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朝时期乐舞发展作为汉代乐舞繁荣发展的基石

2021-09-26邢力

中华手工 2021年5期
关键词:角抵百戏神山

邢力

摘 要: 秦朝的统一不仅仅在于其政治统治以及货币、文字、度量衡的统一,在乐舞艺术及文化方面也迈出了十分关键的一步,集中各地的乐舞技艺汇聚京城形成了十分壮观的场面。山东地区的乐舞也在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被秦朝宫廷乐舞主流所影响,民间祭祀等乐舞仍然保留着部分传统习俗和风格特点。福兮祸兮,虽然秦朝历史十分短暂,但正是由于秦朝在乐舞方面的集中和快速发展使得接下来的汉朝乐舞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山东乐舞也跟随着历史大势广泛传播。

关 键 词: 秦朝;山东乐舞;角抵百戏;民间祭祀乐舞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虽然只统治15年时间,但在历史演变的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秦始皇在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的同时,将多姿多彩的七国乐舞也汇集京城咸阳(今陕西咸阳),此地离齐、鲁较远,在咸阳按照六国宫殿样式建造宫殿王室,并将各诸侯国的后宫艳妃、女伎、乐舞艺人等集于咸阳,供王官贵族享乐。这种汇集客观上深刻地影响了后期古代乐舞文化的发展,尤其是直接影响了汉代乐舞的发展。汉代是文化艺术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舞蹈活动普遍兴盛,乐舞等表演艺术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舞蹈和舞人,继承秦朝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乐府在汉代汇集民间乐舞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汉代乐舞的繁荣发展从一定历史意义上来说是秦朝给予了重要的基石和源泉。

一、角抵百戏

秦朝时期的山东乐舞,当以汇聚七国乐舞文化的宫廷乐舞“散乐”为主。“散乐”在秦朝时期被称为“角抵”,它是一种展示“角”技艺的戏乐比赛形式,因受牛羊用角相抵的形象启发,故名“角抵”,除此外还包括了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音乐演奏、演唱、舞蹈等多种民间技艺,其特点是杂、奇、险。《史记·李斯列传》载:“是时二世在甘泉,方作,抵优俳之观。” “优俳”是一种歌舞小戏,说明秦代已经把“角抵”和歌舞夹杂在一起演出,是一种综合性串演节目。

角抵在汉代形成百戏后的繁荣发展很大部分的舞蹈及神话历史素材都是取之于秦朝时期,其中不乏山东地区的神话传说素材的演变。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迷信仙道,追求长生不老,东游齐、鲁,到泰山进行封禅活动,到海边追求“仙外方术”,于是便出现了神话传说故事——“海上三神山”[1]。

所谓“三神山”,传说渤海之东不知几亿里之外有一个大坑,名为“归墟”,“归墟”的附近有五座仙山,名叫“岱舆”“员晰”“方壶”“瀛洲”“蓬莱”,仙山的树上结的全是珠宝,人吃了可以长生不老,山上还住着仙人,他们翱翔天际十分愉快。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五座山浮在海上,天帝怕这些山真的有一天飘走了,因此就派了海神禺疆去安置,可是好景不长,“岱舆”和“员峤”两座山还是流到北极,沉入大海,只剩下3座神山,这就是“海上三神山”的来歷。这个故事产生于渤海之滨,据说 “三神山”上有不死药,春秋时代的齐威王、燕昭王就曾派人到海中求访神山。秦始皇则更加大规模地派出船队修筑明台,无休止地寻找。在秦代,单是原齐国一带就有上万人热衷于此道,于是在这种追求长生不死的文化意识的支配下,乐舞百戏从节目构思和艺术体现方面,都融入了种种有关三神山的神话内容。

到了汉代,汉代的乐舞百戏中有一出非常著名的乐舞节目即《鱼龙曼延》之戏,它在后期的发展与秦朝时期的“海山三神山”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是取材于秦朝山东境内的“海上三神山”的神话为题材,“神仙崔巍,忽从背见”,是只巨大的动物,其背忽变出神仙仙境,忽儿天空云雾四起;忽儿听见雷声隆隆,轰鸣之声,势如天崩地裂,仙山之境展现在面前使人联想到“三神山”的真实形象。

在对山东秦朝时期的角抵百戏进行研究和梳理时,笔者发现所保留的文物较少,也是因为秦朝历史的短暂。随后汉朝的快速发展和留存下来的大量文物中,我们可以从中窥探到山东乐舞角抵百戏在秦汉的一些发展情况。1969年出土于济南无影山的西汉彩绘乐舞杂技陶俑,展现了两千多年前乐舞百戏表演的完整场面[2]。陶俑共21人,其中乐工、表演者和观赏者各为7人,他们分别被捏塑固定在一个长67厘米、宽47.5厘米的陶盘上。陶盘中心有7人进行乐舞杂技表演,陶盘后侧为伴奏乐队,生动地再现了当时乐舞百戏中杂技表演的生动活泼的情景。时代这样早的乐舞百戏的立体形象,在我国还是首次发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山东微山出土的汉画像石中的《宴饮百戏图》也形象地反映出角抵百戏的大致情形。

