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鲁迅先生》一文删改探析

2021-09-26鲁康红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改动萧红原文

鲁康红

语文课文删改情况一直是众多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统编版教材作为面世不久的全国统一初中语文教材,有关的课文删改研究到目前为止只算零星。本文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回忆鲁迅先生》为例,对其删改情况中的小处修改和大幅删改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尝试从中发掘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为删改的适当尺度提供依据,并做出教学建议。

一、《回忆鲁迅先生》的教学价值

《回忆鲁迅先生》初发表时曾被质疑流水一篇,但时间证明了它的价值。这是萧红于1939年6月发表的一篇怀念鲁迅先生逝世的悼念散文。这篇悼念散文在众多悼念鲁迅先生的散文当中显得那样与众不同,甚至在一众缅怀散文中也是独成一派。这种不同来源于三方面:其一,萧红本人与鲁迅先生的交情非同一般。当年,萧红正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步入上海文坛,两人的关系可以说是亦师亦友。这种深厚的情谊使得萧红对鲁迅先生的观察往往能探入他人难以企及之处。其二,萧红与鲁迅先生的交往并非单线联系,而是与鲁迅先生的家庭包括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女士、鲁迅先生的儿子海婴甚至鲁迅先生家的两位保姆的多向交往。女性身份给萧红带来的便利让她所接触的鲁迅及其家庭不局限于会客厅,而是伸及到鲁迅先生的整个住所甚至厨房、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作息。这种观察的广度使她与其他朋友区别开来,于是,在她的信手拈来下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与妻孩、朋友、佣人的不同交往,看到了不同于“横眉冷对千夫指”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看到了所谓“伟人的日常的平和”。其三,萧红自身笔触的可爱给这一篇怀人记叙散文带来一种散漫的光晕。作为一篇悼念逝者的文章,它并没有显得如何的惨淡经营、刻意求工,只撰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仿似一种“取次花丛懒回顾”的漫不经心,却使我们深觉鲁迅先生的温与严。

此三种缘由为我们带来了这样一篇与众不同的《回忆鲁迅先生》,并作为学生学习写人记事文的范本选入了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一单元的单元目标可以概述为三点:一是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唤起学生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二是学习精读,在通览全篇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品味其妙处。三是学会知人论世,透过细节,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思想感情。但这篇选文在作为课文进入我们视野时却遭到了大量的删改,以至于单元目标竟不能很好地达成。

这些删改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课文呈现选段在部分语句上的小处修改,一类是未被选入课文语段直接遭到的大幅删改。

二、课文小处修改情况分析

1.小处修改情况统计

《回忆鲁迅先生》中能直接与一线师生见面的课文选段里有不少地方被编者进行了一些修改。这些修改有些是为了规范语用的正确改动,有些却不甚妥当甚至令人费解。笔者经过一一对比将具体改动罗列如下:

以上改动总计十七处,下面笔者试对这些改动做大致的对比分析,阐述鄙见。

1.积极的课文小处修改

上述改动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积极改动,又可分为两小类。

一类是有助于规范语用的积极改动比如改动的第八处和第九处。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文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使用的汉语文教材,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1]萧红这篇《回忆鲁迅先生》写于1940年,当时白话文写作刚刚兴起不久,当时的很多作家都写过在现在看来不甚规范的语句。因此,编者对其进行积极修改为中学生树立良好语用规范是十分有必要的。如改动第八处将原文的“从那圆转椅上鲁迅先生转过来了”改为“他从那圆转椅上转过来了”,更符合我们的固定表达语序。第九处将原文的几个“地”字改为“的”字,也是遵守了我们现在对“的”“地”二字的用法规定。

另一類则是用语精妙的积极改动,如第六处改动将原文的“就听到楼上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改为“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文的表述属于一定时代下的语用,经过改动将原文中“明朗”一词的修饰对象由模糊不清明确为“笑声”,更符合时代的语言表达习惯,且与开篇第一句“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前后呼应。这一改动既合理亦合情。再如第十二处改动将原文的“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改为“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虽一字之差,但一个“到”字却更体现出鲁迅先生连小细节也面面俱到的品质。

2.消极的课文小处修改

第二大类属于不当修改,不当修改里又可以细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改变字词结果失其意味,比如改动第二处课文将原文中的“濛濛”二字去掉。“濛濛”二字本来就是修饰细雨迷蒙貌。当时客人已谈天至深夜,弄堂里的灯光又全然灭掉,鲁迅先生对许先生的再三叮嘱就显得理所当然而又体贴备至。再如改动的第五处只去掉了一个“一”字,可“有一点”和“有点”所表达的程度给人的感觉却大不同了。又如文章第四处改动将原文的“难得”改为“难的”。“得”用在词尾,表示某种情况表达某种结果,原文的意思的表达许广平女士当选结果的难得,课文改成“难的”,反而表达的意味变得轻飘飘了。

