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西南州野生三叶青种质资源调查分析
2021-09-26杜家会李振斌姚天月李茂凯丁建赵荣国崔玉发
杜家会 李振斌 姚天月 李茂凯 丁建 赵荣国 崔玉发
摘 要:目的:黔西南州分布有大量的名贵中药材,但很多资源分布情况尚不清楚,如三叶青,导致对野生药材的研究滞后于其他省份。故对黔西南州野生三叶青进行调查分析,旨在鉴定各县市三叶青的分布情况及各地三叶青之间的性状差异。方法:通过在州内各县市的调查,收集一定数量的各地野生三叶青资源,对比分析各地野生三叶青的性状特征。结果:黔西南州分布有大量野生三叶青资源,且为不同的种质类型。结论:黔西南野生三叶青资源分布较广泛,分为茎藤褐紫色和茎藤青绿色两大类,具有巨大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三叶青;资源;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Q94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7-0045-0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Germplasm Resources of Wild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and Gilg in Qianxinan, Guizhou Province
DU Jiahui1 et al.
(1Southwest Guix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Xingyi 562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 large number of rare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in Qianxinan, Guizhou province. But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resources is unclear, as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and Gilg. So research about wild herbs lags other provinces Therefor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wild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and Gilg in Qianxin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dentify the distribution and the character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counties and cities. Methods: By doing survey in counties and cities across the state, get a certain amount of wild resources. Results:By compare analysi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wild resources, which belong to different germplasm types. Conclusion: The wild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and Gilg resource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ern Guizhou provice; Divided stem with brown purple and stem with green two categories, which has great research value.
Key words: 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and Gilg; Germplasm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三葉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又名金线吊葫芦、蛇附子、石老鼠,为葡萄科崖爬藤属植物三叶崖爬藤多年生草质攀援藤本。三叶青具有抗癌、治疗小儿高烧不退等功效,素有“植物抗生素”等美誉。清代吴其濬的植物学专著《植物名实图考》有三叶青的记载,但未明确其植物基原[1]。三叶青主要分布于浙江、贵州、广西、福建等地,其中,浙江三叶青与广西三叶青在形态上差异较大,如同龄块根的大小、表面纹理、横切面颜色等皆有不同。此外,浙江三叶青水浸液粘性十足,而广西三叶青水浸液粘性不明显,两者在导管排列方式上也有明显的不同[2]。