在秦代当时的角抵活动是以宫廷娱乐为主,并汇集了秦朝各地的乐舞大会演。秦代的角抵戏还有民众参与的特点,如“作角抵戏,三百里内皆来观”[3]就证明了当时的角抵戏为民众广为接受,且具有广泛参与的特点。秦代的角抵作为一种民间非常重要的娱乐活动,其一般都盛行于节假日期间,且大都集中在春夏季节进行表演。角抵活动的场地非常广泛,可以在宫廷、军营等地方进行表演和竞技,分布范围相当广泛。根据典籍记载:“秦并天下,罢讲武礼,为角抵。”由于秦朝的统治阶级担心民众造反,于是便罢武礼、息兵事,把角抵变成了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节目。秦朝时期是角抵活动的发展与繁荣时期,不但有玩物丧志的秦二世,还有诸多王公贵族都非常热爱该项活动。

正是由于“角抵”在秦朝的产生和发展,使得随之建立的汉朝宫廷乐舞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这种乐舞文化,并以“角抵”作为宫廷乐舞的主流,也可能由于它包括了许多不同的表演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节目种类,所以发展到汉代后就被称之为“百戏”。

二、民间祭祀乐舞

秦朝时期山东除了角抵以及表现“海上三神山”的乐舞外,民间祭祀驱鬼的舞蹈仍因袭了先秦东夷文化的旧貌和儒家乐舞的特征。

秦朝时期山东民间的巫舞风气仍然盛行,其与祭祀乐舞也是息息相关的,表现了山东平民百姓对天地、鬼神、祖先的信仰与祈求。山东境内的巫舞大到帝王“封禅于泰山”“曲阜祭孔”“东海求仙”等乐舞,小到民间婚丧嫁娶仪式,都有跳舞愉神的记载。

(一)《傩舞》

秦朝时期《傩舞》在山东境内,包括宫廷、官府和民间都十分流行。傩是驱鬼祭神的舞蹈,举行傩祭的目的在于驱除疫病的恶鬼,是祈求保平安的世俗活动。分大傩(即举国上下一起祭祀的傩舞)和乡人傩(即乡民组织的傩祭)两种。山东日照市以及新泰市发现的《晃大人》,就是一种发丧时跳的舞蹈。发展至汉朝时期,宫廷举行“大傩”之礼,规模更为壮观,要有120多名童子参加,由一人扮演“方相氏”的人率领,为“方相氏”和12兽伴唱伴舞,恐吓疫鬼。“赫女躯,拉女干,节解女肉,抽女肺肠。女不急去,后者为粮。”[4]手持火把,欢呼踊跃,一直把恶鬼赶跑为止。这幅《傩舞》画面,在山东汉代武梁词画像石中也可找到印证。可见《傩舞》作为中国古代人民驱鬼避害的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从秦朝到汉朝是一直延续下去的。

(二)《蜡舞》

《蜡舞》即蜡祭时所跳的一种庆祝五谷丰登的舞蹈,跳时需烧纸钱以谢神祇的赐福,于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八日进行,因此名曰《蜡舞》,据说《蜡舞》始于神农氏,在周代称为《大蜡》,秦代称为《蜡》,山东各地一般都建有“八蜡庙”,以作为“蜡祭”的场所。《利津县志》载:“八蜡者,曰司啬,曰百种,曰农神,曰邮、表、畷,曰猫、虎,曰坊,曰水庸……”《礼记·效特性·腊祭》载:“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译。”从中可以发现,这是人们辛勤的劳动,战胜水灾、虫害,保护土地,铲锄杂草野木,争取谷物丰收的“祝愿歌”,即“祝福歌”[5]。由蜡祭这一习俗而产生的《蜡舞》,发展至秦朝山东境内仍在流传,发展到汉代延续后代了几千年之久,而民间的腊月八日腊八粥的习俗还在流传,可作此舞的印证。

三、舞人

“女乐”是继巫而起的真正专业歌舞艺人。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将数以万计的六国宫人、女乐集中到了阿房宫以及关内外的数百所离宫之中,供统治者乐舞欢娱。发展到汉代出现了来自山东的著名舞人——戚夫人,原秦末汉初人,原籍山东定陶人,是汉高祖宠妻,其舞“翘袖折腰之舞”极受刘邦宠爱,史称“戚夫人善鼓瑟,帝常拥戚夫人倚瑟而弦歌。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歌《出塞》《入塞》《望归》之曲。”戚夫人的舞蹈成为汉代舞蹈的典型代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汉代乐舞的发展。

四、结语

由于秦朝历史的短暂,山东乐舞艺术的发展主要都呈现在汉朝时期,但秦朝的统一与强大对于山东乐舞本身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对于汉朝山东乐舞艺术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对山东古代乐舞的发展具有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谭源材.山东艺术发展研究[M].北京:中國广播电视出版社(第一版),1992.

[2]刘雁,付强.山东艺术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18.

[3]安作璋.山东通史 秦汉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一版),1993.

[4]王丽萍,张硕.秦代角抵活动探源[J].兰台世界,2013(3).

[5]王宁宁.中国古代乐舞史[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第一版),2009.

猜你喜欢

角抵百戏神山
角抵在唐代社会各阶层的开展状况解析
年卜热桑神山
扎色神山
由辽墓壁画看辽代的休闲娱乐活动
“百戏之祖”:昆曲里的古典传承
传统伦理与古代角抵治理研究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邹城汉画像中的乐舞百戏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永远的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