2016-8-15(08).

[14]夏如兵.建国以来中国昆虫学的主要成就及其发展动因[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专业课程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