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2021-09-26王万芝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信息意识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王万芝

[摘 要] 对于信息技术学科而言,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可以描述为:以知识建构为基础,以信息技术学科思维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要素为目标,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系统建构与核心素养的落地。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应去思考包括信息意识在内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实现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以实现在已有教学基础之上寻找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途径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意识;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作为初中教学的学科之一,在实际教学中常常面临着身份的“尴尬”:一方面,信息技术是驱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也是今天的社会被称为信息社会的原因;另一方面,在初中学科体系中,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性未被凸显,不少学生常常将信息技术课当作“休闲课”。面对这样的矛盾,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有什么样的作为,值得认真思考。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是从宏观方面来看,面对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自然也应当遵守这样的共识。二是从微观方面来看,信息技术教师要真正认识到自己所从教学科的特质。只有抓住了信息技术学科中最本质的特征,才能寻找到最适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

一、核心素养落地需要具体培育路径的原因分析

核心素养的落地无疑是需要具体的路径的,不同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有着不同的路径。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寻找这一途径,首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各个要素的内涵。以信息意识为例,虽然它是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第一要素,但实际上这个概念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对信息意识的理解可以先去理解何谓信息。实际上,信息是一个社会概念,是人类知识、学问、智慧及从客观现象中提炼出来的各种消息的总和。在人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概念,信息只是其中的一种,当强调今天的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时,实际上暗含着一个认识,那就是信息意识必须成为每个社会人的意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正因为如此,将信息意识作为信息学科核心素养,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融入,也就顺理成章了。

通过以上分析,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寻找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途径,教师必须认识到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要真正地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依托课程教学,结合信息学科核心素养概念内涵,重点探讨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落实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策略,以期为探究学科核心素养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提供新的思路。

二、信息意识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实践探究

教师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仅应该帮助学生构建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框架体系,巩固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能力,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思维习惯,促使学生养成信息技术思维能力,并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及信息查找、分析、评价的综合能力为教学情境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培养与引导。基于这一思路,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实践探究,现以与“信息安全”相关知识的教学为例来说明。

在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笔者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教学情境:刚刚考取大学的学生张某,在入学不久之后QQ号被盗,盗号者利用QQ中的信息,向张某的家人、亲戚和朋友发送诈骗信息,以不同的理由非法获利3万多元。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生活中,为了普及性往往采用一概而论的防范方法,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则可以深入一些,笔者采取的教学思路就是从“信息意识”培养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考主要围绕這样几个问题展开:“信息诈骗能够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防止上当受骗,作为社会人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如何铲除信息诈骗的土壤?”

学生在对这三个问题思考的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循序渐进性,好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如果张某不被盗号,那么诈骗就不会发生。但这个观点很快就受到质疑,因为学生发现在生活中的其他一些诈骗情形,并非因为被盗号,于是学生研究的重点就转移到受众上来,学生开始思考:当遭遇到诈骗信息的时候,如何才能准确辨别?通过分析,学生也能够认识到,辨别信息的前提是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信息,同时要梳理出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不符合逻辑,那么这样的信息很可能就是虚假的。于是学生也就进一步认识到,如果张某的家人或亲朋好友接收到信息之后,能够与张某及时联系,就可以识别那些信息的真伪;学生也能够认识到,遇到此类信息的时候,利用语音或视频进行直接沟通,才是掌握真实信息的最有效的手段。

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提出并得到解决的教学过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信息”这样一个关键词进行讨论与思考,并在此过程中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当学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信息意识得以培养的时候。当然信息意识的培养,除了表现为对信息的关注之外,还表现为对信息之间逻辑关系的认识与判断。当学生能够认识到信息的重要性,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关注信息,判断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以确认自己掌握的信息准确时,信息意识就得以稳固培养。

三、关于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育的思考

毫无疑问,核心素养是一个新的概念,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深化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指导方向。作为对学生培养目标的描述,核心素养的落地需要具体的途径作为支撑。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笔者认为,对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包括信息意识在内的所有核心素养要素的落地,都需要坚持传统教学思路的优化,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也就是说,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以忽视学科知识教学为代价的,在日常的教学中,仍然要求学生要有效地掌握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及基本的操作技能。事实上,这也是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学习中的主要兴趣点。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再去思考包括信息意识在内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这样也就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实现了在已有教学基础之上寻找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途径的目标。

综上所述,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最本质的还是要抓住本学科的特征,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中最关键的任务是培育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明确了这些目标、抓住了信息技术学科特征,就能够寻找到传统教学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衔接点,而一旦找到这个衔接点,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将得以落地。

参考文献

[1]张明亚.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重构[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Z2):49-51.

[2]邱钰,苏婷婷.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61-63.

[3]乔玉海.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9):96-97.

[4]张海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信息技术课例分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Z1):87-89.

猜你喜欢

信息意识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生信息意识培育问题的思考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如何有效培养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的信息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