在民间,三叶青常用其块根或全草作为中草药,含黄酮类等物质,具有抗病毒、抗炎症与清热解毒、保肝等作用,能治疗小儿外感高热等疾病,且毒副作用较小,是西药无法替代的植物抗生素,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癌抗肿瘤及抗艾滋病等疾病。用三叶青成功研发的中成药金丝地甲胶囊、药金奇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治恶性肿瘤的新一代药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三叶青也发挥了其抗病毒的作用。利用三叶青结合其他中药治疗2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3]。三叶青提取物TH-b能够显著促进人DC(树突状细胞)吞噬功能,促进DC表面标志物CD80和CD86的表达,提高DC成熟标记和IL-12分泌能力[4]。中药三叶青植株内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防止癌细胞的进一步扩散,直接阻止癌细胞的迅速分化和再生[5]。随着三叶青药用价值的不断发掘,其价格上升快,特别是三叶青的抗癌疗效被发现和应用后,导致三叶青的价格上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贵州黔西南州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境内生态环境良好,适合植物生长。黔西南州蕴藏着很多未被开发利用的野生药材,三叶青就是其中一个。民间直接用三叶青茎叶当蔬菜食用,也有用三叶青块根熬汤食用。随着三叶青的功效不断地被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认识并采挖三叶青,导致野生资源逐渐减少,若不采取保护措施,野生三叶青将和其他野生药材一样,走向濒危。为此,本研究对贵州黔西南地区的野生三叶青进行了资源调查,了解黔西南野生三叶青资源的分布情况,并鉴别三叶青资源性状的异同,为后期三叶青的开发研究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1 调查方法
通过向当地群众咨询,同时寻找地方赤脚医生、药农等,了解三叶青的分布情况;利用中国植物志、中国植物图像库等网络资源,了解三叶青的分类及分布区域。根据黔西南州的地理特征,结合三叶青的生长环境,选取黔西南州兴仁市、兴义市、望谟、普安、义龙新区作为重点调查区域,其余地方作为次要区域。
2 结果与分析
2.1 分布情况 就全国而言,三叶青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蘇、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因产地不同,其形状和药性略有差异,其中浙江三叶青的葫芦状块根颜色亮,就药性而言属上品。贵州各地均有三叶青分布。根据中国植物图库记载,贵阳黔灵山公园、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保护区,遵义、黔南、黔东南、黔西南都有野生三叶青资源分布。黔西南州的野生三叶青资源主要分布于兴义市、兴仁市、义龙新区、晴隆、册亨和望谟等地,并且已有农户进行了小面积种植。通过实地调查,经植物学形态对比分析后发现,黔西南州上述地方的三叶青应属于不同的野生种质。
2.2 生长环境 三叶青主要生长在溪边林下岩石缝、山坡灌丛、山谷的阴湿背阴面,有散射光照射,同时更偏向于生长在有细水流出的地方。在一些林下常年落叶累积的地方,其土壤肥沃,富含大量的有机质,有利于三叶青块根的膨大。平均温度在16~22℃的地区适合栽植,10℃以上能够生长,25℃前后生长最好,25℃以上、30℃以内能够生长,在30℃以上生长会受到影响,生长缓慢或生长停止。基本耐半阴,荫蔽环境下生长良好,有弱光照射就可以,在阳光直射环境下生长不良。三叶青是蔓生的植物,必须要攀附其他附属物(植物、岩石等),无附属物时匍匐于地面生长,茎节生出很多不定根深入土壤,起固定作用,这些不定根也会膨大形成块根。有研究表明,在郁闭度0.9的遮阳网条件下,三叶崖爬藤的成活率、生长量最好;在郁闭度0.5的杉木林条件下,植物的成活率、生长量次之;而在露地无遮阴条件下,三叶崖爬藤的成活率、生长量最差[4]。
2.3 种类、形态特征及主要用途 通过调查发现,黔西南州境内的野生三叶青从形态特征上主要分两类,特征如下:叶均为羽状三出复叶,顶生小叶较大,两侧较小,叶边缘疏生小锯齿,无毛或虚绒毛;每年4—6月份开花,花瓣4,卵形,外面顶部有角状突破起;雄蕊4,雌蕊1,柱头4裂,星状展开,浆果球形,与葡萄一样成串,大小如绿豆(直径约5~6mm);种子1颗,块根呈葫芦形、圆形,少见纺锤形,由丝线粗细的根串吊一起,故名金线吊葫芦。块根多数较光滑,或有皱纹和少数皮孔状的小瘤状隆起,有时还有凹陷,其内残留棕褐色细根。表面棕褐色至红棕色,质硬而脆,内多充满淀粉粒,断面平坦而粗糙,切面为粉白色,有的可见放射状维管束。晒干后,更加坚硬,保持原形状,块根、果实或全草均可入药。
青藤三叶青茎粗壮,叶片较大,生长速度快,适用于做盆景,为常绿植物,喜欢荫蔽的环境,常作为室内盆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根据自身环境和观赏要求进行多样化栽培和定型,在室外铺地生长,萌生速度快,同龄植物中栽植覆盖率高,藤蔓生长速度快,还可作为盆栽,做成普通挂盆,或在室内摆放;还可培育成特大盆作为装饰长期摆放。南方地区十分耐寒,无须任何措施便能自然生长。紫藤三叶青生长速度较慢,相同情况下生物学产量低,地下块根较小,但其药用价值较高,是主要的药用类别。
