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时代“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探讨

2021-09-26吴秦宋晓宁杨金龙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34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吴秦 宋晓宁 杨金龙

[摘 要]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最重要的使命便是人才培养。新工科时代的到来,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任务。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启发式理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课教学、各类资源的有效使用、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等方面,探讨如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人工智能”课程,也适用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其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关键词] 新工科时代;人工智能;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高等教育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南大学国家级一流课程培育立项项目“人工智能”;2021年度江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培育专项

[作者简介] 吴 秦(1978—),女,江苏宜兴人,博士,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研究;宋晓宁(1975—),男,江苏南京人,博士,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教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研究;杨金龙(1981—),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江南大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信号处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4-0131-04   [收稿日期] 2021-04-22

一、引言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一个国家的科技、军事、经济发展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任何一所大学来说,最重要的使命便是人才培养。2017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建设发展新工科,要着眼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全局,把握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1]。新工科时代,要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2]。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我们理应以最新的理念来引领高校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笔者结合自身多年在高校讲授“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国内“人工智能”课程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各类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师生互动等方面探讨如何对“人工智能”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如何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以实现新工科时代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

二、“人工智能”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应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新理念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国内高校目前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通常存在如下问题。

1.课程内容方面,人工智能涉及面广,涵盖的知识点多,内容抽象。如何改革教学方法、设计更合理的教案,将知识点以更形象生动、更易接受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2.应用方面,存在理论教学与具体实践脱节的现象。如何有效的将最新应用案例嵌入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非常重要。

3.实践方面,实验课内容枯燥乏味,实验难度大,缺乏有效的指导。如何合理设计实验、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积极性,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4.课程资源方面,大部分教师通常采用以某一本教科书为主,辅以若干参考教材的模式,而且国内的教材通常以理论内容为主,缺乏生动的应用案例,存在理論与实际脱节的现象。有些高校使用的教材甚至是10年以前的教材,完全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发展相脱节。如何选择最新、最优秀的课程资源,也是需要考虑的内容。

三、启发式的理论教学

“人工智能”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知识表达、问题求解方法、推理技术、机器学习、神经网络、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等多方面的前沿科技,而讲授课程时不可能全面深入讲解所有内容。因此,需要结合专业背景、时代特征有针对性地讲解。在教学模式方面,则需要摒弃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观念,从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学向理论与创新实践并重的启发式教学转变,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1.为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课前的准备就显得颇为重要。为此,我们特意为本校的“人工智能”课程录制了每个章节的MOOC视频,并将相应的MOOC资源发布在人工智能课程的网站,在每节课后给学生布置下次课程内容相关的MOOC视频。这样,学生在上课前通过观看对应章节的MOOC视频,快速了解下节课即将讲述的基本内容,从而提升课堂的授课效率。我们在布置MOOC视频学习任务的同时,也会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并不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就找到答案,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视频、带着问题进课堂,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就会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2.在课程内容讲授方面,很多教师往往偏重于讲解理论知识,如基本概念、基本定义、基本定理的证明。由于比较抽象,学生听起来通常觉得枯燥乏味,加之有些理论比较抽象,学生往往望而生畏,对课程本身也就失去了兴趣。如果我们在讲授理论知识时,能够先描述一下相关的简单案例,再引入相应的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就可以将案例里面的内容和理论知识相对应,学习起来就会轻松很多。在讲完理论知识以后,又可进一步引入相对深入的典型案例,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更深层次的理解。

3.在教学模式方面,课程教学应该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摒弃“填鸭式”“教科书式”的教学模式,探索更加开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人工智能问题求解方法”这一章时,可以在讲解具体的问题求解算法前先给出一个具体的实际应用问题:假设学生在假期打算出去游玩,那么通常他们会通过百度地图输入出发地和目的地,寻找一条路径。给出这一案例以后,先让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百度地图搜索的开发人员,你会用什么样的方法寻找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路径?”从而引入盲目的图搜索算法。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思考如何找到最优路径,从而引入A*搜索算法。这些问题的提出,自然而然就会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并且会让学生感受到课程内容的实用价值,从而对课程的学习更主动。事实上,我们认为,只有培养学生对课程的喜爱,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具有内在的驱动力,才会使得学生有学习积极性。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