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2021-09-26孟令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孟令华

[摘 要] 将翻转课堂理论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旨在探索翻转课堂理论在实践教学中应该注意的要素,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文章结合《最后一头战象》的课堂教学实例,详细阐释了翻转课堂理论中五个要素和三个阶段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当前翻转课堂的理论热度和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区。

[关键词] 翻转课堂;小学语文;教学实践

提升教学质量是发展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根本。这一过程有教师在实践中对教学方式创新的探索和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成果的巩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汲取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论并将其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基础上逐渐优化和调整教学方法。

一、翻转课堂理论与课堂实践的方向

(一)翻转课堂理论

翻转课堂有五个要素:教师、学生、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与多维环境。每个要素互相连接,并且有着自身明确的定位。教师在这个结构中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还是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知识探究者,这一切都要通过作为自主学习工具和交流讨论工具的信息技术来实现。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不仅是微课的制作,还应该是师生在交流中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探索。多维环境的要素则考虑到翻转课堂的教学不仅在课堂之上,还要注重课堂之外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内化。

翻转课堂是对教学流程的重新建构。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讲解、学生聆听,然后教师通过作业等方式检查学生的知识学习是否到位。在翻转课堂理论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有了多元化的发展,课堂传授不再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更注重的是师生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成为课堂最大的受益者。

(二)课堂实践的方向

尽管翻转课堂理论与概念已经在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有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但根据笔者观察,教师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误区。针对这些误区,教师不仅应当在理论上进行认知调整,还要在课堂实践中不拘泥于理论知识,探索更好的教育教学方式。

首先,要明确的是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小学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特性,因为它是适龄儿童在语言学习和适应社会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性内容,所以教师在针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翻转课堂并不是简单地“翻转”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而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某些情况下,学生确实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短暂地占据主体位置,对知识的复述与讲解也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但是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大部分时刻学生仍然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所以,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的重心。传统教学实践的重心是课堂上的知识传授,但是翻转课堂理论下的教学实践重心则是教师带领学生及和学生一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的依然是教师。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应当与多媒体技术紧密关联,但也要结合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很多教师认为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微课的教学设计类似,但考虑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特殊性,以及线上线下教学的差异,二者之间仍然有着比较大的区别。最直观的区别是,上传到网络上的微课内容就是课程内容的全部,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起到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解决一些固定的知识点问题,以及引发学生思考的作用。

二、基于翻转课堂理论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

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教师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源,如搜集资料、制作课程内容及设计预期中的课程任务等;第二阶段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进行积极反馈;第三阶段是教师总结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本文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最后一头战象》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结合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开展实践。

(一)课前准备

教师进行课前准备并不是录制好一个完整的视频课程,而是引导学生在课前要深入学习。以此目标为指导,教师需要明确核心要素,制作相关的学习资源,并设计教学内容及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最后一头战象》讲述了一头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大象在死亡时仍旧保持着自己作为战士的骄傲,庄严地死去的故事。课文设置在小学六年级阶段,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目标应该着重放在让学生体会叙述中的情感上,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动物故事,其中有大量的情感描写,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体会。本节课程的任务主要是体会叙事中的间接情感描写。

教师在第一阶段首先要准备一些基础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对故事背景和拟人手法的了解,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预先设计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课文里面有哪些描写大象神态、动作的词?”“这样的词汇能让你们体会到大象怎样的内心和情感状态?”等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会更加高效。课文中“披挂象鞍”的情节,作者利用一些细微的动作描写体现了叙事角色的内心状态,针对这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视频内容进行讲解。课文第14自然段通过描写大象的神态和动作表现了它的内在情感,对这一段进行细致讲解非常重要。

(二)课中设计

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有选择地给学生提供一些教学资源,包括背景材料、对课文初步阅读理解与分析等。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是翻转课堂教育理论在课堂教育实践中的前提之一,课堂也就主要成为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平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式和小组合作的方法,通过适当的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产生成就感。

在《最后一头战象》的教学过程中,请同学们归纳回答大象临死之前的行动,并讨论大象此时的想法和内心情感。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充分了解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大象的内心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刚才习得并巩固的学习方法,对课文中的相关段落进行分组练习,标出描写大象动作神态的部分,为大象赋予人类的情感色彩。

(三)课后巩固

课后巩固的环节切忌固定模式化,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过程需要学生对吸收的知识和内容进行自主、系统的反思与总结。课后的复习与巩固才是教育能够塑造学生知识和人格的重要保障环节,经过对知识的形象化理解之后,课后复习和相关任务的完成起到的是对知识进行抽象概括和存入长期记忆的作用。《最后一头战象》的语文核心要素是要求学生掌握从动物神态动作描写中体会情绪与思想的阅读方法,以及如何把这种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教师可以在课后引导学生模仿课文中对大象神态和动作的描写,进行片段写作,如先让学生描写关于教师的某个细节或状态,再通过小组对比,分析这些片段的差异和相同之处,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不同描写方式带来的变化,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结语

翻转课堂理论下的课堂实践结合了教育理念和对高效课堂的追求,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探索的过程中应該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为目标,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小倩.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5.

[2]刘清怡.“翻转课堂”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5.

[3]戚政霞. 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5.

[4]胡亚青.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翻转课堂小学语文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