2.4 产地差异 通过对比发现,黔西南各地所产三叶青的植物学形态差异较大,是不同类别的三叶青资源。兴义泥凼、万屯、兴仁波阳所产三叶青的叶片为绿色,茎均为青白色,俗称青藤三叶青。幼茎四棱,后期为三宽二窄的五棱形,也常见六棱形茎,植物学上差异不大。望谟交纳三叶青有2类,其中一类叶片为紫红色,两面颜色不同,属于异面叶;另一类与兴义、兴仁三叶青植物学形态一致。兴仁所产的另外一类三叶青靠近根部藤的表皮颜色为紫褐色,叶片较小平滑、质地较硬,部分叶尖稍弯曲,块根鹌鹑蛋般大小,茎圆柱形,幼茎密被绒毛。紫藤三叶青茎细小,幼时青绿色,老茎表皮暗紫色,多年老茎横切后断面紫红色。茎节接触土壤后萌生须根,长可达50cm,须根膨大后为三叶青主要的药用部位,其形态与浙江三叶青类似,应属于紫藤三叶青品种。2种三叶青的生长环境相似,但两者生长界限分明,调查过程中未发现混合生长现象。两者的繁殖方式、生长习性相同,叶、果实的外貌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除茎藤的表皮颜色不同、形态不同;青藤三叶青叶片较长,藤较粗壮,块茎较大,肉质微黄,略苦,纤维状的茎贯穿块根中心,块根表面乳头状突起,分布地域较广,生长旺盛,产量较高,数量较多。
3 讨论
调查表明,不同地方的三叶青种质植物的形态差异较大。其块根有圆形的、椭圆形的、长椭圆形的、葫芦形、纺锤形或团块状的,生境群落结构复杂,有多种伴生植物。不同种源三叶青的生物学特性、扦插成活率与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三叶崖爬藤表型性状可作为种源划分和优良种源筛选的依据[6-7]。有学者对三叶青全国主分布区24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种质单独聚为一类,说明贵州三叶青种质具有其独特性[8]。黔西南各县市的三叶青其形态差异也非常大,可能是由于本地区自然环境差异较大引起的,也可能是种质的遗传基因不同,表现型不同。
三叶青长期以来一直依赖野生资源的利用方式, 随着其药用价值的不断被发现,野生三叶青资源的蕴藏量急剧下降,加上药农的毁灭性采挖,如不及时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那么三叶青和其他药材(如七叶一枝花)一样有可能导致濒危;另外,不同产地三叶青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三叶青质量不同,药效差异显著。因此,对三叶青野生资源进行驯化栽培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必然途径。在具备生长条件的地方推广种植,有利于三叶青资源的持续利用。
基金项目:贵州省黔西南州重大科技项目(2020-1-7);贵州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2020-3)。
作者简介:杜家会(1984—),女,贵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草药资源创新与利用。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2021-05-18
参考文献
[1]丁富娟,李慧芬,崔伟亮,等.三叶青名实考辨[J].中国实验方 剂学杂志,2018,24(09):208-212.
[2]黄真,胡瑛瑛,王庆秋,陈孔荣.浙江三叶青与广西三叶青的生药学鉴别[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06):759-760.
[3]何钦,叶旭星,徐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验案2则[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40(03):378-379.
[4]朱波,华金渭,刘昆,等.珍稀药材三叶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5,37(05):914-919,946.
[5]陈通旋,张璇,刘作福,等.三叶崖爬藤在贵州地区的引种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21):54,56.
[6]廖雨琴,许青,祝宇翀,等.三叶青提取物对人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临床实验室管理电子杂志,2019,7(03):150-155.
[7]朱波,华金渭,程文亮,等.不同种源三叶青农艺性状比较[J].浙江农业学报,2015,27(10):1752-1756.
[8]杨旭,杨志玲,程小燕,等.不同种源三叶崖爬藤表型多样性分析[J].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28(03):78-83.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