第二类则是调整语序改变了语句原来的强调对象,失其原意。文章第十四处改动“就是包这书的纸都不是新的”,原文是“就是这包书的纸都不是新的”。调动了一下“这”的顺序,却使得强调的主语发生了变化。由后文的“都不是新的”可知强调的主语应该是包书的纸,而不是包纸的书。因此,编者“这”一字改动实在是多此一举。

第三类的改动更令人费解,原文好好的语句经过修改反而不通了。如改动第三处原文是“这才知道和许先生谈话谈得太多”,课文则改成了“这才知道许先生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课文上这一句话读起来实在不通,这句话正确的表达应该是“我和许先生谈话谈得太多”或是“我们谈话谈得太多”。“许先生”本来就已被囊括进“我们”里了,课文将两者并列,不是明显的病句吗?第十七处改动的错误更让笔者加深了这种“怀疑”,原文中的“都对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变成了“都以为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不以为然的意思就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在这里将“对”变成“以为”,则变成了一个成分赘余的病句。

一篇教材课文应当展示的遣词造句的规范和典范在这些修改下并未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实在让人惋惜。

三、选文大幅删改情况分析

1.课文大幅删改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

除却课文选段中的“小打小敲”,另有大篇幅的文章段落遭到了“无情”的删除。被删掉的选段文字共计一万多字!

(1)合理删改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积极影响

本来为了使课文更符合初中生阅读习惯和教学便利,课文的篇幅确实不宜过长。因此,为了使课文更符合教学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修改,本是无可厚非的。比如海婴揪萧红辫子、许广平女士照顾生病的鲁迅先生这样的片段虽也是文章的亮点,为怀念鲁迅先生营造了一种温馨的氛围,使人也感叹着许女士的坚韧与奉献,悲叹鲁迅先生逝世后母子的处境。但从单元选文的意义来看,删去这些片段倒也无损塑造文章主要人物的形象。所以,这样一些旁枝的删除是可以理解甚至是有必要的。

(2)不当删改对人物形象塑造的消极影响

本来出于教学时长需要做出的删改却因为过度或不当,使得呈现的课文反而出现了文本理解上的问题,给教学带来了弊端。譬如,课文中删去了原有文本中关于鲁迅先生患病缘由及病中情况的大段的描写文字,关于他怎样艰辛的工作,怎样在病中支熬着身体,这样的文字全部删除,而突然在课文倒数第四段提及“鲁迅先生必得休息的,须藤老先生是这样说的。”鲁迅先生为什么突然要休息了,而且是到了“必须”的程度了?学生无法得知。这句话来的这样突兀,没头没尾。因此,即使紧接下来的鲁迅先生非但没有休息反而工作的更加卖力的场景,也不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因为他们不知道鲁迅先生为什么而病,病到了何种程度,自然无法体会到先生知道自己身体不行后想要“留给全人类更多”的伟大。又怎能为人物的精神品质所感动呢?

另一些被删减片段在笔者看来也颇为可惜。比如,选文中有一大段文字写的是鲁迅先生指导萧红穿衣服,其间穿插了鲁迅先生一些关于衣服穿搭的见解,这些见解并不是凭空瞎诹,其背后反映的是鲁迅先生在美学上亦有的独特见解和造诣。但编者可能认为这一段反映不了什么高尚的精神品质,故此删去。而在笔者以为,这一段的描写却使鲁迅先生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起来。谁能想到我们心目中以为的冷面战士竟然也有着这样的“闲情逸致”?这一段文字给我们展示的不仅是鲁迅先生的知识广博,更展示了他性格的另一侧面,人物更加立体丰满。原文中曾有这样一段描写“有一天鲁迅先生的背后那茶座里边坐着一位摩登女子,身穿紫裙子黄衣裳,头戴花帽子……那女子临走时,鲁迅先生一看她,用眼瞪着她,很生气地看了她半天。而后说:‘是做什么的呢?鲁迅先生对于穿着紫裙子黄衣裳,花帽子的人就是这样看法的”。这一段的描写显得鲁迅先生的生气这样的没有道理,而这没有道理却这样的有生气!这种怀着“偏见”的行为更让我们“惊喜”!学生的脑海里不再只有那个寸把头发、一字硬茬胡似乎常年冷峻的脸庞了,而浮现一位多面的会生气也健谈的鲁迅先生。原来伟大的战士不必是完美的战士,然这偏见会有损战士的伟大吗?笔者倒认为我们的文学作品里太多高大全的人物,因形象的全乎完美而面目模糊。如今他们竟看到伟人也会有缺点,怎能不引起他们的诧异与思索?这时教师加以适时引导,会使他们明白“完美的苍蝇仍是苍蝇,有缺点的战士仍是战士”的道理。如果更进一步,我们的孩子也许还会懂得没有人是完美的,学会宽以待人严于律己,不是更好?

2.课文删改对作者语言品鉴的影响

从教学角度来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不仅要教学生学会透过作者之笔去见笔下之人,也要教学生学会透过笔下之人去看用笔之人。即我们不仅要教学生领略文章思想感情,学习人物精神品质,知道写什么,还要学会揣摩文章作者的语言风格,品味语言之美,学习怎么写。尤其像萧红这样的名作家,更是值得我们着重分析。

本单元概述里提到要“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 理解人物思想感情”[2]。其实这一项对探索作者风格及内心世界也有同样的意义。

结合我们所知道的萧红的一生来看,除了在祖父的后花园里,大部分的时候她都是一个破碎的孩子。这也造成了她的独特风格即用悲伤的经脉缝合快乐的尸体,用孩子的画笔装扮艳尸,绘出一种稚拙浑朴的美。这篇《回忆鲁迅先生》是典型的萧红叙事风格,在看似欢快的叙事中突然跳出来一根埋藏的针扎一下读者。文中写海婴拿着鲁迅先生的药瓶向其他孩子夸耀这是他们所没有的东西,甚至“为此拍着手骄傲地拍叫起来”。在这里,海嬰多么的活泼淘气,稚气的行为让人为他的天真发笑,而又叫人落泪。他不懂这药瓶是什么!这孩童的天真稚嫩与药瓶意味着的衰疾形成的对比直叫人心里发涩!病中的鲁迅挣扎着把头抬起来为了向海婴说一声“明朝会!”的温情又如何不是“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写实!

此外,萧红善用场景的变换而非情节来叙事,她在这件事情上有一种天然的本领。鲁迅逝世本是一件值得沉痛悼念的事情,但萧红完全没有像一般的悼人散文那样去抒发悲伤或是歌颂成就,而是东一笔西一笔地去写曾经与鲁迅先生相处的往事,东一画西一画地去描鲁迅的样貌与生活习惯,好像无甚章法。但等掩卷之时,鲁迅先生的音容笑貌却跃然浮现我们眼前,令人鼻头发酸。那暗藏的深厚怀念即使最粗心的读者也能感受到。

这一单元的写作板块里提出要写出人物的精神可以通过一些写作手法来突出强调,比如对比、衬托。《回忆鲁迅先生》中有一段被删减的文字描写的是鲁迅先生常年穿着黑土蓝的棉布袍子,头戴灰色毡帽,脚穿黑帆布胶皮底鞋,不戴手套,不围围巾,与上文他对于穿衣打扮的见解形成对比。原来不是不懂,而是懒于在自己身上琢磨这件事。这样对比的手法不使得人物的精神品质更加突出了吗?

但是作者这常人不能用之笔,常人不能及之景却被大幅删改掩埋,学生再难体味这十分真情、十分天然。

正如顾黄初、顾振彪先生在《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一书中所说的:“教科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示例作用、凭借作用和信息传递作用三方面……一篇优秀的范文,应是用字造句、结段谋篇的典范,应是语法、修辞、逻辑以及各种表达方式完美结合的整体。”[3]但是《回忆鲁迅先生》删改之后呈现的样貌实在不尽如人意!

面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建议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文章中因遭改动而形成的病句应该明确向学生指出。对于被删减的片段则可以从被删减片段中摘取二三事作为助读系统展示给学生,尤其是被删去的鲁迅先生病中的片段。这样,学生才能更进一步地体悟到这种伟人的品质。而其他片段教师则可酌情选择,尽力帮助学生了解多面的鲁迅而非扁平化的人物形象,鉴赏萧红笔随心至的叙事风格,增添学生对文学大家的亲近,对文学的热爱!

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所有语文教育者都应积极合作,携手共进,为学生呈现最优质的课文和最优质的课堂。这也是笔者作为语文教育者中的一员撰写此文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周国清.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编辑学导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87.

[2]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2019年12月第3次印刷,第1页.

[3]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75.

猜你喜欢

改动萧红原文
让萧红真正为人所知(创作谈)
萧红墓畔口占
鸵鸟
咪咪(节选)
萧红临终讲述的往事
琴声不再响起的遗憾